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事后诸葛亮(1 / 2)
虽然和尤良顺、诸克俭没多少接触,但对这两个正副职的明争暗斗,陈潇还算了然于胸。
追源溯本,还是诸克俭近来的锋芒实在过甚,二把手,却俨然履行起了一把手的职权,从动机来看,诸克俭无非是想为了晋升局长积蓄筹码,无可厚非,但在前程的诱惑下,却不经意犯了官场的忌讳!
即便尤良顺在任不久了,可人未走、茶未凉,副手就如此兴冲冲地想取而代之,换做任何人都不会觉得舒坦,泥人还有三分火气,被副手如此踩在头上,尤良顺的心态再平和,也不可能做到熟视无睹,适当的敲打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好让诸克俭明白,在省政斧的人事调令下来前,这广电局还是他说了算!
见正副局长有擦枪走火的迹象,列席的部门头头脑脑们顿时眼观鼻鼻观心,纷纷选择避而远之,不去触这霉头。
惟独臧易华暗暗叫苦,眼看要峰回路转了,冷不防的又被当头棒喝,真要按照尤良顺的指示履行,可以预见的,评议督查组就要胎死腹中,成为了两位局长之间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在臧易华急得跟热锅蚂蚁的同时,诸克俭的眼皮也抽了下,暗叹自己果真还是高估了尤良顺的忍耐底线,让他开始对自己反感。
说实话,他不想和尤良顺在这关头较劲,闹得节外生枝,不说本来就理亏,而且如果做得过于出格的话,对接下来的上位也是有害无益,可偏偏评议督查组是他一手整合起来的,作为升迁的砝码,如果就此夭折,声望受挫是小,今后的仕途也将遭受波折。
左右为难,诸克俭一时间难以抉择是进是退,当余光瞄到正自顾啜茶的陈潇时,忽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尤局长说得在理啊,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的再发生,还是得对症入药。”
诸克俭咳嗽了声,不动声色地带过尴尬的氛围,道:“这次评议督查组的事故,说起来,我也是难辞其咎,没有多投入精力管理好督查成员的行为守则,以至于埋下隐患……”
众人纷纷一愣,暗忖这省政斧里出了名的“事后诸葛亮”莫非要低头退步?
要知道,诸克俭虽然能力不强,却将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上头的风向往哪边吹、多少风力,往往洞察得精细无比,以便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一旦有利可图,绝对会削尖了脑袋凑进去。
反之,如果势头不对,掉头的速度比谁都快!
这类善于投机取巧的官吏,虽然人缘颇差,可胜在能够小心驶得万年船,以至于久而久之,诸克俭在省政斧里得了如此的名号!
正当尤良顺的脸色微微松弛,以为这副手识时务服软之时,不料诸克俭忽然转口道:“可我们也不能因此事全盘否决了督查组的成绩,这对那些勤恳劳心付出的督查成员来说,实在有失公允,有鉴于此,尤局长,我建议我们不妨先听听两位督查组长对此事的看法,以及对今后工作调整的计划,然后再做定夺不迟。”
陈潇皱皱眉,怫然不悦,诸克俭是否抢班夺权,他并不在意,反正和自己无甚关系,可这家伙不敢和尤良顺正面冲突,竟然把火苗引给了自己和臧易华,意图让自己充作马前卒打前阵了!
显然,诸克俭拿捏住了臧易华的迫切心态,借由这下属为自己挡风,避免和尤良顺直接交恶,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可以达到进退有据的有利形势!
能扭转形势,好处自然会让诸克俭沾了;功亏一篑,他仍然可以安稳无恙的全身而退,十足的保本买卖,风险全抛给了臧易华和陈潇。
可以预见的,一旦在此落败,陈潇和臧易华不仅要仕途败损,接下来势必还得和尤良顺结怨,根本讨不到半点好处!
如此的油滑阴险,让陈潇顿时陡生反感。
尤良顺流露出不屑,这诸克俭,在机关呆了那么多年,工于心计的本事倒是愈发强大了,为了自己,连忠心耿耿的下属都可以拿来垫背,于是扬了扬下巴,道:“这不错,我们虽然只是一个机关单位,但也不能搞一言堂,还得充分尊重督查成员们的意见……好了,接下来就由臧组长两位谈谈看法吧,只要有理有据,局里一定会酌情考虑。”
臧易华的腮帮一抖,心头冰凉,虽然也知晓诸克俭在利用自己,可为了自身的前程设计,根本没法推搪,再说眼前也没退路了,只得硬着头皮,象征姓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字斟句酌,既想保住评议督查组,又不敢忤逆得罪尤良顺,以至于他这番话毫无营养,跟没说一个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