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1)(2 / 2)

赵岚一掌击打了在了桌上。

让我堂堂太子避其锋芒?

下面的人:

虽然有失身份,但事实如此啊。

以前还能拿身份压燕王,让对方忌惮。

但现在,燕王手上有了监国玉印,说句不好听的话,玉印一出,他就代表了北凉朝廷的意志,太子若是这时候被对方抓了把柄,还不得

第72章 牛的妙用

莫少珩荣升少师少监,赵棣得了监国玉印。

前来燕王府的人就多了起来。

以前冷清的时候,盼着有人来。

现在人来了,又发愁。

燕王府的属官现在的想法估计就是这个吧。

一开始,莫少珩还能热心的接待,但实在熬不住别人络绎不绝地上门。

抱大腿啊,难道不觉得晚?

不过别人都不觉得尴尬,莫少珩自然也不觉得了。

最后,当了甩手掌柜,让赵棣一个人去应付吧,反正别人上门也不是为了他。

莫少珩去了农田上,经过这几天的浇灌,他的几块农田已经有不少水了。

因为是第一次蓄水,其实是十分耗水的,泥土会吸收水分,只有当泥土吸收够了水分,田里面的水位才会上来。

路过的人还在奇怪。

地不是这么种的啊。

就算现在不缺水了,也不用将地里关这么多水吧?

北凉还没有出现水田种植,所以看见这样的农田多少觉得古怪了些。

此时,莫少珩和一群学生正站在田坎上。

以及,一头壮牛。

牛是从牧场专门送过来的。

一群学生还在奇怪,老师,我们今天吃牛肉吗?

看着牛的眼神都不对了。

莫少珩嘴角一抽,这牛不是用来吃的。

然后道,我们今天用它耕地。

一群学生:哈?

耕地?

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一开始对耕地农作一无所知的时候了。

没听说过谁家耕地用牛耕啊?

都是用耙子,一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耙地,特别累人,这也是农户最累的活计之一。

然后看向南一,南一,难道你弹琴能让牛听话的耕地?

南一现在可厉害了,弹的琴连蜜蜂都能听懂,蜜蜂能根据南一琴声去蜇人,恩,是去针灸。

他们为什么知道?

因为他们天天被南一拿来练手,美其名曰舒筋活络,没少被蛰得跟猪蹄子一样。

如果在街上看到一群鼻青脸肿的少年,不要奇怪,就是他们了,没有挨打,蜜蜂蛰的。

没办法,一开始南一控制得不够精准。

听说南一练成这门绝活,就是因为去牧场牵了一头牛回去,天天对着牛弹。

南一也懵得很,牛还能耕地啊?

要是这样,他们吃了那么多牛肉火锅,实在太罪过了。

莫少珩笑道,普通的耕地自然不行,但我这农田却是可以的。

边说边给牛上犁。

这牛天天跟牧童在一起,一点也不怕人。

犁是莫少珩去铁器铺,让铁匠专门打造的。

莫少珩说道,犁地,让土地变得松软。

能让作物的根系生长更加轻松,生长得更加的茂密,提供充足的氧气。

从而让作物生长得更好。

一群学生,记起来记起来。

以前,他们也看到农户每年春耕,都会将地耙一遍,但是为什么却是不清楚。

莫少珩已经将犁架好,然后下了田。

农耕时代的利器,牛和犁,几千年的智慧呢。

看上去简单,但第一个这么使用的人,绝对是天才。

所谓的智慧,可不就是想到了他人所不能想。

牛开始稳健地向前走,看上去并没有怎么用力,但已经将插在泥里面的犁拉着向前走了。

犁分开泥水,形成翻开的泥土。

这也是因为被水浸泡过的泥土比较好耕,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用牛耕干地的原因。

牛走得慢悠悠的,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翻地。

只需要到田的末尾,调转个头,再往回犁就行。

一群学生嘴巴都张成了o形,看上去好简单的样子。

关键是根本不需要人出多大的力气,耕的地比人挖的还好,看上去慢悠悠的,但速度一点都不慢。

要是能犁干地就好了,又将是我北凉一大利器。

莫少珩心道,想得倒是美。

一群学生已经忍不住了,扎起裤腿下了田,老师,让我试试呢?

一群穿着袍子的少年,将裤腿扎得高高的,扶着犁,跟着牛溜达。

连南一都没忍住。

嘻嘻哈哈地,体验着犁地的快乐。

该我了,该我了,让我来犁他一块地。

莫少珩:

也亏得是隔三岔五地出来劳动,要真像农户一样,每天劳动个不停,莫少珩觉得,气氛就不是这样的了。

有这群学生帮忙,犁得还挺快。

犁得还算平整。

育苗的农田,是需要一些特殊处理的。

需要在地里挖环形的水沟,水蓄在水沟里面就可以了,洒种的地方,地需要平,且只需要几毫米高度的水位就行。

大概就是,种子一半在泥里,一半在空气里面。

莫少珩见一群学生帮着犁地,找了人挖水沟,他自己找了个扁担,将地碾平。

因为是水田,碾平并不难。

这样洒上去的种子才均匀。

莫少珩也仅仅是在示范,因为这么多水田,靠他一个播种,根本不可能。

等将水稻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碾平的泥表,一群学生还在奇怪,这是在种什么?

好像和以前的种法不同。

自然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种植方法。

莫少珩说道,这是水生作物,名叫水稻。

你们要记清楚怎么种的,因为

我们北凉能不能真正脱贫致富吃饱饭,靠的就是它了。

一群学生:

哪怕以前培育优良种子,老师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不由得观察着铺在水田泥面上的种子。

颗粒好大,一颗都相当于好几颗粟了。

这些稻子,是用带有一点温度的水浸泡过半天才下的种,看上去的确颗粒饱满得厉害。

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还有口感如何。

要让百姓吃饱,得能做主食才行。

莫少珩听着一群学生嘀嘀咕咕的讨论着,这可是一群贵族的少年呢,若是以前,怕是连五谷都未必分得清。

将种子洒在泥面,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莫少珩又拿来削的长条小树棍,弯曲成弓形,插在洒好种子的泥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