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学科深化改革(2 / 2)
山子野捻须沉吟了一下,说道:“爵爷,不是我推辞,这个世道一直以科举为正途,我们这种人,永远只能活在角落里,没有半点出息。如果分心钻研这建筑山水小道的话,怕是要耽误后生的科举生涯,是不是不太妥当?
我的孩子,我就万不愿意让他学这些杂学。”
贾瑞叹了一口气,说道:“山子先生,你在做建筑和园林设计的时候,是否乐在其中。”
山子野无奈的点点头,苦笑着说道:“不满爵爷说,的确如此,我天性闲云野鹤,也喜欢这些玩意儿,自然也自得其所。”
“天下之大,人人不同,何必强求每一个人都一样呢?如果能够做自己心爱的事情,潇洒一生,就算不能荣华富贵,又有什么遗憾呢?”
山子野听了贾瑞这句话,长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办法辩驳。
贾瑞继续说道:“此事还请山子先生万万不要推辞,如此精湛技艺,不可埋没,天底下需要死读书的人少,需要山子先生这般大才,经济民生的人多。山子先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与你一起建设更多美好建筑与园林,也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啊,想必也是其乐无穷的。”
山子野艰难的点了点头,说道:“可是那些后生的前途……”
贾瑞说道:“从咱们这学校里毕业的,我都会发放毕业证,并保证雇佣他们,令他们衣食无忧,而且咱们这些产业的发展,我也会慢慢的放给其他商家,以求普及开来,这些孩子们的路子也会越走越宽。”
不知道那句话打动了山子野,山子野又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承蒙爵爷青眼相加,反复相劝,我又有什么好推辞的呢?好,就请贾先生安排即可。”
贾瑞笑道:“好,太好了!那就请山子先生随我一起来吧!”
两人有说有笑的向学园行去。
山子野似乎心里消融了些什么,放下了些什么,又升起来些极为有希望和盼望的事情,精神焕发,到了学园教学处的时候,似乎年轻了十多岁。
回到学园中,贾瑞又叫尹青来,让他张贴公告,与老师们和学生们都告知一声,说学园将开建筑园林科,系主任是山子野先生。
另外,如果有某方面技艺和能力都十分突出的人,都可请来做老师,目前尤其缺农学的老师。
尹青略略皱了一下眉头,问道:“校长,您的意思是要教学园子弟如何种地务农?”
贾瑞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尹青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很多同学们拼了命的要攻书,目的就是为了不去务农,如果再教农学的话,是不是会让大家心里起些其他的想法?会不会令外界对咱们学院也有些奇怪的看法?”
贾瑞拍了拍尹青的肩膀,说道:“你说得对,的确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达,才是这整个国家兴盛的根本,若是大家都没有饭吃,要饿肚子了,你就算读书读到头,考上了状元,能不吃饭否?”
尹青摇着头说道:“那不能。”
“孔圣人虽然说“吾不如老圃”,那孔圣人也挨过饿啊,你的学问还能大过孔圣人去?”贾瑞又问道。
尹青有些惶恐行礼道:“弟子不敢。”
贾瑞继续说道:“那不就得了么,人人都需要粮食,但是这世上却无如何将粮食种的更好的学问,人人都看不起农夫,岂不是怪哉?我们今日就要扭转大家的眼光,将农学真正的发扬起来。若是一亩田原本只能收一百二十斗粮食,通过农产品的改良,能够提高到亩产一百六十斗,乃至两百斗,天下的农夫不就更加轻松,国朝的人口压力不就减轻了吗?”
说道这里,尹青突然想起来,贾瑞当时考进士时的题目就是人口压力的事情。
只要这事和科举有关,尹青就高度重视起来,点点头,说道:“校长您说的对,我这就去办去,保证把这四里八乡种地最好的农夫都弄来。”
贾瑞说道:“好,去办事吧。”
尹青施礼去了。
贾瑞和山子野到了教务处中,尹青已经将所有没有课的老师都请了过来,将成立建筑园林科的消息一说,便有十几个年轻的老师举手报了名,成为了山子野的第一批教研组成员。
看到大家十分支持,山子野的心中也十分触动,觉得这一辈子忙活的事情,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心里舒坦了很多。
于是,知行学院便在积极的搜寻中,发掘了许多老农来教农学,许多渔家来教水产学,许多牧民来教畜牧学,当真是把学以致用这一校训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老农、渔民、牧民们并没有什么成熟的知识体系,所掌握的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还有许多都是封建迷信,尹青组织了很多相对成熟的老师们去帮助这些劳动老师整理教案,整理出来的教案递到贾瑞的面前之后,贾瑞的眉毛就一直没有舒展过。
“不行啊,完全不行,根本就不存在科学精神。”贾瑞心里想着,“虽然这个世界也不科学,但是基本原理规则似乎也没有太大变化,如果完全按照已知的科学原理去做,不一定合适,但是完全按照现在的经验也不合适,一定要走出一条适合这个世界的路子来。”贾瑞心里想到。
但是该怎么做才好呢?
贾瑞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之前的教学都专注在孔孟之道和科举考试的钻研上,讲究的是题海战术和应试技巧,只要能够考上童生秀才就行,这也导致了知行学园的学生在到了需要应用场景和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有了明显的短板,具体就体现在举人考试上,恐怕未来的进士考试也不会那么顺利。
现在在市场一片大好的工业支持下,贾瑞准备将自己的知行学园升级成为一个文理学院的时候,这种短板就体现出来了。
教学机制太死板,太教条。可是该如何改变呢?尤其是不冲突基础教育,目前看来就是童生、秀才教育的模式下,重新将深刻认识和归纳这个世界的科学规律的方式植入进来?
想了又想,贾瑞坐回到自己的桌子前,写下了三个字“研究所”。
想了想,又在前面写了两个字,“求是”,又写了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继续写道:统计、调研、科学实验、数学模型……
第二天一早,贾瑞就宣布了求是研究所这个机构的成立,更给每个老师都安排了一定的科学任务,定下了更加高昂的科研奖励。
因相对来说更有基础,工科教研组更容易接受这套东西,贾瑞也不求速成,只要这套机制慢慢的成型也就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