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有间美男馆 第116节(1 / 2)

加入书签

穆清灵眨了眨眼,语重心长道:“金银乃是身外之物,只要王爷平安无事,就算把京城和雍州的商铺拱手让人又如何。”

裴明昭看向怀中淡然处之的女子,心中如释重负。

当初他不惜顶着断袖的幌子,步步为营,精心谋划,终于抱得美人归。可裴明昭心里始终不踏实,时常担忧穆清灵发现真相后,会拍拍屁股走人。

后来,二人水到渠成,也终于化开彼此的心结,就当裴明昭以为他与穆清灵终于能像平常夫妻一样延绵子嗣,共享天伦之乐时,却收到从西北传来的密报,他的户册遭致盗窃。

同样得到消息的梁帝当即召他入宫。

梁帝的心思与裴明昭不同,他欲要在裴明昭的身份被人揭晓之前昭告天下,让他归于皇室玉牒。

裴明昭想都没想,再一次回绝了梁帝的提议。

倘若他归于皇室玉牒,那母亲的尸骨定会被梁帝命人从裴家祖坟挖出来,迁至皇陵。

在裴明昭的记忆里,养父对他视如己出,从小教他习武,骑马,射箭。当他犯下错事时,也会像寻常的严父一般,手持戒尺,厉声训斥。

更何况,养父与母亲恩爱有加,母亲诞下明月时伤了根本,养父从未动过纳妾的想法,始终信守与母亲一人一世双生人的承诺。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养父战死疆场,母亲得知噩耗后一病不起,在临终前对裴明昭袒露了他身世的秘密。

梁帝得知姜思烟的死讯,曾秘密前往西北,第一次对裴明昭提出让他归于皇室玉牒的要求。

那时,年仅舞象之年的裴明昭便有了超于同龄人的冷静心思,面对执掌西北侯府生死存亡的亲生父亲,裴明昭默不作声,却在入夜后亲点三千裴家军,手持养父留下的□□,义无反顾杀入辽地。

裴明昭闷不声的此举,可吓坏了当年的梁帝。

梁帝跳脚怒骂这混账小子胆大包天的同时,又感慨裴明昭的性情倒是尽数遗传了他日思夜想,求而不得的女子。

最终,少年英雄凯旋归来,梁帝在裴明昭跟前碰了钉子,便也不再强求,只好无功而返。

数年以来,裴明昭冲锋陷阵,一面助梁帝稳固江山,一面积攒实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他不必再如十年前一般,在高高在上的皇权面前,毫无反击之力。

想到如此,男子眸光变得愈发坚定。

“我已安排好船舶,你明日在雍州渡口乘船返回扬州城,等我回来。”

“不行。”

穆清灵瞪起大眼,毫不示弱道:“臣妾要与王爷一起入京,臣妾捅下的篓子,怎能让王爷一个人扛。”

见到裴明昭蹙起剑眉,她又道:“就算王爷将我捆绑着送去扬州,我也有法子回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王爷怕是太小看臣妾手下圈养的小鬼了。”

裴明昭被穆清灵明眸微嗔的模样瞪得心口一酥,忍不住狠狠亲了口女子气鼓鼓的雪腮,沉声道:

“本王不敢小觑雍州小妖的厉害。”

第119章 ??风云骤起

《尔雅》有道:春猎为蒐, 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立秋已至,礼部自然要按照老祖宗的祖制, 忙碌起秋猎一事。

梁帝接连给镇南王派下数道圣旨, 催促裴明昭尽快入京, 就是为了让他赶上此次秋猎。

梁帝在金銮殿上直言,秋猎场里少了射石饮羽的镇南王作陪, 就好似赏花宴里少了牡丹,品酒宴上少了杜康, 岂不遗憾。

就在裴明昭返京之前, 梁帝收到新辽王送来的答谢礼——三所紧挨天峦山脉的城池。

大梁得到这三所城池,从此陡峭入云的天峦山脉就是大梁后背的天然屏障,梁帝再不必每年派重兵把手在天峦山下。

得辽国诚意满满的回礼,裴明昭险些丢掉凉州城池一事, 也变得无伤大雅。

朝堂里的谏官拿此事参奏几次后,都被梁帝冷下脸驳斥回来, 百官见状, 也随着风声赞美起裴明昭的丰功伟绩。

有功便要封赏, 可裴明昭如今坐拥富饶封地, 贵为一州郡王, 若是再往上升一升,就是亲王之位。

不到三十便得亲王之位, 纵观大梁青史,实乃前所未闻。

有官员提到, 虽然大梁没有未及三十的亲王, 但以裴明昭开疆拓土的功绩来言, 亲王之位,还是担得上的,

也有官员持不同意见,指明裴明昭年纪尚浅,若是这么早就获封亲王之位,再过上数年,恐怕会有功高盖主的隐患。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吏部尚书出列请奏。

“依微臣之见,镇南王此次出征辽国,功勋卓越,不赏,有些说不过去,民间亦会有所舆论。赏,王爷年纪轻轻位列亲王,恐会有损祖制,不如陛下在此次秋猎中,将投射首箭的名额赏赐给镇南王。”

金銮殿内争论不休的群臣一听,都觉吏部尚书此言甚为可行。

按照大梁祖训,秋猎开启前的第一箭,应由皇帝或是亲王举弓发射。

以往,梁帝为表兄友弟恭,都会将首箭赏给荣亲王发射。

如今荣亲王不在了,其余几位亲王的实力渐衰,倒不如就着此机会,将此立身扬名的差事赏赐给镇南王。

等日后镇南王再立下汗马功劳,也好就着此次秋猎开拓先河的由头,赐下亲王之位。

梁帝也觉得吏部尚书这个建议不错,于是钦定下镇南王在秋猎场的差事。

秋猎场设在行宫之外,距离京城约有两人日的路程。

在裴明昭随秋猎大部队动身后,穆清灵才以镇南王妃的身份进入京城。

“嫂嫂路上怎么走了这么久,错过与兄长一起去秋猎的大好机会。”

裴明月坐在紫檀木牡丹纹矮桌旁,一边吃着嫂嫂从扬州带来的蜜饯,一边摇头感叹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