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第69节(1 / 2)
亲爹做国公,贾祤心头有底气。只要亲爹在,她应该就翻不了车。
至于万一到最后贾祤还是缺一点子嗣缘分。那么只能怨命。
不然怪自己吗?贾祤不会的,她不是自怨自哀的人。
真的膝下无子嗣,想一想宏武帝似乎不是长寿的皇帝。等着皇帝一死,贾祤就自请去皇家寺庙替皇帝守节。
连假死脱身,如何操作好,贾祤都提前想了一套又一套。可惜目前还派不上用场。
至于素斋清修的过一辈子,贾祤肯定就做不到。凭的就是她跟皇帝之间没有那么一份真挚的感情。
想一想,做一个有钱有闲的富寡妇还行。
宏武十六年,季春临,姑洗月。
贾祤查看了褚女史呈上来的数据记载,她自己也一一对照一番。
试验田地,种子播下。自然不是一股脑儿的凑一堆。
各分种类,贫瘠山地和上等水浇地各按分类播种下去。再记录下施了不同的肥料用量追底,至于不同的灌溉水份用量等等,一切全是用数据说话。
贾祤是真把这等试种当成科学的大数据实验来进行。
“娘娘。”宋德在贾祤对照好今天的数据后,他前来禀话,说道:“您吩咐让人收集的种羊已经送到嘉穗山庄的养殖院子。”
“好。”贾祤挺高兴。
“去瞧瞧。”这会儿她有兴趣。贾祤一吩咐,她身边人自然应诺。
嘉穗山庄的贾祤很忙碌。
京都皇城,如今坐镇中枢的文臣武勋是皇帝的心腹重臣。
文臣以宰辅为首,武勋以理国公为首。这是皇帝留给监国皇太子的左右辅臣。
宏武帝李恒亲征,此回随皇帝一起征伐的除了早先布局的府兵大军出太行山,从中间截断燕国南北的布局外。从北向南有部族军队打辅助,还有皇帝的中路大军,羽林卫和铁林卫算是中路大军的天子衙兵。
羽林卫和铁林卫这一回随皇帝亲征,何尝不是皇帝想让这两支军队见一见血,在战场上锤炼锋芒。
田猎再精彩,兵阵再熟悉,这些全是官面文章。至少在皇帝李恒的眼中当不得真。
战阵杀敌,猎取功绩,用敌头的头颅染红功勋,这才是能守护皇帝,能镇压天下气数的强军。
社稷之重,在祀与戎。对于李恒而言,皇太子监国是他给的考验,也算妥协的后手。
战场之上莫说百分百的胜利。谁要是敢保证,一定就是在吹牛皮。
生死之间,不过是利用最大的优势打击敌人。
谁的兵多一定赢?
这是天下间最荒唐的事情。要是这能定胜负,哪用得着打仗,比一比兵卒的人数即可。
兵者,生死存亡之道。
出征之前,李恒有七成把握。皇太子李茂鼎能成为监国太子,这是考验,也是机遇。
“但愿天下早些太平。”李恒在夜色之中看过大夏与燕国的舆图后,他如此感慨。
在心头,李恒也但愿京都不起风波,长子茂鼎能借着机会成长一些,也可担一些重担于身。
在舆图之上,李恒伸手,从北面转向西面。
大夏与燕国接壤,大夏与蜀汉国接壤。这一回哪怕征伐燕国,对于蜀国的警惕,李恒没有松懈半分。
恰恰相反,李恒这一位帝王非常重视。
安国公裴英坐镇西面,守大夏西边安定就是李恒的后手之一。
安国公是三朝元老。比起随国公府贾道善,安国公的资历更老。
论辈份,安国公裴英也是随国公贾道善的叔伯辈。这一位老国公跟着大业帝一起打天下。
哪怕在当年是小字辈,如今熬下来就真成老字辈。
安国公用兵稳,有这一位守在西面。哪里怕蜀汉国想投机取巧,在安国公面前八成要碰一鼻子灰的命运。
对于西面,李恒这一位帝王打出胜负手。他只等结果即可。
李恒的重心在东面。在燕国的身上。李恒想要征伐燕国。他亲征为的拿捏住兵权。
皇帝坐镇,不为将将,只为将帅。
李恒不是主持战场的帅主,他更像是后勤方面的大总管。他要保住的是前线将士们不缺兵器物资。
一场战役的胜利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战争是一只吞金兽,它不光要吃敌人的血肉,也要吃自己人的血肉。
又是一个浅眠的夜晚后,天将亮时李恒醒来,他在兵营之中的吃食很简单。这是打仗行军,不是游猎玩闹。
皇帝跟士卒一样吃的并不算好,偶有荤腥也不多。可能比起士卒好一点就是皇帝的碗里粮食磨得更细一点。也一样是粗粮居多。
李恒不想搞特殊。或者说为了东伐燕国,从后方输送到前线粮食消耗太大,人吃马嚼,李恒也想省一点,能省一点是一点。这等时候皇帝不可能带头奢糜浪费。
“皇上。”李恒用过朝食,他正在看后勤的汇总帐目。
此时卫谨躬身至皇帝近前,小声的禀话,说道:“随国公求见。”
“宣。”李恒抬头,回一字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