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1 / 2)

加入书签

王室的精华力量先后经过雷蒙入侵之役、第六次众神战争、以及李察此次直进王都的连续打击后,终于损失殆尽。

平定王都的局势后,李察又召集上议院开了一次会议,正式宣布成立深红公国,自任开国大公。但是李察却没有藉此机会脱离红杉王国,而是表示深红公国秉承与苍狼公爵的永久盟约,仍然是红杉王国的附庸。

这一消息丝毫不能让人感到高兴,因为李察并不是表示臣服,而是为了今后能够继续合法地干预王国内部事务。李察已经摆明了不准备让王室好过。

李察在上议院宣布的第二件事,则是重申了自己开拓骑士的身份,并且更新了开拓的方向和范围。这一次,李察的胃口明显大得多,把祖源高地、苍白高地以及动荡之地都划入了“开拓”的范围。这些地方是过去多少年人类都束手无策的凶险区域,可是有李察几年荡平染血之地的辉煌历史在,现在谁也不敢说他就无法完成这样的壮举。

随后,李察挂出了一幅地图,那是深红公国的疆域。其实深红公国就是染血之地的大部分区域,前任苍狼公爵正式分封给他的那块爵士领,以及几小块从铁三角帝国和红杉王国抢来的领地。

最后,则是宣布了教会战争的结果,除王国东北区域外,三女神的教会将全面取代勇气之神的教会,所有原属于勇气之神的教区全部划归三女神教会。领民们原本需要缴纳的宗教税也同样转由三女神的教会收取,至于底层信徒们的改信则不会强制进行。然而一些与教会关系密切的贵族们却从最后一句话里听出了不怀好意的杀伐之音,因为李察在底层这个词上加重了语气。

至此,李察在法罗的地位彻底稳固,成为一方豪强。此时此刻,相对于法罗本位面势力而言,李察绝对可以称得上兵力雄壮,强者如云。但第六次众神战争如此结束,还是让红杉贵族们松了一口气。

按照大陆惯例,一次神战后,大陆上将会有一段相当长的平静期。但这些贵族们没有想到的是,李察已经在思考第七次神战的事了。

李察发现,原本内安的天然盟友薛西斯和西奈都没有参与到战争中来。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神战其实是十分复杂的一件事,不亚于人类王国之间的政治权衡。或许是因为一开始他们觉得仅凭内安已经足够对付三女神了,或许是出于平衡的考虑,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参战的神明优势太过明显,预计会得到太多利益的话,很有可能会让一些原本中立阵营的神明改变立场,尤其是神职方面有关联或者交叉的。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还没有恢复过来,他们的伤势也比内安沉重得多。

如果这一猜测得到证实,那么李察不介意在这种时候给薛西斯和西奈以沉重一击。

第六次众神战争结束了,三女神一方意外地取得了全面胜利。

但是李察看似在战争中没有取得太多的战利品,他既没有索取战争赔偿,也没有提出太多的领土要求,甚至连纵贯线的商队份额也没有提高太多,只是把原属于王室系统的10%给收了回来而已。

李察要求并获得的更多是宗教信仰方面的权利,但那也和他本人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察身后除了一位可能是传奇级别的法师之外,还很可能有一位神秘而且极为强大的神祇。

也有敏锐的人看到了李察的隐形收获,那就是现在的红杉王国几乎成了李察的后花园。

在一系列的战争中,李察击溃并消灭了自己王国境内所有的敌人,摧毁了他们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摧毁了红杉贵族们与他为敌的勇气。至少在十年内,原本站在李察对立面的王室和贵族都不可能恢复元气,重建能够威胁到李察的军队。

而另一方面,红杉王国的经济命脉事实上也控制在了李察的手里。红杉王国所有的矿产,苍白高地的矮人们都有,而且产量是红杉王国的十倍以上。但是王国所需要的奴隶,却大部分要从原本的染血之地、现今李察的深红公国输入。而且王国现在所有通行深红公国的商队都要向李察缴纳不菲的赋税。

红杉王国对李察有用的就只有粮食和酒了。可是这两样东西在物产丰饶的法罗而言是最不值钱的货物,就算红杉王国想要封锁,李察也可以向铁三角帝国,或向巴洛克王国购买,更有大把的公国愿意供应李察粮食。在一个农民可以养活十几个人的法罗,粮食完全不是问题。

就算如此,李察的收获看起来还是不够多,他也因此在大陆的上流社会中博得了“仁慈”的名声。

李察并没有在王都多作停留,而是匆匆赶回了绿洲城。他又把刚德和伊俄留在了法罗,并给他们留下二十个构装骑士,就带着全部的追随者回到了诺兰德。

在诺兰德,李察还有一堆的杂事需要处理,另一方面,他也该认真考虑晋级大魔导师的事了。

是的,大魔导师,一位刚刚二十岁的大魔导师。

晋阶大魔导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李察虽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瓶颈所在,但也不愿意草率行事。

当魔力积累渐渐逼近十八级的界线时,李察发现自己的血脉竟然渐渐和魔力有了共鸣的迹象。这是行将产生晋阶大魔导师时特有能力的征兆。

不过李察却想深了一层,他的解析天赋发现自己不同的血脉和魔力产生共鸣的程度不同,明显是阿克蒙德血脉最强,而幻星其次,再接下来的则是二阶的恢复,然后是自然、元素和月力。一发现这种迹象,李察立刻就停下了向十八级冲刺的进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