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314节(1 / 2)

加入书签

“父亲,儿子今儿没有觉得委屈了。”贾赦说完,转身对着贾母就是揖礼到地。

“儿子谢母亲教诲。”贾赦真诚道谢。

“你明白啦?”

“儿子明白了。明日儿子让张氏也一同来抄写。还请母亲原谅儿子。”

“行,让张氏和你一起过来吧。早晚她得接手这些的。”

贾代善一愣,妻子这几年没少逮空就念叨次子向学,读书努力,长子已经有三品武官之职,爵位应该让与次子才好。自己虽然拘着朝廷律法,斥责了史氏。但长子的前程有了,次子连个秀才也没中,史氏握着管家大权不放,明里暗里偏疼次子一房,他不是不知的。想着长子有母亲全部的私房,父亲的私房也给了他不少,张氏的嫁妆也厚,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由着史氏补贴二房。

现在妻子这么说是要将管家权交给长媳了?

要是史氏心甘情愿的才好,不然她折腾张氏出格了,未免让自己在太傅跟前也不好意思的。

贾代善轻咳一声,提醒史氏:“夫人,这府里事儿多且杂,张氏还年轻着呢。”

“先看懂了帐本,以后也就好接手了。”

贾母话说的自然,贾代善听的重点落在“以后”上,也就放下心来。朝里的事情本就操心了,府里可要平平安安,别无事生非才好。

贾政在一边听的要傻了,母亲这是要放弃自己了?

“存周,你抄了一天了,可有什么收获?”贾代善问完长子问次子。

贾政也不傻,他从父亲和长兄的对话里,猜出抄帐还有另外的好处,可他现在还没悟出来。对父亲的问话,他只能回答:“父亲儿子今天只顾抄写了。”

贾代善看看贾政抄的那份,字也不错,工整,比起长子的还是少了几分力度。算了。也不好在长子跟前说次子要多练字的。

“存周,明天好好想想你母亲这么做,为的什么。”

贾代善撂下帐本,拍拍次子的肩膀,勉励次子。

丫鬟进来问贾母是不是要摆饭,贾母看向贾代善。

“国公爷在哪里吃?”

“在这儿吃了。恩侯,你去把瑚儿接过来。”贾代善吩咐长子。

贾赦应声而去。

“老二你是回自己院子吃,还是在这里吃?”

贾政犹豫一下,“父亲,母亲,儿子把珠儿接来可好?”

“好,你去吧。”贾代善摆手,把贾政打发走了。

贾赦出了贾母的正房,高高兴兴回东院去接儿子。张氏见不要自己过去吃饭,轻轻舒了一口气。她叮嘱儿子要听父亲的话,别在祖母那里淘气,又让丫鬟带了披风,备着晚上夜风凉时候好用。

林家,原文定侯府,新科探花郎林海正围着妻子打转。

“敏儿,你尝尝这个野鸡瓜子,今儿做的不错。”

林海殷勤,满含希望地给贾敏布菜。贾敏不愿意拂了丈夫的心意,慢慢吃了。

“如海,你也吃饭,不然菜凉了。”贾敏劝丈夫。

“你放心,我白天在母亲那里吃了几餐了,不会饿到他的。”

贾敏左手轻抚小腹,手掌大小略硬的一块。因她本来就苗条,这两个月孕吐又厉害,眼看着四个月了,她不说的话,谁也想不到她有了身孕。

林海又给贾敏端了一碗汤,“敏儿这是母亲吩咐炖的鸡翅汤,你再尝尝。”

贾敏勉为其难地慢慢挑起汤里的一根鱼翅,林海眼巴巴地看着贾敏又放下,然后舀了一小口汤进嘴。

林海在心里默念不吐、不吐、不吐,好!一碗金凤鲟龙翅连带汤里的竹笋、鱼翅,贾敏都吃了进去。林海检视桌子上的菜,还想让贾敏再吃一点儿。

贾敏却站起来离桌了。

“如海,你慢慢吃,我去窗口站站。”

第459章 红楼贾母8

第二天, 贾赦带着张氏、贾瑚一起过来的, 二房是一家四口一起到了。贾母在他们请安后, 把王氏和三个孩子打发走, 让哥俩继续像昨天一样抄账本。却给张氏安排桌椅,抄写荣国府来往的礼单。

贾赦一看母亲这样的安排, 要不是碍于贾政在, 都要感激得跪地磕头了。自己手里的这些账册, 抄三年的也比不上抄一年的往来礼单。他深吸一口气, 自动自觉地蹲马步抄礼单, 玳瑁就跟在他身边,来回给他换帐本。

贾政看兄长沉得住气,再加上昨晚父亲问话的刺激,今儿抄帐本的时候,就用心起来, 遇到不妥当的地方,就学贾赦另外记下来。来请示家事的管事媳妇,见大爷、大奶奶、二爷都在抄历年的旧账,心里就像揣了小兔子,未免惴惴难安。

到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儿, 荣国府都是有成例的。这些管事媳妇在贾母这里点卯后, 没特别的事情要请示的,就都很快散去了。

上午的时候文定侯夫人打发了婆子来问好、报信, 说贾敏不再孕吐了, 昨晚和今早都吃的很好, 请亲家母放心。又说贾敏想府里的吃食了,问能不能要灶上会做点心的媳妇子过去几天。

贾母收了林府送的时令小吃等,叫丫鬟带送信来的婆子下去喝茶,吩咐张氏立即对比林府的礼,拟一个合适的回礼单子,准备回礼。再让人去把灶上擅长做白案的媳妇子叫来,吩咐她去林府伺候姑奶奶一些日子。

等到中午,贾母照例是赶走儿子媳妇自己吃饭。贾赦和张氏对贾母的态度就更恭敬。

“母亲儿子伺候你用膳。”贾赦涎着脸说话。

贾母看看贾赦的神情不是作伪,就留下了他夫妻俩。

用罢午饭,贾母对贾赦说:“恩侯,你有空儿带媳妇去看看太傅。”

张氏赶紧站起来道谢。

贾母摆摆手说:“太傅教导你丈夫多年,教得好的,别人会说应该。但凡做学生的有什么不好,国公爷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怪责太傅没教导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