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2)
“是很难,”封敬亭说,“而且沙尘暴还不是唯一的麻烦,以前我在国内,去西北看过凉州一带的防护林,曾经听过说,因为天牛灾害,整个一座城市二十年的植树成果,几十亿株白杨树,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破坏殆尽,大自然的设计是如此精巧复杂,以至于人类只要露出一点破绽,就可能面临全盘皆输。”
在回去的路上,封敬亭和李立天一直都在讨论有关如何沙漠的问题,李立天的想法比较简单,有着他一贯的风格,他建议建立横多更大的空间门,从各国引来许多高海拔的河流淡水,来强行弥补损失,至于封敬亭之前提到的蒸发作用和渗水,李立天认为,只要水足够多,能够超过这些消耗就不成问题,他甚至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将撒哈拉与南极相联通,用这里的热空气去融化那里的冰,再用魔法将融水运回,南极洲的平均海拔是两千多米,而乍得不过一千左右,这一千多米的海拔差距甚至可以用来发电……
当然,至于这建议可能引发全球灾难性的后果,比如海平面上升,洋流紊乱,那就不是李立天需要考虑的了,反正乍得的海拔这么高,海平面再升,也不会对乍得有影响,气候再变,乍得也不会变的更差。
“如果这个建议真能解决问题,我倒是认为,政治因素并不重要,”封敬亭又说,“如果真能成功,那人类能获得的事宜生存的土地,将远远超过因为海平面上升所失去的土地面积,真正的问题在于,整个计划的见效是在太慢,整个过程可能要数千年才能自然完成,让热空气融化南极冰川,再运回,改善沙漠土质,环境……这不是简单几代人就能完成的,而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确已经是迫在眉睫,真要这么做,可能没等沙漠得到改善,整个乍得就已经被沙漠吞并了。”
“我倒有个想法。”两人说到正酣的时候,一直坐在车后面,没出声的伊凡出奇不意的说道。
伊凡本来他天过来,是因为在空间站呆的太久,所以跟着李立天出来闲逛,顺便看看“沙漠风光”的,本来正准备离开,但两人之间的谈话却让他有了加入的兴趣。
看着两人都回头看自己,伊凡开口说道:“你们还记得,我跟你们说过的那个夸父吗?其实按照意识网现在的力量,从事夸父级别的工程,已经不是不可能,刚才我听封敬亭说,沙漠当前最大的几个问题,就是风、热和沙,其中,风和热本质上是一体的,正因为非洲北部缺少水源,昼夜温差大,才容易形成相对剧烈的大气运动,而沙子本身是没有伤害能力的,所以,其实整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乍得太热的问题,而之前你们谈到过的调水,种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问题,而要解决热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
伊凡说着,用手指了指车窗外,距离地平线不远的地方,一轮金色的夕阳正在缓缓坠落。
看见这再明显不过的提醒,封敬亭立刻就明白了:“你是说,直接用魔法影响乍得上空的空间,减少直接照射量?”
伊凡点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这对于意识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巨型的照明术,按照目前的人数,真正动工做起来,最多也就一两年,如果集合全人类之力,几天时间就够了,一旦这个计划最终能够完善,我们甚至可以控制在地球上任意一处的日升日落,”
……
伊凡回到蒙戈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了大半,因为空间站有事,所以李立天先回去了,而封敬亭则对伊凡的建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估计正去找安娜去计算“工程量。”
按照封敬亭的说法,这种程度的“空间工程”如果能够顺利完成,那不论是对于卡梅尔,还是对于人类文明,其意义都是非同小可的,在未来,不考虑其他位面,人类的发展一般会往两个方向发展——往上,就是太空,宇宙,星球轨道,卡梅尔在这方面已经开始尝试,早在三年前,由卡梅尔设计,欧美、z苏等国代为生产的,一艘代号为“风筝1型”的试验型独立空间站,已经顺利“发射”,在同步轨道上进行预期实验。
与其他空间站不同的一点是,“风筝1型”是一种纯粹独立存在的飞行器,也就是早设计要求上要达到自己自足,就像科学家曾经在地球上搞过的生态圈一样,遗憾的是,风筝一型的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仅仅一个月不到,在不依靠常规化学手段的前提下,空间站的空气终于恶化到人无法呼吸的程度,带过去的一些植物无法实现预计“回收二氧化脱,制造氧气”的功能,宇航员的食物也无法通过循环系统保证,风筝依靠最终还是被改建成和平号这样的太空实验室,和卡梅尔空间站一样,需要不断依赖来自地球的支持。
风筝一型的失败并不让人感到失望,因为所有人都清楚,按照地球当前的科技水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几乎可以这么说,只要人类能够解决不靠外物,用微型生态圈实现生存这个问题,就意味着人类终于可以在物质层面上,有和整个世界独立的资本和勇气,也是人类“生存水平”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除了外面的广阔世界,人类骑士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可供选择,这也是一直以来,长期为所有人忽视的方向——地下,或者说,星球内部。
严格来说,星球内部适宜生存的空间并不算多,就拿直径上万公里的地球来说,因为温度过高,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区域都是一片炼狱,人类能够栖身的地方,也不过区区地壳曾,数千米范围之内。
然而,比起太空环境,星球内部有许多优点,都是太空永远无法比拟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地下建立城市,对技术的要求远远低于太空,特别是在地球建造,地下城市唯一需要解决的,就只有能源问题,而不必担心宇宙辐射,材料匮乏,生态平衡等等,因为地下城市就和卡梅尔位面一样,许多东西都可以从星球本身寻求支撑,相比起人类自己制造的微型生态,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抗风险能力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食物,空气,材料,几乎人类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很方便在星期上获得,即使把地球换成月球也一样,最起码,从生存角度来说,地下世界是可以长期夸张的,而一艘太空中飞船,即使做的再大,在空间上也没有发展的余地,在超密集型农业,也就是只存在科幻中的“粮食工厂”还未真正发展出来之前,空间永远是制约太空技术发展的最大因素。
起码,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要在太空中种粮食,还是显得有一些天方夜谭,因为人类目前能掌握的能量密度并不算高,即使是核能发电,也不可能用核能强行制造人造光,进行封闭性的农业种植,而魔法发电在星球本土搞还可以,搬到太空,对魔法的消耗,以及技术要求实在是太高,根本没有推广价值,如果考虑到下一步还要让飞船动起来,那就更不可能了。
造出真正的宇宙飞船,哪怕只是恒星系内部的飞船,正是封敬亭长久以来最大的愿望所在,这从他对空间站设计的执着,大概也能看出一二,但梦谁都会做,真正要实现起来,中间需要克服数不清的技术障碍,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也就相当于古时候原始人造独木舟差不多,也就能在近海游个泳,划拉几下,或者往海里扔点漂流瓶,真要靠独木舟下海,一个大浪就能将他们全都打翻入水。
伊凡“空间工程”的建议给了封敬亭很大的启发,在他原来的思路中,魔法这种东西就像一个小型作弊器,尽管他来卡梅尔已经四五年,可是潜意识当中,总是把魔法当成“锦上添花”的东西,能有用,起到帮助最好,就像魔法发电,但要真正涉及技术上的创新,还是要扎扎实实通过科学手段。
但是现在回头看过来,封敬亭发现,宇宙飞船在本质上,也不过就是克服距离的一种工具,而如何克服距离,魔法已经给出了直接明了的答案,按照伊凡所说,以人类目前的力量,改造一颗行星部分空间结构都不成问题,那么何必还要转一个大圈,费尽心力钻研如何造船,换句话来说,都会飞了,还要学游泳做什么。
想到这里,封敬亭又忍不住想起,伊凡之前所说的“挖洞”生存,如果这样来看,未来地球的发展,也可能是沿着“挖洞”的路线来进行,第一步是在月球上挖洞,生活在地下,人类根本不需要克服月球表面两百多度的昼夜温差,也可以建立“相对开放”的环境,因为地壳就是天然的空气密封舱,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封敬亭发现,在地球周围的许多原来他们认为不适合生存的行星,现在在技术上都有了开发的可能。
就拿火星来说,表面寒冷,大气稀薄,如果按照以前的想法,人类想在火星上生存,做到如地球一般,完全开放性的生存,则必然要投入巨大的经历来进行大气环境改造,这种改造能不能做到暂且两说,就算改造成功,也没人能保证这个新建设的生态以后会不会恶化。但要是在火星地层下挖洞,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首先,挖掘的经济投入比造飞船小了不少不说,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月球上的氦三,火星上的铁矿,甚至考虑长远一点,海王星上的冰,这些东西本身都是人类未来需要大量利用的资源。
其次,如果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封敬亭发现,挖掘本身甚至可以替代一些“宇宙飞船”功能,假设一下,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捕获一颗小行星,将其内部挖空,装载动力,这不就是一艘天然的宇宙飞船么?虽然这种“石头飞船”可能不太禁得起太高的加速度,结构上强度也有待考证,但如果仅仅把它们作为太空中的天然基地,却是再理想不过。
不止是小行星,一些星球的卫星,也可以天然担负起这样的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行星级”的空间门联系下,所有这些独立的“洞穴”全都是相互连通的,就像地球上各大城市的空间门一样,现在只是“地球交点”,未来的某一天,卡梅尔极有可能制造出“太阳系交点”,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控制的区域,将超出目前数千万倍,而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却几乎忽略不计。
☆、305 两个新“朋友”
伊凡还记得,四年之前,在自己第一次见到蒙戈的时候,这里只不过是乍得再普通的一个小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蒙戈还算的上是乍得的交通枢纽,但这里除了一个破破烂烂航站楼,和非洲其他村镇似乎没有一点差别,衣不蔽体的成年人,光着屁股满街乱跑的小孩,持枪的士兵,以及满街飞舞的蚊蝇。
但是现在,比起国际上那些一二六的城市,蒙戈或许还差距很远,但是起码,来这的每一个人,都开始承认,蒙戈已经是一座城市的名字,而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
世界交点带来的交通便利以及彻底改变了这个昔日的小镇,伊凡只是在街道一旁稍稍停顿了一下,就有一脸出租车停在他身旁,里面探出一张黑人司机的脸,用熟练的英语告诉他,不论是这座城市的中心,世界交点,还是通往这座城市周边临时开发的“旅游区”,都有着不小的一段距离,他的话其实是在潜意识提醒伊凡,坐他的计程车会是最好的选择。
受逃亡生涯的影响,伊凡在卡梅尔的生活虽然算的上一个“宅”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反感出门,正如计程车司机所说,从这里到世界交点还有好几公里的路程,对于不是经常出门的伊凡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散步机会。
于是他对着司机轻轻摇了摇头,待后者离开之后,他抬起头,朝着道路尽头,远处一个朦胧的建筑身影的眺望,那是一座蓝白相间,侧面看来就像一个巨型体育场的庞大建筑,在伊凡看来,世界交点的整体给人的印象,就像是刚刚完工的一座全新城堡。
尽管蒙戈已经在这四年内陆续扩建了几次,但相对于从空间门中源源不断走出的人流量,这里的街道总还是有着拥挤之嫌,在伊凡经过的这条街道上,放眼望去,道路两旁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来自全世界不同城市的人,操着不同的语言,打着不同的手势,当然,更多的是带一模一样的通讯器,在路边上每一处商场徘徊,而这些商场的名字,伊凡一眼望去,自己竟然还认不全,日文,韩文,中文,英文,俄文,甚至还有非洲本地不知名的文字,但不管商店招牌挂的是什么文字,里面的顾客都是一样的爆满,甚至在一家吃饭的速食餐馆外,伊凡看到排队的队伍都已经被挤出了门外,许多顾客顾客甚至就直接站在大街上等,
唯一和其他城市稍有不同的是,目前在蒙戈的街面上,除了公共车、计程车这种公共性质的交通,几乎看不见任何私人汽车,因为现在乍得对汽车进口目前征收的是超过百分之两百的重税,而且对私人汽车的行驶有着严格的限制,在几名施法者和伊凡的眼中看来,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如果放开限制,未来可能会对蒙戈造成很快的影响,蒙戈的人流量巨大,城市空间本就不足,人只是靠两只脚走过来都嫌不够,更不用说加上汽车。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有卡梅尔人都相信,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即使对生活的便利再大,最多也不过用上几年时间,按照卡梅尔空间站现在的建设速度,再过五年,卡梅尔可以容纳的人口,将远远超过当前的乍得,因此,现在几乎所有的乍得城市,私人交通工具都是电瓶车和自行车的天下,而这种制度带来的城市特色就是,在所有街道的非机动车道,旁边的商家都会特意往外建出回廊,用于遮阳和挡雨,所以,在乍得的街上散步,抬头是看不见天空的,这些回廊的支撑柱平均每隔几米就能见到一根,因此整座城市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宫殿。
为了排水的方便,回廊顶端专门设计成朝外倾斜的斜坡状,其中还可以留下了一些分米见方的,各种图案的小孔,用玻璃封住,整个设计思路和一些建筑的屋顶差不多,在天晴的时候,阳光顺着这些小孔正好照射在人行道上,伊凡在走路的时候,就下意识看着地上的这些图案,他们有的是动物,有的是几何形状,还有一些,是很明显的文字,他稍加辨认了一些,发现这些文字有许多竟然是名字。
在一个拐角处,一间写着“城市管理处”,看起来就像一家普通商店的办公室里,伊凡得知了这些文字的来源——这是蒙戈上任市长,也是一个普通荷兰移民的主意,游客可以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在这座城市中永远留下自己的姓名,用这种方式完成类似“到此一游”的功能,政府会负责维护这些“字窗”,并承诺如有损毁,将无偿退还款项,在这位蒙戈市长看来,这种方法既能让这座新城市在最快的时间能增加一些人文气息,也不失为是一种“旅游增收”手段。
伊凡随口问了一下城管处的工作人员,有关留字的价钱,如果是要刻中文,他五个字外加一个着重号大概是要花100美元左右,平均一个字20美元,如果他要刻一些特别的寓意,比如情侣刻字,一个家庭刻字,或者增加什么图案,价格还要适当贵一点。
伊凡记得曾经在李立天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过这一点,他说蒙戈市政府之前提出过一个申请,往外招聘几名刚从大学里毕业的美术生,专门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其中就提到过廊顶留字的想法。
“两个人就要一千多块钱,你们怎么不去抢,”伊凡正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他听到一句稍感熟悉的中文,带着明显的宁州地方口音,他下意识的转身去看了一眼,看到一对完全陌生的情侣,男的正对着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做出来的效果图,眼睛瞪的大大的,看起来是不能承受这个价格。
这对情侣看起来还是学生,一千多块钱留两个名字对他们来说还是稍显奢侈,按照伊凡的了解,一千块差不多是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尽管这个名字可能会伴随着这座城市,留存的时间比两人的寿命还长。
面对两人的质疑,工作人员只能抱歉的一摊手——因为两人手上没有通讯器的缘故,他们互相之间无法交流,这种情况在蒙戈很常见,以中、美、俄、日四国为代表的国家是从法律禁止意识网的,尽管在美国,一些州已经开始质疑这种禁令是不是有意义,但毕竟还只是在口头提出,在这些国家,关于意识网以及魔法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整整四年,但四年后的今天,几国政府对魔法的了解,似乎并不比四年前多多少,所以有关意识网是否对人意识有害,或者是否涉嫌控制人自主意识,一直也没有得出准确的做法。
男人拽着女朋友的手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女的忽然站住脚步,眼光有些不可置信的朝伊凡的方向看来,伊凡心里暗道糟糕,正准备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时候,女孩一脸兴奋的走了过来,眼看着她准备放开音量惊呼出口的时候,女孩忽然又改变了主意,对着伊凡轻轻一笑,压低音量到:“你真是伊凡!”
伊凡并未否认,他看了女孩一眼,只是传话:“怎么,我很有名吗?”
女孩的男朋友此时走了过来,同时主动牵过女朋友的手,略带戒备的问:“晓娟,你们认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