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在军事方面的实力也很强大,但田阕依旧对青狼营的实力很敬服。
雪越下越大,田阕没有多作停留,在城门处核验过身份,就由专门负责接待外使的隋国官员引着去了驿馆。
这样的风雪天,自然最适合关门闭户,窝在家中。
街上百姓行色匆匆,街道两侧的商贩也都忙着收拾东西,早早回家,一个穿着朴素、木簪束发的画师也在忙着收拾自己的画摊,他本在学堂教授画艺,这阵子因为妻子患病,急需用钱,才出来摆摊卖画,可惜这两日天气不好,耗了一整日,手脚都冻麻了,都没卖出去几张。一阵冷风扫过,长案上摆的厚厚一沓画全部被吹飞,散落满地,画师一惊,忙到处跑着去捡,这都是他过去一年精心绘制出的作品,若非遭遇困境,根本不舍得拿出来贱卖。
有两张画被吹飞到了街上,画师捡完里面的,抱了满怀,正要奔出去捡,不料前方忽风卷残云般掠过一队铁骑,气势凌烈犹若雷电,整个街面都跟着震荡起来。
画师急忙闪避,等铁骑过去,立刻急奔到街上,去捡仍静静躺在街心的画纸,不料他俯身,手刚摸到画纸边缘,上方忽伸来另一只骨节修长的手,将画纸捡了起来。
画师诧异抬头,对上一张深邃冷厉的眸,和一张俊美无俦的脸。而方才那鬼影般掠过的铁骑,不知何时又折返了回来。
为首之人,乌发高束,眉眼锋利,身披墨色氅衣,气质高贵而矜冷,此刻薄唇紧抿,视线犹若定住一般,凝在手中画上。
画上,一袭青衫的小郎君,手捧象征吉祥与如意的吉桑花,正微微仰头,嘴角含笑,望着对面张扬俊美的少年。
小郎君展袖坐在一株柳树下,身后是缓缓流淌的曲水河,青袖自然垂落在茵茵草地间,身旁开着几簇不知名的紫色花朵。
春日融融,然而万千春色,都不及他捧花一笑的风采。
画旁题:三月三,春日宴集,永以为记。
那握画的修长手指,几不可察地轻轻颤抖了下。
第84章 兵戎相见2
去岁三月三春日宴上,太子摘花赠美人,于万众瞩目中,将武试彩头赠予那名文试拔得头筹的小郎君,一时传为美谈,许多画师都当场挥毫,记录下了那一美好画面。
这位画师恰好也在其中。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将近两年,但由于今年春日宴上,太子府罕见地没有参赛,那位一鸣惊人的卫国小郎君也没再出现,无论文试还是武试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看头,更无拔尖人才冒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依旧是上一届春日宴。
画师只抬头看了眼,便迅速低下头,战战兢兢,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盐粒似的雪点,依旧在无声飘落,时间仿佛静止。
那素有血屠之名的凌烈铁骑,便这样静静驻立在街道中央,看主帅手握一张半道捡来的画,素来犀利冷峻的眉眼,消去冰冷和锐意,只剩一片深沉的静。
“以后,不许再卖此画。”
不知过了多久,上方人开了口,沉肃不容违逆的语调。
一锭金子落入了画师怀中。
画师一怔,因他画摊上所有的画加起来,也远值不了这个钱。抬头,欲开口,那列铁骑却已乌云翻滚一般,扬尘而去。
画师心中其实还有一个更离谱的念头。
方才纵使只匆匆一瞥,那过于锋利俊美的眉眼,也令他印象深刻……不会,绝不会,画师在心里想。
“殿下!”
快到别院门口时,徐桥驱马上前,唤了声,小心翼翼观察隋衡面色。
不知不觉,已经快两年过去了。两年来,殿下沉迷军务,大多数时间都将自己关在骊山练兵,似乎已经将前事全部忘记。
可无论别院众人,还是徐桥等心腹下属,都明白,失踪了近两年的小郎君,依旧是殿下心头不可触碰的逆鳞。
殿下当初寻遍江南江北,都杳无音信,那个大个人,仿佛真从人间蒸发一般。现在江国成了仅存的希望,可江国真的会有么?
恐怕连殿下自己都不敢深思这个问题。
那日江上会晤,殿下答应对方提出的两年之约,究竟是猫戏老鼠,胜券在握,还是因为殿下自己也不敢面对最终答案。
无人知道,也无人敢问。
只是他们平日都注意着,不在殿下面前提起。
大理寺从骊山捞出的那具尸体,至今都用特制的冰棺保存着,摆放在大理寺府衙内,年迈的大理寺卿踟蹰着来过好几趟,想请示隋衡,能不能将尸体处理掉,让死者入土为安。然而每回触到太子冰冷可怕的眼神,都默默把话咽了回去。
谁能想到,今日走在街上,能突然飞出那么一副画像。
徐桥担心隋衡心情受到影响。
隋衡没什么特别表情,淡淡吩咐他:“告诉陈麒一声,今夜宫宴结束后,孤有事吩咐,让他来一趟。”
徐桥应是。
又道:“方才入城时,末将看到了齐国使臣团,领头之人,似乎是田阕。齐王派田阕过来,恐怕不止参加陛下生辰宴这么简单。”
隋衡轻扯下嘴角:“老狐狸嘛,自然是闻着肉味儿来的。”
隋帝的生辰宴依旧在明仪宫举行。
满殿灯火辉煌,隋国朝臣和各国使臣齐聚,除齐国是派丞相田阕为使,其他下属国几乎都是国主和重要名士公卿悉数到场,连一直没在隋都露过面的卫国国主卫涟也坐在了陈国国主旁边。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此次隋都之行,表面上是参加隋帝生辰宴,实则有更重要的议题等着。
江北已然入冬,再过两个月,黄河河面即将结冰,若无意外,隋国铁骑将长驱南下,攻打江国。按照约定,作为下属国,要同宗主国协同作战。虽然隋衡不一定能看得上他们这些下属国的兵马,但该表明的态度,还是得有。
这两年间,江北安稳如故,江南局势却发生了不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