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投桃报李吗(1 / 2)
琼州镇设于顺治八年,治所在琼州府城(今琼山市府城镇)。自从陈标出现异动之后,琼州知府就哭了。琼山知县就哭的很凄惨了。
因为他是顺天府人啊。
当初吴三桂起兵,骂贼而死的朱国治仿佛就成了琼山知县方汝霖的偶像。
(别把电视剧当真啊。朱国治人称朱白地,可不是什么赤胆忠心的能臣干吏,历史上的他被吴三桂开膛枭示,人家外头还有儿子呢。)
但这个偶像方汝霖真的不想学啊。他还不到三十岁,他还有大好年华,他不想死。
不仅他不想死,他老婆也不想死。
但是地方官守土有责啊,他现在想走都走不了。
整日里坐困县衙,简直跟坐牢一样。
因为县衙、府衙都被陈标的标营给控制了,完全丧失了之前的功能。
前头说了,琼州镇里并非陈标的一言堂,这里还有一个副将跟陈标打擂台,双方的基本盘铁杆支持者都不是很多——相比整个琼州镇人马,大多数的琼州镇士兵还处在一种茫然态势。
陈标在琼州镇威望很重,这不仅在于他带兵有方,任职期间轻松平定了两次山里的生黎闹事,更因为他给很多手下兄弟找到了新的出路。
而且不喝兵血,对下面有困难的兵将都慷慨相助。
在本身治军有方的同时,又兼出手大方,陈标如何不能把持着琼州镇?
如果没有造反这件事,整个琼州镇就都是他的一言堂。
那个现在跟陈标睁眉怒目的副将都会乖觉无比。
但现在陈标这不是造反了吗?
这事儿直接关系到士兵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对陈标再是爱戴,也不可能无视生死的。
可也正是陈标自身的威望,使得琼州镇的军兵不敢或是不愿意对之出手,这就使得琼州镇的局面僵住了。
在这样的一基础前提上看琼州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越发的不受满清待见。
因为于满清来说,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你迟疑了你摇摆了,你这个人就是该死的。
这一点底层的小兵们还没有感觉,但很多军官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脸色就却变了。
脸色变化后的军官飞快的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倒向副将,一部分人倒向陈标。
而倒向副将的数量明显比倒向陈标的要多。
琼州镇的副将代可让几乎就取得了胜利。可是随着七洲洋上(琼州岛东北海面)出现了赵军外海水师的旗号,随着赵军一战覆灭了海峡对岸的北海镇这一消息传到琼州,那当时都要尘埃落定的局面又重新回到了僵持。
直到北方不断的有消息传到,随着赵亮一次次大败清军,随着中原的陈军不断攻城掠地,琼州镇本来很危险的局势来了一次彻底的反转。
而现在,陈军兵临津门的消息传到琼州岛上,整个琼州镇都已然讨论起了大青果究竟还行不行的事儿了。
没办法。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赵亮兵锋直杀到了津门,这实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京津一体啊,在底层士兵的眼睛里,陈军兵锋杀到津门与杀到京城外真的没什么大不同。
二者都代表着同一个问题——大青果要不行了。
这就跟蓝星上的漂亮国被另一个国家打到了纽约郊区一样,漂亮国如果还牛逼,那又怎么可能被外国的军队打到纽约呢?这给这些底层士兵带来的心理暗示太强烈了。
对陈标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趁着琼州镇上下军心震荡的档口,一举拿下对手,举全镇全府投奔陈军,他的功劳必不会小了。
而对于代可让来说,这就是一个莫大的危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