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加入书签

所以最保险最稳妥的法子她一定要找一个最把握又最好控制的副手,所以她从几个月前就对陈国境内有名的将令进行地毯式的秘密调查。

最后才把目标锁定在萧摩诃身上,萧摩诃是陈国将领之中少有对大周毫无忌惮而且具备屡次战胜的辉煌战绩。

同时萧摩诃的成名史让张丽华有种眼花缭乱看网络小说的兴奋。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以勇猛称著。萧摩诃的祖父萧靓为梁朝右将军,父亲萧谅,官至梁始兴郡丞。萧摩诃随父亲住在始兴郡,几岁的时候父亲即去世,他的姐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萧摩诃稍微长大一些,便果毅有勇力。为陈朝四处征战,战功赫赫,被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

梁太清二年(548年)八月,南豫州牧侯景率诸军在寿阳起兵叛梁,先继攻占建康、三吴(以吴、吴兴、会稽三郡为三吴,相当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梁大宝元年(550年)正月,陈霸先去援助建康,至大庾岭,蔡路养率2万人于南野拒之。萧摩诃时年十八岁,单骑出战,无人敢当。但凭萧摩诃一人之力无法阻挡陈霸先的进攻,蔡路养战败后,萧摩诃归附于陈霸先的部将侯安都,侯安都待其甚厚,从此萧摩诃便常跟随侯安都征战。

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北齐攻梁,遣仪同三司萧轨等与任约、徐嗣徽合兵10万出栅口向梁山进攻。六月,北齐军潜至钟山龙尾,梁军拂晓出幕府山,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夹击北齐军,而侯安都则率另一支部队自白下袭击北齐之后路。

战前,侯安都鼓励萧摩诃说:“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萧摩诃说:“今日令公见矣”及战,侯安都坠马,被北齐军所围,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北齐军,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幸免。在梁军猛烈的功势下,北齐军大败,被斩数千人,自相残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梁军追击败逃齐军至临沂。梁钟山、摄山、江乘诸军皆捷,俘北齐萧轨等将46人,伤亡溺死者大半。

陈天嘉(560~566年)初,任本县令,又以平留异、欧阳纥之功,迁至巴山太守。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宣帝陈顼计划讨伐北齐,命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与都官尚书裴忌领兵10万北击北齐,吴明彻攻秦郡。

四月,程文季率敢死队,拔掉州前水障木栅,进围秦州。北齐遣军援救历阳,为黄法氍所败,又以尉破胡、长孙洪略援救秦州。其先头部队有“苍头”、“犀角”、“大力”等许多勇士,皆身高八尺,臂力绝伦,其锋甚锐。而且这支部队还有许多西域胡人,善于射箭,箭无虚发,**尤其惧怕这些人。

待两军作战前,吴明彻对萧摩诃说:“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

萧摩诃说:“愿示其形状,当为公取之”吴明彻叫来一位投降北齐兵,让他描述胡人的模样,北齐兵说胡人穿绛色衣服,用桦皮装弓,两端有骨弭。吴明彻派人窥探,得知该胡人就在阵中。

吴明彻于是设酒席和萧摩诃对饮,萧摩诃饮毕,驰马直冲北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余步,张满弓刚要发射,萧摩诃便遥掷铣鋧,正中其额,胡人当场毙命,北齐军“大力”十余人出战,又皆为萧摩诃所斩,北齐军大败,尉破胡逃走,长孙洪略战死。萧摩诃因功被封为明毅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廉平县伯,邑五百户。不久进爵为侯,转太仆卿,其余如故。

太建七年(575年)萧摩诃随吴明彻进围宿预,击走北齐将王康德,因功除晋熙太守。

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陈宣帝陈顼闻北周灭北齐,即乘机争夺淮北地区,遂派吴明彻率军北伐,令其世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摄行州事。吴明彻军至北周吕梁,萧摩诃率7骑先入,手夺北周军大旗,北周军大溃。

萧摩诃因功被授予持节、武毅将军、谯州刺史。**进围彭城,梁士彦退兵守城,不敢出战。

太建十年(578年)二月,吴明彻利用清水灌城,绕城布列战船,加紧攻城。北周武帝宇文邕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驰救,占据淮口,修筑长围,并以铁锁贯连车轮数百沉入清水(即泅水,在今江苏淮阴及其西北)以封锁航道,阻断陈水军退路,在清水两岸筑城。**诸将甚为惶恐,萧摩诃对吴明彻说:“闻王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水路未断,贼势不坚,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

但吴明彻不从,并说:“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周军十日之间筑城而毕,下游水路全被王轨截断。

周兵益至,诸将准备破堰撤军,用船运马而回,马主裴子烈认为:“若决堰下船,船必倾倒,岂可得乎?不如前遣马出,于事为允”时吴明彻背疼难忍,见前遇坚城,退路被断,知道此次作战难以取胜,便听从了这一建议。萧摩诃又进言说:“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领铁骑数千,驱驰前后,必当使公安达京邑。”

吴明彻说:“弟之此计,乃良图也。然老夫受脤专征,不能战胜攻取,今被围逼蹙,惭置无地。且步军既多,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相率兼行。弟马军宜须在前,不可迟缓”萧摩诃带数千马军前还,由于北周军设伏数重,萧摩诃便率80精骑,率先突围,大军随后而出,天亮后,**到达淮南。而吴明彻亲自决堰断后,趁水势撤退。不料至清口,水势渐退,船舰触上周军沉入水底的车轮,无法通过。王轨趁机引兵袭击,**大败。吴明彻被俘,所部3万及器械辎重为周军所获。

萧摩诃回朝后,被授予右卫将军。

张丽华在脑海里又过了一下电影,再次觉得让萧摩诃出战准确无误,可她不知道的是,萧摩诃也正是死在北周大军手里!

不过她也想不到她自己会迅速成长为一个人见人怕遇人杀人遇佛杀佛的可怕军事统帅。

第736章 北突厥

萧摩诃一向凭军功自居,不管走到哪站到哪都能抬起头被人尊重,陈国响当当战神级人物到现在他绝对算是最杰出的代表了。

不过年纪越大越有守成的想法,同时也更加顾虑到子孙后代,希望这份荣耀一直无限的传承下去。

年轻的时候他绝不是这样的脾气,可是如今陈国偏安一隅虽说常有战事,但几十年也这么过来了,一样站稳了脚跟,相反北面的周国经过宇文赟这两三年穷凶极恶的折腾,基本差不多了,要不是杨坚横空出世稳固大局绝不是今天的局面。

可是现在机会又来了,一向怯懦反战的太子竟然亲自要带兵出征,自从陈叔宝把这件事说出口的一刹那他就知道这是他最好的机会。辅佐太子收复城池大胜而归,他儿子孙子的世袭地位就绝没有问题了,新皇帝也搞定了。

只不过他也知道陈叔陵一定会征,从内心来讲他不喜欢陈叔陵,虽然同为武将,但陈叔陵相比太狠太霸道太没人性,还不如喜欢写写艳诗玩玩女人但至少还温文尔雅,没有那么重的杀气不暴虐!

太子即位至少陈国不会腥风血雨!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集结大军7日后发兵淮南,虽然这个时间比尉迟迥起兵晚了两三天但绝对不算太晚,而且打着监国太子的旗号号称20万人马浩浩荡荡来者不善!……

陈国蓄势汹汹准备大兵征伐,突厥自然也不会落后,实际百年来突厥在对中原政权的实力对比中一直处于绝对的强势。中原割据的小国哪个要想长期存在下去就不得不依附突厥,纳贡和亲至少保持中立互不进犯。

所以张丽华才会分析杨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尉迟迥和突厥身上,因为突厥领土广大,要比周和陈加起来还大,而且兵多将广骁勇善战。

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以狼为图腾的一个部落,据《周书.突厥传》中记载,传说突厥人的祖先与狼结合后,生下十男,十男长大后,各娶妻生子,各自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中之一。后来迁移到高昌的北山。

公元五世纪中叶,突厥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从五世纪后叶起,柔然被奴役的部落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为激烈。突厥人也逐步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一方面与柔然断绝关系,另一方面,向西魏求婚。公元551年,西魏把长乐公主嫁给土门首领。

公元552年,土门发兵大败柔然。土门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突厥政权--突厥汗国。此后不久,土门弟点密,统领大军十万人,攻占了西域各地,自立为可汗,建汗庭于鹰娑川。后又在今中亚楚河西岸设立夏都。在突厥西部形成一个半du li的势力。

公元553年,土门死,土门弟木杆可汗即位。突厥灭柔然,东走契丹及奚,北并契骨,势力日渐强盛。突厥政权辖境辽阔,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汗庭设在于都斤山。

所以到了北周时期突厥达到空前强盛强横!

本来尉迟迥最好的计划是说服于翼跟突厥连成一片,那样有突厥大军作为后盾他至少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是于翼却最后选择了杨坚,他不得不使用第二套方案找到高保宁。

高保宁虽然名义上拥立了一个皇帝,但其实已经变成突厥人的狗,完全为突厥人卖命。此刻高保宁的帐中正有一位趾高气昂的突厥特使。

高保宁特意选了四个美女两边伺候,有唱小曲的有陪喝酒的还有抬手喂菜的,突厥特使好不嚣张好不狂妄,高保宁虽然坐在主位却一直探头讨好。

“贵使这次前来可是带来了好消息?突厥大军何日南下踏平长安城?”

高保宁对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他同样充满了复仇的仇恨。

特使却顾不得搭理他,左边亲一口美人右边摸一把mm,哈哈大笑,“哈哈哈,何必着急,突厥大军日行千里就像天上的雄鹰说到就到,你只要准备好粮草牛羊还有多多的美女就够了,你不用上战场,打仗的事情还是交给我们突厥雄鹰!”

“不过这次你们有福了,这次可汗发兵使用的是最精锐的狼师,在牙帐周围已经集结15万,其中10万骑兵,哈哈。这次大周内有尉迟迥南有陈国插上一脚,在他自顾不暇的时候突厥狼师突然从天而降,一举踏平长安城建康城,这天下就都是我突厥所有,哈哈哈哈。来,喝酒,尽管喝酒!”

高保宁赶紧亲自起身举杯喝酒。

“果真是大气魄大动作,这天下尽归大突厥,狼师一出哪有人能够抵挡,哈哈哈。那尉迟迥还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还想自己取而代之当皇帝,实际不知道他只是可汗的南下的一个棋子而已,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哈哈哈,这个老狐狸老不死!”

特使听了也高兴,“这天下都是突厥的,都是可汗的,美女美酒到时候随便喝随便挑,哈哈哈”高保宁十分豪气的陪着特使连干了三大碗,只是人家用碗他用杯子,不过他还有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不知这次带兵的是哪位大元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