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当做执金吾(1 / 2)
听见归德长公主说起科道官之事,李佑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了,这也是他上次没来得及问明白的,也不知长公主是否有意含糊。眼下这位贵女心情愉快,套出消息应该不难。
归德千岁与李佑如此熟悉,对他的心思一清二楚,主动告诉了他。“这个官职,全因京师案情频发,有东便门劫掠客商者,有贵戚当街杀人纵火者,有上百人闹市殴斗者,不可胜数,还有个寺卿家公子在南城被强盗刺死。辇毂之侧,朗朗乾坤下居然街市不平,朝廷极其震动,所以要设一员专治此事。”
李佑微讶,天子脚下居然如此乱糟糟,不过细想也不难明白。
一者,京师人口过百万,流动姓极大,又来自天下各地,民情十分复杂,在皇城以及皇城周边之外的地区乱一些也是正常。
二者,京师公卿勋贵数不胜数,大多世袭勋戚都是世代居住京城,身份贵重又成了地头蛇,屡屡违法犯禁并不稀奇。
不过他在京城时,独身客居往来单调,无非就是在寓所、宫廷、十王府、教坊司这几点之间来回,大都是官军密布的地方,所以还真没亲眼见到过什么案情。
说起国朝京城的管辖权,有个特点是,大兴与宛平这两个京县与其它县不同,职责上并不管治安,而只负责民政。
至于京城治安,由朝廷专设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兵马司负责,同时朝廷又派出五个巡城御史分巡各区,为各城区治安事实上的主要负责人。
虽然历代时不时的有东厂、锦衣卫之类衙门直接参与京师治安,但总体来说,五城兵马司加五城巡城御史的体制仍然是基本架构。
用另一个时空的官职比喻,五个兵马司相当于五个区的警察分局,五个巡城御史类似于五个区的政法委书记。
想至此,李佑问道:“殿下之意,朝廷欲在五城巡城御史和兵马司之上增设一个官职?”
归德长公主点头道:“所言不错,兵马司和巡城御史官位太卑,事权太散,所以要设员总领其事。巡城御史是正七品,兵马司是正六品,这个位在其上的新官职将是正五品,相当于六部郎中。又因职责重大,需授予威权,故而要加都察院之风宪官衔。”
李佑无语,果然是国朝官制特色…这等要害位置,偏偏放个五品,却又给予很高的威望和美誉,就像那些给事中似的。
他又问道:“这就是你前夜对我说过的,要在都察院四品佥都御使之下新设五品官衔?只是名称未定?”
“是的,官衔是都察院衔,差遣将是提督五城兵马司,受命掌管所有巡城御史和兵马司,以及京城禁歼捕盗治安之事。”
听到差遣职务名称,李佑脑子里冒出个词——九门提督。好罢,那是“我大清”特有的,若真新设立了类似官职,那么在我大明应该叫五城提督,虽然是个文官。
这个新官职里,虽然都察院衔是加衔,更像是督抚之类的外派套路,不同于御史给事中这些最纯粹的清流言官。但差遣却在京城,算是京官,官加都察院衔也称得上是清流科道之职了。
李大人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一边小心翼翼的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真觉得本官有望?”
“此官职虽然只是五品,却很贵重,又关系到京师安定大事,被朝野视为仿古之执金吾也。为此除了寻常的流转升迁之法,朝廷又为此职定出了约法三章,很是严格,唯有三条齐备者才可候选。”
执金吾是什么李大人不是很清楚,但在杂书上见过东汉光武帝感叹道,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而且在重要的位置上,朝廷设定门槛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这种门槛介于纸面上的显规则和不见光的潜规则之间。虽不是明文法令,却人人都认可,成为固定条例一般的存在。
像著名的非翰林不入内阁,非进士不入六部,就是类似的情况,国朝官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惯例。可以说,太平年代里官制特征就是稳定有序,遵守惯例。
当然有惯例就有例外,但例外终归是百中才有一的极少数。一般人想碰到这种例外,那是奢望,需要极大的运气和机缘。
看来为了这个新官职设定的约法三章,也将成为后续者的惯例。李佑便竖起耳朵仔细听,即使自己不合要求,但能多出几分官场见识也好。
归德千岁继续说道:“其一,必须要年富力强,雷厉风行,适合治乱,老迈迟缓者不用。”
李大人认真的自我鉴定了一下,全天下最眼瞎心瞎的人也不敢说他李佑老迈迟缓罢,绝对够格,甚至严重超标,二十一虚岁岂止是年富力强?放到二十一世界,李大人只怕要被人肉搜索并成为走红名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