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标准轨和宽轨的选择(1 / 2)
铁路轨道的结构在国际上基本一致,但是其按照轨距,又可以分为:窄轨、标准轨和宽轨。
标准轨的轨距是1435毫米,比这个标准窄的就是窄轨,比这个宽的就是宽轨。
这三种轨道,窄轨已经使用得很少了,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标准轨和宽轨。
如今在大明这个时代,大明作为铁路轨道的引领者,自然有足够的资格去制定未来的标准。
以后全世界主要是用标准轨,还是用宽轨,由大明说了算。
所以,沈浪也很是谨慎,没有凭借个人喜好和理解就盲目的选择。
而是查阅了大量资料,听取了很多这方面的专家,通过最终的各方面衡量,才慎重的做出了决定。
最后,沈浪还是选择了标准轨。
后世不乏对宽轨的支持,一些国人疑惑我们国家新建的铁路轨道为什么不采用宽轨?是不是因为国内标准轨里程太多,改造成本太大而放弃了。
这些猜想也不无道理,因为宽轨的轨距更宽,意味着车厢就会更大,装载的人或者物就更多,运输能力更强。
而且,宽而大也会更稳,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
这固然没错,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建设宽轨,路基就要加宽,包括以后的高架桥也要加宽,工程量也会大幅增加,这就意味着建造成本的急剧增加。
其次,遇到需要开挖隧道的路段时,宽轨自然需要更宽大的隧道空间,工程量再次加大,技术要求和难度也会相应更高。
而且隧道越大,塌方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还有一些其他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等地区的建设,宽轨各方面的建造难度、成本等都比标准轨要大得多。
再次,宽体车厢的转弯半径更大,这就意味着建造宽轨需要更宽阔的空间,而大明存在大量的山地、丘陵地区,限制也会比较大。
北极熊之所以选择宽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地形有很大的优势,没有我国那么多需要开山、架桥的复杂地形。
如果为了尽可能的去满足这些条件而建造宽轨,那还不如干脆在旁边再建一条铁路,两列火车对开,效率不比一条宽轨的优势要大得多吗?
而且标准轨的安全性已经很有保障,没必要再为了提高那一点稳定性去使用宽轨。
至于宽轨的车厢更大,装载量更大,这个问题也不是绝对的。
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部分火车并没有满功率运行,要想运载力更大一些,在火车后面多加一两节车厢就能够弥补这些差距。
而对沈浪来说,除了以上这些考虑,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如果直接采用标准轨,就有现成的模版在那里,他获得各种技术资料和材料的难度就会低得多。
这样一来,大明就可以尽可能的模仿标准轨的各种标准和技术,各方面推进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比如轨枕的标准是什么样,沈浪不但可以提供三维图形和各种数据,甚至还能买来现成的成品作为样品。
就连钢轨也可以买来样品,还有各种扣件、压轨器、弹条、道钉、道岔等等,都能弄来,就照着做就行了。
正因如此,大明第一条铁路才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修建完成。
不然,这个时间得需要翻上好几倍都不止,期间还需要经历各种试错、测试、检验等等,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都会大幅度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