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蒙古与大宋的初次议和(2 / 2)

加入书签

郝经心里面遗憾,却不敢公开指责大汗的看法‘离经叛道’。蒙古的文化里面是强者为王,刀在手,跟我走。郝经就从汉文化开始讲述,臣子就是臣子,皇帝就是皇帝。临安总投降的小皇帝和太后的确有大问题,但是臣子们无权审判皇帝。

忽必烈微微点头,这就是他最爱儒教的重大原因,绝对君主权力的确非常令人喜欢。接着忽必烈就听郝经正色说道:“陛下,我们并不用将小皇帝和太后真的送回去,只要放出这样的话,宋国自己就要大乱。赵嘉仁北伐总得有理由,他的理由自然是迎回皇帝与太后。肯定有人不愿意让小皇帝与太后归国,他们就会全力阻止赵嘉仁北伐。”

先是露出了笑容,忽必烈很喜欢郝经带来的惊喜。收起笑容后,忽必烈沉思着说道:“……你觉得能给确保赵嘉仁三年不会北上么?”

“陛下,能还是不能,须得谈了才知道。”郝经连忙据实以答。不过他心里面也颇受到震动,以往蒙古面对敌人都是打了再说。没想到大汗忽必烈现在居然对战争有了迟疑,可见宋军的确让蒙古军感到非常棘手。

“便找个适合出使的人选。”说完,忽必烈让郝经先下去。等郝经出了大殿门口,忽必烈问一直沉默不语的伯颜,“你觉得能战么?”

“战当然能战。就看我军愿意战死多少人。”伯颜冷淡的讲述着令忽必烈觉得有些肝颤的说法。

今日所谈的对府兵制的兴趣并非是今日突然出现,忽必烈对此早就有了兴趣。在大都设立国都,忽必烈本人也留在汉地,他甚至宣布建立了‘元’朝。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汉地实施符合汉地传统的统治模式。就譬如伊利汗国就把真神教当做那个汗国的国教,并不再以长生天为核心宗教。

不管在汉地怎么实施汉地的制度,蒙古军主力一直都没有入关。虽然宋国夺回旧地的军事行动让忽必烈很是不满,但是忽必烈还是认为他要做的是统一蒙古各个汗国。

“当时就该将所有军队都集结在襄阳才对。”忽必烈叹道。

“我军十一万在平原与三万宋军会战,不能战胜。汉水一带也不适合我军作战,留在襄阳也没用。”伯颜对忽必烈的战略也没有无条件的赞同,“大汗,现在火器局一个月能仿造一百多支火枪,宋军现在有至少两万支火枪,以这般速度,我军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赶上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