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何文渊求诗(1 / 2)
公元一四五零年。春节的钟声敲响,新年到。
新年的杨家庄,相较于去年热闹了可是不止一倍。四位夫人都聚在杨晨东的身边喜笑颜色;杨家的家丁,警卫以及冷锋们都得到了六少爷的表现与肯定,让他们喜不自胜;庄中其它帮忙的庄丁们、神仙居、天外天、杨报、杨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人人都得到了一个不小的红包,最少五两银子,上不封顶的红包,让每一个的脸上都笑开了颜。
有句话怎么说的,有钱天天过年,如今正应了此景。
大家都得了好处,自然是人人感叹着六少爷的好处,凝聚之心更坚固了几分。
欢欢喜喜的过了大年初一,到初二的时候,杨晨东就座上了豪华的马车开始入京师拜年,像是杨家的兄弟姐妹,胡家以及一些平日与杨晨东交好的大臣们都是要走上一遍的。虽然他现在已经贵为忠胆公,可年纪不过才刚满二十而已,在过年这种喜庆的时候,他当然不好摆谱,以一个小辈的姿态串门拉关系,增友情,忙的是不亦乐乎。
因为需要维持关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便像是宫中的金英等太监,也是需要送上一份贺礼的。这并不代表谁怕谁,只是为了不给对方一个寻自己麻烦的借口罢了。
而这一忙就到了初七。这一日也是杨家书院开院的日子。
年前的时候,以连续几首诗词震得前来找麻烦的何文渊等人是无地自容。尤其是那一首《施氏食狮史》更是让人称其。值得的一说的是,在过年拜访的时候,杨晨东竟然还主动去了何府,找到了何文渊,送上了自己亲手所写的《施氏食狮史》书稿。
那天就曾说过,何文渊若是不低头认错的话,《施氏食狮史》的书稿是不会面世的。但事实上,杨晨东并没有这样做,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想法,主动拜访了何文渊,给足了对方的面子,这便是会做人。趁着过年期间,舍去了国公爷的身份,以小辈之姿而来,那无论做出什么事情来,别人也说不得什么的。
杨晨东的做法,自然让何文渊感激不已。有了台阶他岂会不下呢?更不要说,这些日子他一直为此事烦心,很多对《施氏食狮史》起了兴趣的大儒,都主动找到他,说是希望可以低下头,拿到这个书稿。
这就是文人的另一种特性,一旦遇到了好的文章,那一定是要一睹为快的,不然真会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这些大儒之中,有些人的身份还很不一般,论起资历来与自己也不相上下,这便真是为难了何文渊,因为他真的做不到去低头向一个毛头小子去请教。
正烦心的时候,以至于整个何府今年过年都没有弄出什么热闹的事情。而此刻杨晨东登门了,主动给了台阶,送上了《施氏食狮史》文稿,何文渊哪里还会在给什么脸色。亲自迎出了门,哈哈大笑的把杨晨东迎进了正厅,这便是握手言和了。
搞定了何文渊之后,杨家书院的招生不在有那么大的压力,便在仅仅几天之内完成了初步招生。别说杨晨东还真是名声在外了,原本只是召五十人就可以,但报名的就达到了五百之数,不得以只得都先弄进书院,然后在一一考核留下合适的人选。
大年初七。
杨家庄外院旁的杨家书院门口可谓是热闹非凡,五百余名年轻的后生三三两两的站在宽阔的广场之上。他们中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哥少爷们,也有一些身穿布衣,甚至还打着补丁的贫穷百姓。
大雪从初四开始下,一直稀稀拉拉的到昨天晚上方才停下。连续三天的大雪让杨家庄成为了一片白色的海洋,枝头、道路、房顶上皆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
一群群等候在杨家书院门外的人,不由感叹着大雪闰丰年之兆,都在说今天定是一个好年头,风调雨顺,丰收之势。
时间到了上午八时,当庄外的人汇集的数量已经过了两千之数时,杨家庄的大门由内而开,一队身穿迷彩服的雇佣军从其中走了出来。在他们的身后便是一身青袍的杨晨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