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家娘子是上神 第34节(2 / 2)

加入书签

“你要收拾一下再走,还是现在再说?”

“我先收拾一下。”杨香薇下了课回来,东西都还没收拾,当然得稍稍捡一下。

有的东西该带回家的,还得带回家,留在办公室里,天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敲了几下,将系统锁上,就将其合好,装进了电脑包里。

顺手还抽了几个夹着a4纸的本子,一起装进包里。

“我帮你。”郗语堂十分有绅士风度地伸了出自己的手。

杨香薇微笑着拒绝:“谢谢!不过这点东西,我还是拎得动的,走吧。”

锁上门,离开。

“我的车停在地下车库,你是开车来的,还是司机?”话音一落,杨香薇又想起来了,“哦,抱歉,我忘记了,你应该还没有驾驶。”

郗语堂笑道:“确实,我要拿驾驶还需要过一段时间。坐我的车吧,司机已经在外面等了,你的车就停在学校的车库好了,明天早上我顺便让司机再接一下你,到时候你就方便了。”

说着,还将第二天的事情给定了下来。

“不用!”杨香薇说道,“我家也有司机,到时候让他送我过来就可以了,而且我明天早上没有课,我的课一般都是下午的。”

“好吧,我把你当成我的同班同学了。说真的,你看上去很年轻,一点也不像老师。”

“喂!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好歹也是你老师。”

“我也没说你不是。”

……

两个人说笑着,下了楼,上了郗家的车。

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不远处,正好有几个班上的女学生站在那里。

她们可不是无意中路过,而是其中一个知道郗语堂在老师这里,特地过来守的。

古听兰一脸惊讶地说道:“单老师怎么上了郗同学的家车了?”

“还能是什么?肯定跟我们一样,知道了郗语堂的身份,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呗。”师紫萱不爽地说道。

“不是吧?!”古听兰不敢相信,“她可是老师,年纪那么一大把……”

“你没看到那老师看上去其实挺年轻的吧?也许人家郗大少爷就喜欢年纪大一点的呢?”

这话一出,几个女生都安静,有些怕怕地看向了司寇兰芝。

司寇兰芝,司寇家的千金,也是这个小群体的“老大”。

不管是古家,还是师家,基本上都依附着司寇集团而活,所以古听兰、师紫萱在家的时候,总会被家里人交待:“在司寇大小姐面前,脾气收敛一点,和她把关系打好了,明白吗?”

古听兰、师紫萱就算再天真也知道,得罪了“司寇大小姐”,她们的零花钱就会被扣掉。

“兰芝,也你别生气,紫萱就是随口说说,她有口无心的……”古听兰觉得,大家毕竟是姐妹,帮忙说了一句。

司寇兰芝高傲地看了她们一眼:“我又没说什么。”

真当她跟这群蠢货似的,什么也不知道?这位单老师可是姓“单”,这名字,到是有些像当年在这个圈子里的单大小姐。

单大小姐比她年长好几岁,虽然是一个圈子里的,但接触不多,所以司寇兰芝也只听说过对方的名字,知道对方的名声的多“臭”,还差点跟单家的死对头利圣杰搞到了一点,其他的便不知道了。

想不到当年迷利圣杰迷得要死,连小三都差点做了的单大小姐再次出现时,摇身一变,居然变成了他们的老师。

这就算了,偏偏郗语堂还认识单大小姐的样子,司寇兰芝这心里就有些不太舒服了。

不过她不觉得单大小姐抢得过她,论名声,对方比不过她;论气质,对方肯定也比不过她,她唯一差一点的,就是单氏集团这几年发展太快,将司寇家落到了后面。

郗语堂进了计算机系,而单氏集团的“守护天使”已经成了网络时代的标杆之一,这就不得不让她警惕了——万一郗家为了“技术”跟单家联姻呢?

单大小姐是名声不好,年纪也大了,但是谁让她会投胎,投到了单家,要是她……

杨香薇可不知道,已经有人在打郗语堂的主意了,而且不是同学之间简单的“暗恋”而已,是有人摸清楚郗语堂在这里上学,特地将自家孩子也给送了进来。

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能做什么,她现在只是郗语堂的“老师”,名不正,言不顺,什么也做不了。

郗语堂一边带着杨香薇走进餐厅,一边向她介绍,这是郗家的产业之一。

杨香薇诧异:“你们郗家也喜欢做餐厅吗?”

在她的印象中,郗家的各种工厂比较多,反正她哥给她看的那些名目当中,有不少就是什么什么“工厂”。

“只要能够赚钱的行业,没有人不喜欢做。”郗语堂说道。

“那就是说,其实郗家涉及的产业也挺多的喽?”

“还好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郗家后代子孙新创立的,什么都有。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不管是继承家业前,还是继承家业后,都想折腾一点别的东西。有的东西留了下来,慢慢就变成了今天的郗家。”

“话说,你们郗家的历史好像是挺长的,好像有几百年历史了吧?”

“嗯。从隋唐时期就在做生意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比较小,没什么名气。一直到明清时期,才渐渐发家,越做越大。”

“不对啊,我记得,你们郗家在隋唐时期就很出名了吧,我以前听到他们念到郗家的时候,也会说一下你们在隋唐时代传奇。”

郗语堂看了她一眼:“你了解得还挺多的,不过他们讲的,应该不是经商的故事吧?郗家是个大家族,前面几代人都是以科举做为官主,到后面几代人才彻底更换门庭,减少了从政人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