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先发制人(1 / 2)

加入书签

崔元明接到家主的密信,可不是仅仅有棉花,水稻,还有学堂。那些学堂,他们家族里面已经派去了人去考察,如果这种学堂普及之后,再加上现在推行的科举考试,糊名制,那以后各大家族里面的年轻人想进入仕途,可就有很多竞争对手。这些都将来自于民间的普通百姓,将会大大降低各大家族的竞争力。

那以后朝堂上的各种政见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再也不是世家大族能够左右得了。

原本他准备站出来说一下学堂的事情,不过现在看到王文远被长孙冲三言两语干下去了,也不敢站出来了,想回去之后,给家主写信,让几大家族联合起来,这样胜算大一些。单单他们崔家,绝对不行,说不定还会像王文远那样被训斥。

长孙冲见没人提学堂的事情,他准备先发制人,说道:“陛下,微臣有事起奏!”只要定下了基调,后面就是有人想动这些学堂的想法,也会掂量掂量陛下的想法。

李二和朝臣来了兴致问道:“哦?你有什么事情,说了便是!”就知道长孙冲既然站出来,绝不会简简单单缩回去,都说几句。

“自古以来,英雄出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读力则国读力,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爷胜于周边藩国则国胜于藩国,少年雄于天地则国雄于天地。故微臣认为,未来之希望在于少年,恳请陛下和朝臣复议改进我大唐少年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读书识字,为以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后辈。”长孙冲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说道。

“少年志则国是,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李二听了长孙冲的话,喃喃自语,边上的史官更是在听了长孙冲这段话之后,两眼发亮,下笔如飞,记下了这句话。

大臣们也在仔细品味这段话,妙啊!

崔元明急了,他刚准备回去写信和家主商量此事,没想到这长孙冲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了,他就算现在说也晚了。更何况众人已经被长孙冲一连串的“少年”砸晕了,他要是开口反驳,立马就会被喷的满头唾沫星子。那就是阻碍大唐少爷成长啊,诅咒大唐江山后继无人啊!

孔颖达是孔子的传人,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现任国子监祭酒,听到长孙冲这段话,噗通一声跪下,说道:“这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啊!”

李二心里感动,又看到孔颖达老先生这么激动,赶紧说道:“周和,赶紧扶起孔爱卿。”

孔颖达被扶起来,走到颤巍巍走到长孙冲面前,拍拍长孙冲的肩膀,欣慰说道:“小子有此见地,不是凡人也,听闻你在河北山东等地开设了很多学堂,免费让孩子们读书,实乃大唐幸事啊!等老夫告老还乡,可得麻烦长孙小大人给老夫一个机会做夫子?”

长孙冲对着孔颖达恭敬行礼,这个小老头很好玩,一心教学,传扬儒家文化,自从长孙冲整列哲学方面的东西之后,就把长孙冲当成了忘年交。长孙冲就喜欢像李刚,孔颖达这样的文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俩人很可爱,道德高尚。

“孔大人抬爱,小子不敢当。如果有幸请到孔大人,那真是三生有幸啊!”长孙冲恭敬说道。

“哈哈!”李二笑笑,“你小子,居然当面挖朕墙角,孔老爱卿去当夫子了,那朕的国子监怎么办?”

长孙冲笑笑说道:“微臣不敢!”

李二颔首说道:“你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见识,不枉朕对你委以重任,望你以后再接再厉,开办更多这样的学堂。”

“陛下,开办学堂的资金不需要担心,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收入,完全可以有村子里面集资,可就是缺少夫子。微臣恳请陛下,在对北方学子的考察上面加上如果曾经做过夫子,并且备受好评者,会在考试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加分。“长孙无忌说道。

“这个简单,谁要是曾经做过夫子,经过所在学堂辖区内的村长和学生推举,科举考试之时来到长安,可以得到国子监祭酒的亲自教导两个月。孔爱卿,这样如何?”李二突然想到这个法子不错,反正那时候只要孔颖达露个脸,给大家讲解一些学问,不费功夫,可是对那些考生来讲,能见到最高的“教育部上”,当然会认为三生有幸。

孔颖达顺着李二的话,说道:“臣觉得可行!”算是对长孙冲的话认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魄力。

崔元明心里哇凉哇凉的,看来这长孙冲明年还会继续呆在河北山东等地,这可是他们家族根基所在啊。任由长孙冲这么作的话,相信不出十年,不对,是不出五年之后,从人以及土地上面就朝廷就可以完完全全控制住了。

朝堂上也就这几件事情,完成了朝议,便下朝了。

李业诩屁颠屁颠跟在长孙冲的身后,崇拜说道:“长孙兄,文采有精进不少啊!”

长孙冲得意笑道:“一般一般,大唐第三,只不过有感而发。今年就我们两兄弟回来了,其他人可都还没回来呢!再过半个月要封印了,我们一起去淘弄点好东西,给兄弟们带过去,要不然我们两个少不了一顿胖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