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七百二十四章节 分身出天地惊(2 / 2)
在阴阳道人一出手之时,小千世界之中的一丝混沌神魔气息不由地被激发,虽然这气息是一闪即逝,但依然被身在远古星域之中的鸿钧道祖所察觉到,让他的神色瞬间变之阴沉了下来,眼中闪烁着一丝莫名的变化,对他来说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该死的阴阳道人,你想要干什么,这一次为什么没有摧毁这座小千世界,你在小千世界之中做什么,为什么会激发了混沌神魔的本源,难道说你真得自身受到了反噬,你并没有真正破解自身的危机,仅仅只是压制住了世界的诅咒之力?”
鸿钧道祖第一时间在怀疑阴阳道人的情况,怀疑阴阳道人是不是受到了重创,被世界诅咒之力反噬自身,只是在湍肝真正了解一切情况之前,鸿钧道祖依然没有轻举妄动,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要知道这个时候一但出手,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
当然,鸿钧道祖心中也明白,战争离自己越来越近,用不了多久,战争就会再一次爆发,阴阳道人的疯狂已经打破了洪荒的平静,那些远离洪荒世界,身处混沌之中的混沌神魔已经感受到了洪荒之变,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消除自身对洪荒的野心。
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是以洪荒众生阻击混沌神魔的回归,还是先爆发内部的大战,是盘古元神先复苏,完成自我蜕变,还是混沌神魔先出世,三大世界之门究竟隐藏着什么,在无尽的岁月之中,那些混沌神魔对世界之门后面都做了什么安排。
鸿钧道祖虽然有心想要一探世界之门的虚实,但每一次自己生出这样的想法时,心灵都在示警,让鸿钧道祖不得不放弃,可是一次次的放弃也让鸿钧道祖的心情更加沉重,对世界之门背后的世界更加有想法,本能让鸿钧道祖觉得,世界之门背后有大机缘,会是自己蜕变的机缘,只是担心自身危险,鸿钧道祖只能一次次放弃。
“或许我应该学习阴阳道人,不再有那么多的顾虑,不再有那么多的担忧,能够放下一切,可以疯狂一次,地道都可以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幽冥世界的世界之门中,自己为什么不能够放下一切,来一次拼搏,那怕是面对死亡,也好过这样一再退缩,如果再继续下去或许我的心境也会因为这一次次的放弃而陷入到危机之中,再也没有蜕变的可能!”
这并不是鸿钧道祖的假想,而是事实,当一个人不断地退缩不前,他的心境必然会失去活力,渐渐被恐惧所掌握,而那时再想要突破自身只是一个笑话,因为你已经失去了一颗勇者之心,那怕是机缘放在你的面前,你首先想到的不是突破自我,而是有没有危险。
当心中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之时,鸿钧道祖的神色是一变再变,脑海之中两种意识在不断地争斗着,渐渐理智战胜了恐惧,而清醒之后的鸿钧道祖不由地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在无形之中受到了灭世大劫的影响,要不然自己为什么会一再地放弃,那怕是有心灵示警,也不应该会一再地放弃,没有过一次要放手一搏的想法。
“阴阳道人这个疯子都可以为了蜕变放下一切顾及,连毁灭世界的反噬都可以无视,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如果论实力,我远远要强于阴阳道人,可是阴阳道人现在已经走到了我的前面,一座座小千世界的本源,那混沌神魔留下来的本源,都会壮大他的本源,增强他的实力,世界的诅咒,并非不可破,我不应该再有那么多的顾及!”
当想到这里时,鸿钧道祖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战意,受到盘古元神影响,受到洪荒世界本源意志的影响,甚至是受到了天地人三道的影响,在这一刻都被彻底清除,鸿钧道祖心灵之上的尘埃终于被抹去,可以真正直视自身,可以面对一切危险。
修行之路需要勇往直前,修行之路也是修心之行,如果自己一直都在逃避危险,又怎么可能在修行这条大道之上走得更远,如果说对洪荒世界的了解,鸿钧道祖自信要比阴阳道人知道的更多,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才会不知不觉之间受到了影响,才会失去了战意,面对机会的出现才会一再地选择避让,害怕、恐惧死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当末世大劫出现的那一刻,死亡已经降临到洪荒世界,在天地人三道分道扬镳之时,在地道挣脱世界的束缚,放弃自身的一切权柄,勇敢地闯进了世界之门中,洪荒世界已经变了,变得不可掌握,在阴阳道人疯狂地摧毁小千世界,承受着世界的诅咒时,无论这一切是洪荒世界本源意志的算计,还是其他,洪荒世界都已经脱离自己的掌握。
鸿钧道祖最熟悉的洪荒是那里,自然是天界,远古星域虽好,但远古星域也只是星辰神魔所留下来的后手,而天界则是三界之一,鸿钧道祖曾经是天界的主宰,如果选择大战之地,鸿钧道祖不会选择自己身在的远古星辰,而是天界,因为天界才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也是自己的机缘所在,或许在盘古复苏之前,自己可以夺取天界的本源!
一想到天界本源之时,鸿钧道祖的眼中则是流露出无尽的野心,相比那些混沌神魔所留下来的小千世界,天界的本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怕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天界的本源核心,那怕只是夺取三分之一,都能够让自身突破,甚至如果自己可以夺取更多的本源,或许自己能够真正恢复最强大的力量,能够再次掌握混元大罗金仙圆满的力量!混元大罗金仙圆满之力,这是多么遥远的力量,如果自己真得能够掌握它,一切都将不同,自己将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无惧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