第49章(1 / 2)

加入书签

“朝颜,待你长大,我便说与母后,娶了你可好?”

“不好。我朝颜若嫁,必嫁当世英豪,与他携手并肩,光复大楚万里河山!”

“朝颜,你不懂……”

“我不需要懂!我只知不雪家国之耻,枉为皇家之人!”

“……”

十二岁的朝颜已经倔强得出奇,而且绝对是个不知进退的坏脾气女孩。

她是师父郦清江最钟爱的弟子,她是云皇后视若亲生的义女。

楚帝对她倒是淡淡的,寻常看来并不十分亲密,可每次她被师父或云皇后斥责时,他必是第一个站出来加以维护的。

有他们宠爱,不论是江湖还是朝堂,又有谁敢与朝颜争锋?

当然,宋与泓还是会和她打架。

朝颜十二岁前,宋与泓同样年少,许多事尚不能自己做主,朝颜没在京中时,他便常趁着宋与询的东风,不时寄去书信和各式各样的小礼物;朝颜偶尔回京,他照样和她打得不亦乐乎,——随着朝颜武艺越来越高,后来常是宋与泓被揍得鼻青脸肿。

宋与询性情温和,跟朝颜很亲近,却也不宠她,若觉得她言行太张扬便会出言劝阻,甚至于背人处细细教导。

他比朝颜大了五六岁,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时也是和颜悦色,因利势导。

年少的朝颜天不怕地不怕,独对这个兄长敬慕异常,往往能听入耳中,记在心间。

没有人知道宋与询什么时候不仅仅将朝颜当作妹妹。但这事儿问题不大,帝后甚至乐见其成。

===============================

当年,谁曾料,最美好的开端,酝酿着最惨烈的结局?

忆流光飞舞(四)

一个是在身边长大的聪慧太子,还有一个是皇后义女,罕见的文武双全,才识过人,背后又有凤卫的支持。

除了朝颜年幼,可能要太子多等几年,这桩亲事看来无可挑剔俨。

当时太后健在,虽万般赞成二人亲事,却一直为皇家子嗣单薄忧心,特地先送了几名家世清白的宫女去东宫服侍,盼着能早抱孙儿。

后来太后当然没抱上孙儿。

她薨逝后,那几名宫女便被宋与询遣嫁,听闻嫁时守宫砂尚在,竟都还是完璧之身稔。

宋与询一心一意地等候他的朝颜妹妹长大,而旁人再不知,朝颜在她十二岁时便已拒绝过他。

朝颜的师父郦清江能谋善断,却出身江湖,清刚孤傲,满腔热血,早因楚国对魏国卑躬屈膝十分不满,虽安排凤卫守护宫城,自己却借口教导弟子、训练凤卫卫,常年不回杭都。

朝颜十二岁那年,郦清江染疾,不时带弟子们回京暂住,方便太医延医诊治。

云皇后和郦清江.青梅竹马,相识于寒微之时,云皇后得登中宫之位亦多得郦清江和凤卫之助,见他们回京,遂和楚帝商议了,将琼华园赐给朝颜郡主。琼华园乃是皇家苑囿,**于宫城之外,且距宫城不远,方便太医随时调治,也方便朝颜入宫请安。

自然,更方便了宋与询、宋与泓兄弟时时造访。

朝颜耳濡目染,对帝后的谨小慎微同样不以为然,见宋与询也常把百姓疾苦挂在嘴边,不肯轻言战事,更是心中不悦。

而宋与询见她小小年纪指着舆图谈论天下局势,一腔的豪情壮志,却全然不切实际,亦是苦笑摇头。

但除此之外,二人相处如鱼得水,亲近异常;每次郦清江病势好转离京,朝颜虽年少不解情事,却也开始有了淡淡愁意。

郦清江的故乡尚有魏人铁骑之下,惟恐弟子忘却故国之耻,病重前又带诸弟子到北境一游,朝颜亲见百姓被侵辱糟践种种情状,越发决心要劝服养父母整顿军政,伺机光复中原。

当然,她第一个想劝服的,是宋与询。

十五岁那年,郦清江病逝。临终前,他将纯钧宝剑交给朝颜。

“纯钧乃天子之剑,古时越王兵败被俘,数年卧薪尝胆,一举收复故国,用的正是这把纯钧宝剑。朝颜,把它送给你未来的夫婿吧!配得起这把剑的人,才配做你的夫婿!”

朝颜不知道宋与询配不配得起这把剑,但她脑中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宋与询,完全不懂武艺、还时常不满她小小年纪妄言国事的宋与询。

安葬郦清江后,朝颜便将宝剑送给了宋与询,并将师父的话一字不漏地转达过去。

宋与询握着纯钧剑,向来安静的眸光似燎了火,跳跃了许久,将他的朝颜妹妹抱在了怀中。

他道:“你放心……”

朝颜不知该不该放心,但宋与询的怀抱里,她似乎很安心。

虽长年随郦清江在京外居住,但她一直知道,帝后和太子是她的亲人,杭都是她的故乡,皇宫则是她的家。

在这里和宋与询相守一生一世,想着就是件极美好的事。

那夜的月光也很好,平静下来的宋与询面庞像浮着虚幻梦影的美好玉雕,也如月光般安谧地流泻到朝颜的瞳人里。朝颜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那美好,一遍又一遍。

宋与询眼睛也只有她,只有她星光般璀璨明灿的双眸,一低头便亲住她。

很多很多年后,朝颜都记得那天地颠倒变幻,只余了两人在温柔月光里紧紧相依相偎的情状。

那时她的心思懵懂却简单。

直觉地拥住那个她愿意靠近的人,就对了。

后来呢?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跟他越来越疏离,甚至越来越不待见他?

有边将保护自北方逃亡来的流民,魏帝遣使指责,施铭远遂建议将边将捆了交由魏人处置,大臣甄德秀、洪子逵等强烈反对,朝颜和当时的晋王世子宋与泓更是再三向楚帝进言,不可寒却边将之心,“保家卫国反而丧命,日后谁敢保我大楚江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