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在祀在戎(1 / 2)

加入书签

方若华修长的腿伸开,在桌案底下摩挲了下有些酸胀的小腿肚。

反正坐这么高,只有她看别人,别人想看她,到底困难些。

春雨站在她身后,轻柔地给她揉捏肩膀。

方若华低声笑道:“你仔细看看下面的那些小伙子,有什么想法没?”

大约因为她年纪实在不算大,来的人也多是年轻人,可以说,青年才俊不计其数。

为了她生日,夜姑专门找人用汉白玉垒砌出高台,有点像皇帝金銮殿上龙椅的模样。

唔,也像山寨里常见的聚义堂。

到是整个台子铺上一层金红色的毯子,非常漂亮,织造的花纹宛如活物,流光溢彩,绝对是船岛纺织厂里姑娘们的杰作。

反正折腾出来的效果非常气派。

现在坐一坐这样的,方若华到没觉得不行,她坐在上面,俯瞰众人,能给人压迫感,不过,等到有一日真正得天下以后,她却是不准备修皇宫,坐金銮殿。

实在是又硌得慌,又累得慌,还得天天一大早上班,辛苦。

也许到时候实现全面现代化,可以改为远程视频会议?

再不济,修个会议室,也比修金銮殿经济划算。

可水友们已经开始发散。

“三妹在建筑上一向特别舍得下本钱,等将来我们三妹登基,不知道皇宫修成什么样子,金銮殿又是什么样子,肯定要建几个御花园什么的吧?”

“不是还说给我们封王?光有圣旨哪里行,封王就得有王府?”

这群人已经嘻嘻哈哈地从网上调各种古代皇宫,王府的图片来看。

方若华:“……”

刚才好像还在考虑春雨这些姑娘们的终身大事,偏题也偏得太厉害了些。

方若华到不是说一定要春雨,夜姑她们嫁人,可却并不能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就当真连尝试找个伴侣都不愿意。

有什么好怕的,爱情从来都不是恐怖的东西,方若华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走到如今这一步,身边的女孩子们,只要不违背道德,不破坏规矩,完全可以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只要能让自己快活,又不伤害别人,想做点什么不成?她们的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

春雨如今已经不会像以前似的,被自家夫人一逗弄就害羞的不行,冷冷淡淡地摸着自家夫人的肩膀:“此时,他们难道还敢看我?”

到是有几个胆子大的,拿眼角的余光向上面偷瞄,可心里或许有敬畏,却绝不会有一点儿女私情。

敢动歪心思的,不是缺心眼,就是傻大胆,反正一个都不是良配。

与其关心这些年轻人,到不如关心关心自家夫人的衣着打扮。

“今天夫人要换的这几套衣服首饰,尤其是这一套珍珠银饰,都是徐老设计,夜姑选定,准备今年推出的成衣和首饰,务必表现得喜爱些。”

“还有一会儿上船时,记得推销咱们的藤编水壶,只要拿起来喝两口热水就好。”

方若华:“……哦。”

姑娘们真是拼命。

工作的魅力无穷无尽。

想想也是,船岛上大部分厂子都让手底下的人入了股,方若华赚大头,底下的姑娘们赚的也不算少。

产品大卖,真金白银一大把一大把地往怀里揣,也难怪连春雨都心动,把她也给推出去当广告。

不光是她,今天在场的侍女,侍从,舞姬,每个人衣着打扮都很是郑重,连细节也没有任何一点放松,显然是把广告做到了极致。

如果只是男人们到场,也许这类广告效果可能还不会太好,但是,今日来为方若华贺寿的,大部分都带着妻女同行,海王殿下毕竟是女子,带着女人过来才方便。

春雨估计,今日之后,就像自家夫人说的那样,立即推出成衣和珠宝品牌,打上船岛的标识,肯定能得一个开门红,赚的钱也许比正经的造船厂赚的钱还要多。

毕竟成本在那儿摆着呢。

一群客人并不知道春雨的小心思,事实上来赴海王殿下的宴会,所有人都很郑重,也都很小心,言语小心,举止小心,行动更小心。

此时,方若华一头乌发依旧如云如雾,蓬蓬松松,肌肤还是略有些苍白,气色不大好,神色平和,言行温柔,穿着打扮,很是青春俏丽。

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她已经是一方之主,自带威仪。

就是她穿乳白色条纹的半袖毛衫,墨色的裙,足下踩着一双红色短根的皮靴子,宛如二八少女,那些比她大过一轮的男人们看她,也像在看一尊菩萨,佛祖,不敢直视。

穆一秋也在看海王,蹙着眉头,带着一点隐忍和不得已。

赵易寒就坐在他侧后方,低着头,手里捧着酒杯,似乎在想什么东西,心不在焉的。

大周朝野上下虽然都很紧张,从当今陛下到朝中大臣更是几乎气炸了,但这一日,依旧派他和赵易寒作为特使来到船岛,准备送上厚礼,给方若华祝寿。

“你和海王是青梅竹马?”

穆一秋低声问了一句。

赵易寒点头,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些麻木了,到也不觉得烦恼。

这点小事,哪里还能让他烦?

自从上个月,他舅父忽然告诉他,他爹是皇帝,他娘是贵妃,他外祖父一家被他爹给弄死了……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安枕,杂念丛生。

与他面对的那些问题相比,海王方若华是自己的青梅竹马这等旧闻让人知道,又算得了什么大事?

穆一秋有点难受:“你说,方若华肯受招安吗?”

赵易寒不敢置信地看了穆一秋一眼,简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位就是新晋的礼部侍郎,哪来的底气这么随便地就说什么招安?

自从以海王弟弟之死为引,朝廷下决心收服海王却一败涂地,朝中就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招安,另一派自是认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岂能妥协,必须再派兵马剿灭。

朝中诸位大臣斗来斗去一团乱,可朝廷拖沓惯了,人家却不肯拖延。

短短半年,海王势力已成,到如今,更是半壁江山都落到了人家的手里。

再说招安,岂不是白日做梦?

至于打,整合全大周的兵马,决一死战,也许还有一战之力,只是若不成功,大好江山便转手赠人罢了。

穆一秋侧目又看了方若华一眼:“那方那十四个县的人,都是傻的不成?她并未派出一兵一卒,怎能上赶着主动把县城送人?”

这一点,赵易寒也惊讶。

方若华自己还奇怪着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