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工业的另类玩法(1 / 2)
暴雨和阴霾似乎已经消散,青岛连续几天迎来了艳阳高照。
青岛战役虽然结束但枪炮声却还没走远。蔡锷已经铁心要多消耗些日军,所以在青岛战役结束后不久便紧急抽调即墨方向的102警卫师,辅助以9、11两个步兵师不断向龙口发动进攻,同时还让第一和第二潜艇支队向渤海口运动,故意在大白天暴露于第三国商船面前,借此威吓日本海军不敢随意进出渤海支援龙口和锦州。
同样东北战区也抓住时机,由陈宦率领16师、14师43旅外加山海关方向的4师10旅携手向锦州发起进攻,大谷喜久藏亲自指挥21旅团并多次投入预备队才堪堪挡住,但随着山东方面节节胜利,大量军队和物资开始向山海关云集,大谷喜久藏的日子已经越来越不好过。至于奉天方向日军更是一口气退到盖州龟缩不出,将好不容易拿下的营口都拱手让出,摆出一副死守金州北大门的架势。同样,新义州过江的日军16师团屡攻大孤山和九连城要塞不下后,干脆缩回安东大桥附近,试图全力保住这座连接中国和朝鲜的战略通道。
战场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受创严重的2师和18师就地休整并开始补充士兵,103师同样也代价不小,所以也没参加后续进攻正在休整。倒是雷猛这个滚刀肉放出去就没影了,带着装甲连一路追到龙口,要不是因为龙口地区多山路泥地,这家伙大概直接冲海滩了。
这几天最忙碌的就是后勤部门,数以百计缴获的大炮和机枪需要立刻运回去修复,步枪虽然制式不符但现在欧洲正在打仗,或许哪天就有人看上这批货。弹药处理非常头疼,下濑火药炮弹根本就是定时炸弹。至于粮食衣服什么的干脆直接发放给灾民。除缴获外,青岛德军留下的物资也需要清点入册,虽然弹药几乎耗尽,但还有胶济铁路沿线的多家矿场、铁路配套工厂和32辆火车头160多节车皮。包括青岛船厂、硫磺厂等十几家连日本都眼红的德国企业因为提早预警大部分机器设备都保存下来,还有已经为纪念青岛战役正式改名为青岛号的原奥匈帝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装甲巡洋舰和6艘炮舰鱼雷驱逐舰,2艘海军运输船、3艘工程船需要入册。
还有要准备打捞外海那些沉没日本军舰的计划,除了石见号肯定是没法修复外,另外三艘海军正眼巴巴等着打捞出来看损坏情况呢。就算是修不了上面的8门305、4门254、4门203、46门152、12门120、42门76、39门47和37速射、还有大约30门/挺其它火炮和重机枪全都能立刻用于岸防或者直接装在正在建造的大型驱逐舰上。何况还有16台发电机,近百的锅炉和几台大型蒸汽机可都是宝贝,可以解决国内多少工厂急需!更别提军舰用的大型光学瞄准设备了,那可是现在买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就算再差那也是上千吨铜(军舰有很多铜,螺旋桨就是之一)和足足五万吨质量上乘的装甲钢,稍稍回炉就能用于制造包括炮管等特种军工设备。
所以萨镇冰和刘冠雄几位海军将领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亲自查看情况,为了加强损耗颇巨的青岛要塞,海军这回咬着牙挤出军费向国内各家水泥厂订购了一万吨水泥,还将江西金鸡山、广东、福建等地超过200毫米口径的岸防重炮直接拆了10门过来,又聘请德军中的要塞工程专家,准备打造一个拥有24门重炮(要塞有2门被损坏),36门150和120海岸加农炮和其它辅助火炮的要塞化海港城市,作为海军未来北方基地之一。
城市和工厂需要修复,要塞更是急迫,海军基地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似乎人人都一下子变得非常忙碌,就连走路都要抓几把风塞进口袋,唯有杨秋似乎闲了不少。
青岛总督府成了他的临时下榻地,这座始建于1899年的三层欧式花园洋房规模庞大,总计有38个房间还有独立车库,可惜苗洛和芮瑶这几天都因为参加医疗队所以神情疲倦没心思闲逛。但两人心情同样不错,坐在一起叽叽喳喳谈笑正欢。杨秋刚进屋就听到笑声传来,嘴角的线条不由软了几分,才发现自从她们抵达北京在跟自己来这里后竟然连几句话都没聊过,心底升起了浓浓的愧疚。
见到他进来,芮瑶有些脸红瞪了眼后跑出去,苗洛见状嗤嗤笑了起来。
“你们刚才再聊什么,有什么好笑的?”杨秋故作不知,将帽子挂在墙上拉住她的手问道:“这几天累坏了吧,要不我去和他们说说先休息几天。”苗洛也剜了眼他,那意思好像在说“你现在才想起关心我们啊”,笑道:“刚才师姐还在数你的那些船呢,缠着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我又不懂海运,让她问你又说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杨秋没注意到话语里的停顿,这才想起自己用磺胺和特劳恩交换的那些远洋轮,追问道:“此事我还真忘了,一共是多少艘?”
苗洛噗嗤一笑,嗔道:“也没见你在大事上这么糊涂过。”说完从包袱里翻出清单,坐在身边给他介绍这笔横财:“一共是28艘,1艘是2万吨油水船、10艘万吨远洋轮,还有5艘5000以上的海轮,剩下都是两三千吨的小船。不过师姐说她现在手里的人根本没法同时开这么多船,但不想泡在海里耽搁所以正着急呢。”
28艘海轮即使放在美国都能组建一家大型海运公司,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没想到那么轻易就让德国交出来。所以连苗洛都笑得眼睛成了月牙,黛眉弯弯格外好看,连杨秋都有些呆了。直到苗洛白了眼他后才伸个懒腰:“五千以上的暂时都留下,南洋那边早先铺下的路子可以用起来。现在欧美收缩厉害,日本又被这里拖住,那边的海运基本就是空白要趁早抢下这块市场,除南洋外还可以联络英法洋行帮他们运采购的矿石资源回欧洲,这个现在是大头。至于剩下的都卖了吧。”
“卖了?那多可惜。”嫁给杨秋后,苗洛也见惯了大手笔,可那么多船全卖掉还是有些不舍:“师姐还想扩大扬子江和沿海内河航运业务呢。”
杨秋笑着拉起她的手小心翼翼呵护在掌心,说道:“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我们亲自去做。国内航运被英法和日本把持多年,好不容易有机会就应该加紧时间培养出一批船商。之前船舶价格昂贵,有实力经营的人不多,但现在这批低价船推向市场就能带动起一批人。就算是我们的海轮也要分两家公司,一家自己做,另一家一边做一边办法上市发行股票,等稳定后就卖掉公司。”
他的话让苗洛双眉微微拧了起来,片刻后眼眸一亮像个孩子般露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我知道了!国内现在能经营海运的大商家不多,而且海运开始投资很大,我们将上市的那家经营稳定卖掉后接手的人就能避开前期风险,而我们卖掉又能筹款继续建造新的远洋轮。难怪上次在武昌时徐秀钧来见我说要了解你在汉阳和重庆的控股股份有多少,说你让他筹备两家集团公司上市的事情。你是不是想等上市后筹钱再建第三家、第四家?这样等渡过工业建设最艰难也最耗资的投资期后就又能转手卖掉,如此反复工厂就能从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十几年后国内就会有很多像美国那样的大企业家了!”苗洛俏脸兴奋,但说完后忽然发现杨秋直勾勾盯着自己,还以为哪里说错了怯怯问道:“我哪里说错了吗?”
她那里是说错了,简直成了杨秋肚子里的蛔虫。这个办法可是杨秋想了很久后想出来的,毕竟他不是经济和工业建设专家,在国内缺乏足够资本的年代里,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前期的巨大投入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为何平行世界里民国稳定那几年基本都是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连政府都不敢涉及重工业,不是他们不知道重工的好处,而是根本没人敢往里面砸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