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礼部尚书(十一)(1 / 2)

加入书签

自家老师扒起满清的皮,竟然如此认真,高庞也觉得十分惊讶。不过这话着实不敢说,只能叹道:“这些东西若是送到朝廷那边……”

“一点没用。”陈铭泰答道。

“啊?”高庞搞不明白老师是什么意思。

陈铭泰叹道:“我说,送去也一点没用。这本是给后世人研读的东西,并非给当下人听的东西。若是说这些,还不如找几个说评书的先生,给满清编排一下。”

“老师过谦了。”高庞用诚恳的态度说着口不对心的话。

“高庞,你不用这么装傻。这些士绅完全不会在乎我等弄出来的东西,天下要易主,他们自然会跑得飞快。真能因为听了些所说就变了心思的,都是些没见过世面没什么产业之人。对付他们,我觉得茶馆酒肆里面说的更有用。他们说自打活了几十年的万历死后,所有当上皇帝的人,死的可都挺随意的。这些人说的稍加改动更有用。”

“哦?怎么讲?”高庞总算是诚恳的面对老师所说。

“改成这些人死的随意,因为没有真天子,这些人本就是被随便推上台面,自然会死的随意。若是生的随意,死的随意还罢了。这些人很随意的当上皇帝之后,不管他们怎么折腾,都痛苦不堪。嗯……,就说他们如笼终止鼠般上蹿下跳,费尽力气也毫无用处。”

老师的话太具杀伤力,弄得高庞都觉得不舒服。尤其是笼中之鼠的比喻,甚至让高庞生出一种同情的感觉。

迟疑一阵,高庞试探道:“老师,这是不是有些苛了?”

陈铭泰摇摇头,“就得让百姓看不起那些人才行。”

高庞心中有些暗自惊骇。有种不好听的评价,说读书人的话就是刀,杀人不见血。本以为老师是个非常谦和之人,却忘记了老师本也是读书人。

可返回头想老师所说的话,的确是非常有用的感觉。听到这话的百姓们的确会看不起满清。

然而高庞还是有些不安,就试探道:“这么讲满清倒也罢了,这么讲明朝的皇帝,是不是有些过了?”

“若不这么讲,百姓们中若是有人问,为啥满清能灭了明朝,又该如何解释?”

高庞稍微想了想,才答道:“那是李闯灭了明朝。”

“那李闯灭了明朝,自己为何只坐了三天龙椅?”

“呃……也是。”高庞发现这里面的内在逻辑十分完整。的确得从明朝万历之后的皇帝开始一起贬斥才行。

陈铭泰看着高庞的模样,苦笑道:“高庞,你乃是我的乘龙快婿。咱们一家人无需说那些没用的话。你投奔陛下之后得到陛下重用,我也得到陛下提拔,给了个盐政这么清贵的官。我等便得为陛下多做些事。江南百姓要的不是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要的是一个投奔陛下的理由。土改固然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可这些还不够。非得用百姓能懂的话,让百姓明白。陛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被这么讲,高庞也觉得很对。便不再谈别的,而是请陈铭泰把如何说服江南百姓的‘历史’给总结一下。

虽然承认老师兼岳父说得对,高庞还是偷偷看完了老师拿来的资料。毕竟是文人么,对于文字描述的历史远比对街头巷尾的说辞更有兴趣。

这一看就觉得老师等人的文字功底就是不一样啊。奔满清曾经自称的后金,既然有后金,自然有金。考据就直奔金国而去。

金是明确表示东北原住民族有7:女真,汉,蒙,朝鲜,契丹,渤海,奚。

《燕云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兵权、钱谷,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汉儿虽刘彦宗、郭药师亦无兵权"。这里所谓的"汉儿"实际上就是北方的汉人,但这些汉人依然难以得到实际的兵权。即便是在金代朝廷的赏赐中,也存在这样的区别对待,在金代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自粘罕以下至于步卒,分朝廷所赐之绢,人得五十有五疋。……其数虽同,其物不等,金人得锦,渤海得绫,契丹得绢织之类,而九州所得者杂色而已"。

陈铭泰的考据结论是,金是完全承认汉族是东北的原住民族之一。

元末明初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达吉林省和辽宁省北部及东部一带定居。至此,女真人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在明朝记载中分别被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就是后来形成满族的主要成员。在元朝施行“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的政策下把这些约占金朝女真总人口五分之三的女真人不作女真看待。

陈铭泰还列出些别的内容。说法之一是,金朝时一部分女直南迁到河南,后来又回迁到东北,就是建州。

但是这些只能证明野人女真的历史明确,但建州女真的来源一直不太明确。

高庞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陈铭泰却跳出了其中,正因为是他研究出的历史成果,所以非常清楚这些成果其实不怎么站得住脚。想来想去,陈铭泰就给霍崇写了信,请求霍崇能够派兵攻入京城,夺取那些没有被带走的史料。若是能够研究那些史料,应该会有很大的近战。

在这封信里,陈铭泰也把自己对于两条宣传路线的想法讲给了霍崇。

很快,茶馆说唱先生们就开始唱起了关于近两百年来皇帝们的故事。这些年因为雍正辣手整治朝廷官员,关于满清的娱乐故事本就在百姓中颇有市场。说唱先生们这么一开始,百姓们听了之后也很有些反应。

原来之前那些皇帝们死的随意,死相惨烈,竟然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真皇帝’。

正如陈铭泰所料,这样的宣传一出,很快就给了百姓们一个解释。

不过有了一个解释,自然会有一个疑问。不少百姓们都好奇,现在统治江南的皇帝霍崇,是不是一个真皇帝呢?

此时天已经冷了,江南百姓们也难得的得到一个休息的机会。虽然是战争中,霍崇并没有在民间横征暴敛,百姓的日子竟然在这战争时代轻松了不少。

加上华夏军的确军纪严明,正如军中歌曲所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百姓们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军队,所以街道上也变得好了许多。

在这样安宁的江南城市中,却突然多了许多戏棚。里面上演了很多新戏。

演戏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唱功,也不是什么明角儿。可戏棚不收费,在家没事的百姓们都前去观看。

上演的戏剧都是话剧,讲述的多,唱腔大概不到一半。然而戏剧内容却都是以百姓的生活为主。《白毛女》《多收了三五斗》《放下你的鞭子》《大浪淘沙》,这些讲述的乃是百姓们如何被地主士绅盘剥,官府如何给地主们撑腰,还有满人如何欺压汉人的事情。

江南反清素来有传统,戏剧让百姓们感同身受。看到喜儿的老爹杨白劳在年关被逼死,许多百姓不禁扼腕。看到喜儿被黄世仁抢走之后,每日里被逼着当牛做马,最后逃入山里,在艰苦的环境下被逼成白毛女,观众看得落泪。

白毛女是眼下这时代的故事。所以自然没有人会以为喜儿被黄世仁绑去之后,会在黄家当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三。更不会有人以为喜儿会被当人看。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落入人家手里,可不是会被人尽情欺压。

什么人权,什么法律。在白毛女的同一时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正因为见到过这些,正因为懂得这些,观众们见到大春哥参加了华夏军,与部队回到乡间。都有了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