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新官上任(1 / 2)
从奉天殿出来,李东阳垂头不语,严成锦让陛下搜查府邸,莫不是与此有关?
看见严成锦也从殿里出来,试探性问:“那幅画是要给你的?”
严成锦惊讶了:“李大人猜得不错,下官也是这样认为,
那人将画丢在地上,来诱引我,可惜,下官是路不拾遗的人。”
一旁的闵珪听了,想撞死在严成锦怀里。
他在刑部干得好好的,来到都察院后,一生英明全毁了。
这两日,严成锦发现,闵珪有些抑郁,他在等锦衣卫的消息,还自己清白。
可惜了,锦衣卫送来消息,魏恩在狱中自行上路了。
闵珪犹如失去引线的风筝,摇摇欲坠,这清名怕是洗不清了。
严成锦不得不重新评估,宁王的段位,至少是个钻石二。
…………
京城外,一匹快马飞驰朝午门而来,探子翻下马背后,将疏奏交给禁卫:“贵州巡抚王轼传八百里急奏。”
八百里急奏,只有少数情况下才能用。
“慢着,将急奏给本官!”秦紘急忙走过来。
他在这里等轿子下值,方才探子骑马奔来时,他就注意到了。
想不到,是贵州传回的急奏,难道米鲁之战有消息了?!
急奏也会送到兵部值房,由他再送入宫,并无不妥。
打开疏奏,秦紘看完之后仰天大笑,连声叫好,“本官这就将疏奏送入宫,陛下看了定然高兴!”
片刻之后,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完王轼的疏奏,连连赞叹:“王轼真是大才啊,朝廷派去刘洪、钱钺、吴达、杨友全都败了。
唯独王钺堪当大用,替朕平定了西南之乱。”
米鲁之战,朝廷三番五次换将,皆被斩于刀下,此战,打了将近三年。
如今,终于平息了。
谢迁嘀咕道:“还真如严成锦所言,米鲁兵败欲逃。”
李东阳也想起来严成锦所言,见他不在此处,便夸了一句:“此子有才,就是难用。”
如今西南平定,弘治皇帝担忧西南的百姓,要想不赈粮,就得让百姓自力更生,推行玉米。
西南的水渠覆盖极少,但玉米在旱地也能种植。
闵珪站出来一步,道:“陛下,臣请旨前往云南,推行玉米。”
都御史这位置,坐不长久,过不了几天,必定会有调任。
或许是去南直隶养老。
还不如去西南建立新功,到时候回京城缴旨,还能官进一级,或位列太师。
西南莽荒之地,荒烟蔓草,弘治皇帝劝了一句:“云南定不如京城繁盛,卿可考虑清楚?”
闵珪重重点头:“臣意已决!”
刘健颔首点头,闵珪刚直不折,不容易被土司收买,比都察院中的年轻御史,更胜任此职。
“臣以为可!”
弘治皇帝见众人无异议:“那便由闵卿家任云南巡抚,抽调一千屯田营,前往西南吧。
吏部右侍郎吴宽,任都御史一职。”
吴宽惊了一跳,这两日便有人猜测,谁会任都御史。
都察院本来是个好去处,可严成锦在那儿,大臣们都不乐意去,闵珪这次倒霉,与严成锦不无关系。
他们身为六部的部堂或佐官,品轶本就不低。
尤其是吏部,去都察院任职,实则是降了。
弘治皇帝看出异样,问道:“吴卿家不愿去?”
“陛下旨意,臣岂敢不从,臣明日就去都察院,接替闵大人一职。”吴宽道。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严成锦听说闵珪请旨云南。
这是好事,西南土司和刁民,光靠一般御史无法镇压。
闵珪为人不屈不折,又深谙大明律法,为人老道,远比郑乾这种菜鸡强百倍。
米鲁之乱刚刚平定,西南正需要像闵珪这样的人,来稳定民心。
但朝中有能耐的大官,大多不愿去离开京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