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有间美男馆 第67节(2 / 2)

加入书签

反正如今外面都在传穆小姐与瑞兴王情投意合,倘若穆清池执意阻拦,他们就对外称穆清池不愿妹妹分走嫁妆,意图扣押妹妹到终老。

余管家得意地笑起来,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后,他就笑不出声了。

原来他带来的精锐侍卫居然被赤手空拳的穆家家丁打得快要奄奄一息。

余管家眼尖,一眼就瞧见出手最狠戾,身穿家丁衣衫的男子,不是镇南王身边的那个吴影吗?

“你...你不是吴校尉,怎么充当起穆家的家奴?”

吴影狠狠落下一拳,抬头看向惊讶不已的余管家,粗声道:“我家王爷欠着穆公子粮草钱,还不起了,便打发我们到穆家做短工还账。”

余管家长大着嘴,再扭头看向那群气势赳赳的家丁,原都是半个月前凯旋归来的裴家军,一个个手上的功夫,还正热乎得紧呢。

就在穆家前院乱成一锅粥时,一道尖细的嗓音突然穿插而入。

“敢问这是江南穆家,穆清池所居住的宅子?”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位身穿朱紫圆领窄袖袍衫,头戴五品亮白顶太监帽的小公公。

小公公模样周正,此刻手持拂尘,一脸惊讶地站在断了一半的穆家大门旁。

在他身后,还紧跟着一批身穿黄马褂的侍卫。

穆清灵在瞧见这些人后,一直高高悬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快步走上前,展颜一笑道:“小人正是穆清池,不知这位公公贵姓?今日莅临穆宅有何指教?”

“穆公子客气了,公子唤咱家小章子便好。”

章公公奉旨前来扬州,一路快马加鞭,不曾停歇,今日也是刚刚入城,自然不知晓扬州城内的谣言。他瞥了眼穆家破损的大门,还有门口堆放的数十只喜箱,还当穆家今日要出嫁一位姑娘。

毕竟穆家乃是江南首富,家大业大,姑娘们扎堆儿出嫁也不稀奇。

啧,只是江南这边迎亲的风俗,比京城还要狂放,瞧眼前这群鼻青脸肿的迎亲人,不知晓的,还当是要抢新娘子呢。

话说章公公瞧见从人群里走出来的穆公子长相俊秀,礼数妥当,心中不由对这位如玉公子颇有好感。

再一想到圣旨里的内容,章公公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细声细语道:

“咱家恭喜穆家双喜临门。不过,还请穆小公子将贵宅姑娘的喜事先放一放,听咱家宣读完圣旨再过礼不迟,也算是为贵宅增添喜气。”

穆清灵没有在意章公公口中的恭喜之词,她此刻只想赶快接下圣旨,好就此退出三皇子这半个月来苦心搭建的戏台。

于是,她双膝跪地,洗耳恭听圣旨。

余管家常年在京城为三皇子办事,自然认出来了章公公,听到他有圣旨要宣读,立马跟在穆公子身后,跪了下来。

霎时间,方才还在大打出手的众人齐刷刷跪满了穆家前院。

章公公从鎏金木匣中拿出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得裴卿启奏,穆家于反贼之乱中慷慨解囊,筹获军粮以解前线燃眉之急。朕对穆家深明大义之举甚感欣慰,另闻穆家小女穆清灵兰质慧心,恰值芳年,特下旨赐予镇南王为妻,望二人琴瑟和鸣,白头相守,钦此。”

章公公念完圣旨,眉开眼笑地弯下身,对被浩荡隆恩震撼得呆若木鸡得穆公子笑道:“穆公子别傻愣着了,还不快领旨谢恩,好别耽误了家中另一个妹妹的婚事。”

穆清灵脑中嗡嗡作响,她多希望恰如章公公口中吉言,家中还有另一个妹妹啊!

“章公公....您确定...这是陛下赐给穆家的圣旨,会不会是陛下日理万机,将为镇南王指婚其他臣女的圣旨...和赏封穆家的圣旨混淆到了一起....”

听到穆家公子的胡言乱语,章公公面露不悦,他眉梢高挑,尖细的嗓音险些穿破穆清灵的耳膜:

“穆公子怕是欢喜得过了头,竟说起胡话。陛下亲笔书写的圣旨怎会有错。这可是镇南王连发了七道加急折子,跑死驿站两匹马儿求来的婚事。穆公子别愣神了,快替家妹接下圣旨吧。”

穆清灵不知自己是如何抬起手臂接下圣旨,又是怎样哭丧着脸将满头雾水的章公公送别。

等她终于醒过神时,发现余管家和瑞兴王府带来的喜箱,全都不见了。

她一个箭步上前,抓住吴影的衣襟,颤声问:

“吴校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王爷...王爷明明应下我...要用他的军功换陛下圣旨,让瑞兴王不要再打我妹妹的主意。怎么事到如今,陛下却将我赐给...将我妹妹赐给王爷为妻?”

也许是穆清灵脸上的神情过于惊讶,吴影竟然没有察觉出她口中之词的破绽。

哎,不怪穆小公子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就连吴影此刻都替他家王爷感到害臊。

王爷男女通吃不说,偏偏盯着穆家这一对儿亲兄妹下嘴,现如今东窗事发,王爷非但没有提前同穆公子打过招呼,还厚着脸皮向梁帝讨来赐婚圣旨。

遭到昔日情郎背叛的穆公子,难怪会如此失态。

穆清灵见吴影抓耳挠腮,支支吾吾半响也蹦不出个屁,她气得松开手,高喊着管事备马。

第74章 ??姓氏相冲

穆宅居于城东朱雀街, 镇南王府坐落于城西玄武街。

从城东到城西,快马加鞭只需半个时辰。

在这半个时辰里,穆清灵除了灌进一肚子凉气,也将脑子里原本一团乱麻的思路梳理清楚不少。

虽然她不清楚镇南王为何要向梁帝求来这道赐婚圣旨, 但从余管事脚底抹油的速度来看, 三皇子的确被这道圣旨吓退了。

三皇子素来爱惜自己的名声, 断不会为了争抢一个女人,同名声如日中天的镇南王起了龃龉, 从而遭人诟病。

实乃得不偿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