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规范化(2 / 2)
郭淡的设想就是将城内变成一个超级大商场,以流动人口为主,而不是以定居为主,百姓全部都搬到城外居住,分散一点,减轻城内的压力。
为此,他还在城边上投资建造民屋,以及不惜拿出经典的“房贷”政策。
幸亏就只有他一个穿越者,要是多来几个的话,听到这“房贷”,估计都会拿着菜刀追他九条街,md,我都穿越明朝,还是逃不过这房贷。
但是他这个房贷不但没有利息,而且都是成本价交易,钱都不赚你们的,真是大大得良心。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到这放贷,只有那些愿意将城内住宅租给商人当店面的百姓,才拥有这个房贷条件,他们将住宅租给商人的租金,足够偿还这房贷。
同时,郭淡免除这方面的契税,只要你愿意卖出去或者租出去,你连契税都不用缴,钱都是你的。
当然,这红枣得加上大棒才更加有效,故此,郭淡又将市税的范围扩大至全城,就是但凡是住在城内的人,都必须缴纳市税,只不过比商人交的要低不少。
但是问题是,城外居住得百姓,都不用缴纳这市税。
不但如此,他还将出资在城外规划得住宅基地边上,建造杂书馆,可真是想尽一切办法,诱惑百姓搬出去。
巧合的是,商人也出资在城外建造技能培训基地。
而且这培训是完全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学,是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愿意学,就可以来。
这跟郭淡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可不会花钱搞这些,都是商人联合起来建的。
倒不是说商人变善良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都是因为卫辉府严重缺乏普通工匠,大多数男人都只会种田,没有什么手艺,真的就还不如妇女手巧,妇女现在都很吃香,男人的处境就有些尴尬,有些赚得就还不如妇女多。
但毕竟是男权社会,可不可能让男人这么窝囊。
商人们就算了一笔账,先招来作坊,一边工作一边学,就还不如先让他们去培训,然后再招来工作。
因为招来工作,那就得给工薪和交税,但是这个人又不可能马上创造出价值来。
这就是为什么培训都是免费的,也没有特定得人选,是个人就可以去学习,都是为了避开这税收,如果是特定的人,那么首先就要签订契约,一旦签了雇佣契约那就得缴税。
你们自己要去学,那当然就不管商人的事。
当然,这培训成本也是非常低的,他们连房屋都不肯建,都是选择搭建草棚,有些就直接露天,草棚的钱都不愿意出,就是派了一两个老师傅在这驻守,放了一些工具在那里,有人来学,就教他们如何操作。
杂书馆连个影子都没有,培训基地就已经运营起来,其实就一天的功夫。
这倒是深得百姓的拥护,百姓们当然想赚更多的钱,很多人都是干着劳力活,空闲之时就去学习,那里面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鬼都有。
如今卫辉府可是来了不少商人,潞王府都已经被瓜分,自己建造作坊,耗时太长,成本过高,他们迫切得需要店面和作坊,当然是非常拥护这《城内住宅规定》。
百姓也不傻,租出去还有得赚,那边新住宅又便宜,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就在城边上,住在城内,又破又旧,还得交市税,故此这规定颁布之后,城内立刻诞生大量的房屋租约。
然而,这事才刚刚开始,辰辰又带着人跑去潞王府贴告示。
周丰他们又闻讯赶来,没有办法,在卫辉府,要不懂规矩,可能就要被罚款的,这个个是一脸怨气。
“辰辰,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隔三差五贴一次告示,不嫌累得慌么。”
曹达抱怨道。
辰辰还未开口,忽听后面有人道:“当然是因为想妻子了。”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郭淡走了过来,又听他言道:“我可没有各位潇洒,动不动就去温泉阁,我得赶紧把事忙完,然后回京师去。”
“哎呦!”
周丰立刻道:“贤侄,这事可不能急,可别弄出大乱子。”
郭淡没好气道:“我特么一点权力都没有,能搞出什么大乱子,你看我干得都是些什么事,修个梯子,建个杂书馆,干得最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就是建造民屋。”
“那这又是.....?”
“就是给卫辉府境内的道路命名。”
“道路命名?”
周丰回头看去,那告示已经贴好,只见上面是一幅地图,边上有些数字。
“这哪有命名?”
曹达瞅了半天,没有瞅到一个名字。
郭淡啧了一声:“写得这么清楚,你就看不见吗?一号道,二号道,三号道,四号道,这不就是名字吗?”
在场所有人都回过头来,呆呆的看着郭淡。
郭淡道:“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
一个刚好路过得诉讼师道:“你这是什么名字,这些道路本来都是有名字的,你这改得多难听,我看还不如不改。”
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这改得真是不堪入目啊!
郭淡道:“你认字你了不起,我们商人又没文化,竖个标识上去,也没人认识,这样又好认又好记,各位说是不是?”
周丰他们真是哭笑不得,大哥,我们虽没文化,但字还是认识的。
那诉讼师一挥袖袍,道:“懒得与你争。”便是气冲冲得离开了。
没文化真可怕。
“你懂个屁!”
郭淡哼了一声。
别看他干得尽是**大的事,但作用可是不小,在小农经济下,大家都不出门,那当然什么都无所谓,可如今人人都得出门,很多东西都得规范化。
只有规范化,才能够让人们从容得面对这快节奏的生活,不要什么事都得动脑子去想,就是要形成一种习惯,有规范才有习惯。
这道路是必须得竖立标识的,但是如今识字的人又不多,要命的是,这古代起名又特别文雅,有些字郭淡都不见得认识,真的是一点也不照顾文盲的感受,不过之前文盲一般也很少出门,都是精英在外面溜达。
郭淡只能将这道路重新命名,单数多半都是南北向的,双数多半都是东西向,去往码头的道路都是两竖,一个圈就是代表去府城的。
城内也没有放过,不过也是什么一号街,二号街,而且商铺都必须挂上门牌号,一号街东边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街一,然后以此类推。
但是这门牌号,都是自己去搞,你是挂也好,在墙上画也好,都随便商人自己决定,郭淡就要求两点,写在显眼得地方,写得清楚一点。
郭淡成天就干这种别人看来非常琐碎的事,至于法院、诉讼院那边提出再建立一些院,处理一些专门事务,他都当做没有听见。
人口增加这么多,但还是法院、诉讼院、纠察院,外加一个专门交税的税务院,就再也没有了。
他只不过是根据人口的增长,事务的增长,合理的增加了一些些开支,让他们多招几个人。
他就是希望保持这种精简的管理模式,不愿意用税收去养着太多人,更加不愿意成立太多的部门,弄太多的规矩,毕竟商人追求的还是自由。
他希望见到的是,就跟那写门牌号一样,他只是下个告示,你们就自己去搞定,交税也自己主动去算,去缴,大家都是成年人,老是派人去催着交税,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如今还没有到交税的时候,目前的交得都是契税,这个大家都还比较自觉,但这是没有办法,不缴的话,法院都不受理,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缺乏信任,但必须是在不涉及到钱的问题上。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卫辉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钱庄,但是这些事需要回京跟万历商量。
将这些事都规划好,他就打算回京师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