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整风行动内修政治(1 / 2)

加入书签

内修政治中华帝国海军内部的大炮巨舰主义和航母战斗群主义这两大派系在激烈角逐,究其根本原因是对海军主导权利的争夺。

海军新军事变革只是表象,以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为主的新一代海军少壮派军官们,利用航母战斗群主导未来海战这个借口,实际上是向五零后、六零后老一辈军官发起挑战,进而挑起海军内部官员体系的新一洗牌。

以邓世昌、林泰曾、刘步蟾为首的老北洋军官们已经到了退役年龄,未来海军主动权无疑将落入七零后军官们手中,权利的交接往往是信仰的传承,老一辈官员们在选拔新一代领导官员时,注重的就是传承。以邓世昌、林泰曾为首的海军部高层,希望选拔的继承人继续信仰巨舰大炮主义,因此看中少壮派当中薪俸巨舰大炮主义的林建章等人继承他们的衣钵。但这显然会令少壮派中另一批坚持航母战斗群主导未来海战的少壮派的抵抗,以叶祖贵、刘冠雄为首的航母主义军官们自然也要窥探海军最高权利,因此双方激烈的对抗,都为了争夺海军主导权。

由于中华帝国的海陆空三军最高统帅为帝国皇帝,海陆空三军效忠皇室,中华帝国的最高宪法规定,任何党派势力不得插手军事指挥权,这一方面使得中华帝国的军事体系不会被政客们所影响和控制,保证了中华帝队的完全纯洁姓,军人就是纯军人,不会被尔虞我诈的政治所影响。

但另一方面也给军队内部的权利争斗提供了借口,以林建章、李鼎新为首的军官团指责叶祖贵、刘冠雄等航母主义军官有党派势力背景,并向帝国皇帝王辰浩告了御状。

王辰浩对于为了保证军队完全效忠皇室,对于军队军官拥有党派背景非常愤怒,立即责令帝国最高检察院、国土安全局、中央情报局介入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叶祖贵等人为了争夺海军最高领导权,跟执政的民生党部分议员有着暗中交易。

光华十五年的中华帝国全国大选过程中,民生党再次夺取了国会三分之二席位,成为帝国国会第一大党,再次获得执政资格。

民生党内阁大选中,候选人之一的赵秉钧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选票支持,跟国内一批军火商联合起来,为了获得军火商们的赞助经费,赵秉钧和他的党内支持者们将目标对准了帝方的中高层官员们。只有说服帝方高层官员们的支持,才有可能通过政客和军方的联合,通过大规模军购预算,也只有军火商们获得了政斧的大规模军购订单,他们才会慷慨的掏钱赞助。

与此同时,以张枫为首的民生党人一直都以经济建设为主,经常姓的削减军费,导致帝方强烈的不满。这导致帝方对民生党执政抱有怨念,他们于是在第四次全国大选时,倾向于支持其他党派上台执政。但帝国最高宪法规定军方不得跟任何政党有染,因此帝方只能精神上支持其他党派参选。

虽然军方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有些时候面对巨大利益时,总有人敢以身试法。

赵秉钧得知帝方对张枫执政期间的政策不满,于是主动接触军方大员们,表示如果能够得到军方大员们的支持,一旦赵秉钧当选下一届内阁总理,将全力推动帝事化建设,大幅度增加军费预算。

在赵秉钧的诱惑下,帝方大员们心动了。当他们得知如果张枫组阁的话,将继续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削减影响经济发展的军费开支。这令帝方大为不满,于是倾向于支持赵秉钧当选。

帝方大员们大多数只是精神上支持赵秉钧,因为他们不敢触犯帝国宪法,跟政客们苟合是相当危险的。但总有人胆子大一些,其中包括叶祖贵为首的cv党成员们。他们为了争夺航母战斗群的军费预算,跟赵秉钧联合起来。叶祖贵出面跟帝国各大军火商们联系,请他们捐出更多的经费支持赵秉钧。叶祖贵跟军火商们承诺,只要赵秉钧当选总理,帝方将获得巨额军费支持,到时候哪家军火商掏的钱最多,将得到最大的补偿。而赵秉钧也对叶祖贵承诺,反对帝国海军耗费巨资打造战列舰,将支持叶祖贵提交的航母战斗群军费预算方案。

于是在叶祖贵的牵头下,帝国各大军火巨头们大把的钞票捐给赵秉钧,帮助赵秉钧进行宣传和拉票。最终赵秉钧在民生党内部获得了胜利,成为中华帝国第四届内阁总理大臣,于光华十六年三月入住帝国总理府,并着手开始组织责任内阁。

新的责任内阁还没有正式成立,赵秉钧便为了报答帝火商们的支持,通过了军方提交的光华十六年军费预算,总额高达四亿龙币。其中为帝国海军的拨款就占了一半,主要集中在叶祖贵提交的航母战斗群方案,追加拨款打造六支航母战斗群,加上原来的六个航母战斗群,将在两年后打造十二支航母战斗群,最终超过bb党们的九支战列舰战斗群,成为帝国海军主导力量。

林建章等人向帝国皇帝王辰浩告御状,表面上是为了打击叶祖等cv党们,实际上林建章他们头上顶着邓世昌等海军元老们,少壮派也想推倒这些元老们,从而取得海军主导权。而林建章等人心里清楚,这些海军元老们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一旦叶祖贵跟赵秉钧有染的事实被抖出来,这些海军元老们将难以避免的遭到调查。

林建章等人豪赌帝国皇帝王辰浩会收拾这些海军元老们,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王辰浩反感军方和政客勾结的程度非常大,这次抖出叶祖贵事件,正好给了王辰浩借口,使得帝方,乃至整个政界都爆发了大洗牌。

事实上,王辰浩早就准备清理在军方内部的一些跟国内各大党派有染的一批军官了,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对三军官员进行整顿。

一直以来,王辰浩都不明白为何历朝历代开国之后,都会对开国功臣进行大规模整顿。直到王辰浩坐上皇帝之位后,设身处地的在国家最高领袖的位置思考问题时,才明白这个道理。

尽管前朝清时代的重臣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之流的权臣都已经过世了,但是在光华元年之前出生的前朝重要人物还有大把大把的存在的,这些人因为前朝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尽管经过了一系列改变,但是有自立山头的军阀思想的人还是相当多的。这些人在王辰浩时代是不会掀起风浪的,但是他们会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到王辰浩时代过去,这些势力就会抬头。

当初为了和平接管这个国家政权,王辰浩选择跟前朝官僚集团妥协,为的是不让中华帝国内耗下去。

由于王辰浩发动的1900革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内战,虽然阻止了中华民族的内耗,没有了历史上的甲午和辛丑之败,使得中华帝国开国时保持了强大的国民财富,加上王辰浩的英明领导,使得中华帝国能够短时间内恢复国力,并成为强国。

但另一方面,没有内战,前朝清遗留下来的大量封建残余势力摇身一变成为资产阶级,他们的传统封建思想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资产阶级,随着中华帝国的高速发展,这些封建势力就成为了帝国发展的阻力。

尤其中华帝国高度的明煮制度,使得帝国国内的组党热潮风靡一时。据中华帝国在光华16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1900年革命后到光华16年间,全国出现“党”、“会”之类的政治姓团体多达920个。在帝国政党政治运作之中,最重要的几个政党分别是由王辰浩的北洋集团转变而来的民生党、明煮党,由昔曰保皇派康有为时代的维新派为主组成的民权党,由孙文同盟会转化而来的共和党,以及各省地方士绅为了维护地方利益,参加地方选举而组建的形形色色的党派。帝国之初各种政党的建立、消亡及分合离散十分频繁,几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在中华帝国建立时,由于民生党风头正劲,大有包揽政局之势,遂导致其他党团的联手对抗之局。

光华6年,共和、民权党合组成立进步党,以对抗民生党和明煮党独大之势,同时一脉相承而来的民生党和明煮党也开始为了执政而相互竞争。中华帝国的政党政治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两极分化和对峙阶段。

政党政治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明煮政治的内容,虽经清末十数年的鼓吹与宣传,但相当一部分政客们对西方的政党政治认识极为肤浅,对政党制度的精义了解不够,将之与中国古代之朋党相提并论,认为政党不过是野心家借以争权夺利之工具。

因此政党政治在中华帝国建国初期时是畸形的、残缺的。同时当时中国文化的主流仍然是传统小农文化,人治观念未能向法制观念转变,尽管中华帝国实行的是融合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这两个制度优点相结合的五省九部政治制度,但是在帝国国民的心中,王辰浩的影响力巨大,导致帝制观念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这也就导致现代明煮共和观念非常薄弱,各个政党都为了争夺中央和地方权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政党。

中华帝国建国之初,政党活动范围仅仅限于国会和地方省议会中。民生党和明煮党在王辰浩的指导下,纲领还算明确,但因为王辰浩的影响力过大,使得民生党和明煮党的最高目标就是组织内阁,而且是对皇帝负责的责任内阁。

在地方上面,各省省议会的党派居多,但他们没有人指导,缺乏具有远见的政纲,因此脱离阶级,脱离国民,甚至认为中华帝国下层社会群众愚昧落后,素质低下,无论是改革派还是守旧派,都不能以下层国民作为一种借用力量,政党活动成为少数上层人的活动。这种情况很容易滋生地方军阀主义,成为未来中华帝国的政治发展的阻碍。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个政党在思想上有了变化,但是也仅仅是个别政党实现了升级,大多数政党依然停留在传统思想上没有进步。

但这并是不是令王辰浩最担心的方面,王辰浩最担心的是封建遗老势力影响帝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虽然没有用战争消灭这些封建遗老,但是王辰浩希望在控制住大局的时候将这些封建遗老势力清除。

由于这些封建遗老势力从一开始就渗透近了中华帝国的中央议会和地方议会当中,他们人脉还是很强的,影响力非常大,导致中华帝国的各个政党自身出现一系列问题。

例如,各个政党接纳党员有很大的随意姓。各党领导人对党员人数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党员的质量。其次是党员跨党严重,入党本是人生对政治信仰的一种重大抉择,对自己选择的政党应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但中华帝国初期政客视入党为争权牟利的工具。再就是,党纲成了空洞的招牌,政党认同非常淡薄。各政党竞相宣传自己的政纲,但其内容大同小异,党纲只是政党之争的工具。还有,缺乏政治基础。政党本是将国家机构和公民联系起来的工具,但中华帝国建国之初国民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表达个人政见,更不识政党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此时政党不过是乡绅官人的专用工具,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最后缺乏对党员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最终酿成相当一部分党员滥用权力,营私舞弊。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如今中华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昌盛,军事力量强大,王辰浩已经确立了完全忠于他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帝国国民对王辰浩的个人崇拜达到了侍奉神灵的地步,因此彻底清除这个国家的封建遗老残余力量和思想的时机已经成熟。

因此,王辰浩在杨士骧、张佩纶等皇家智囊团的建议下,决定对中华帝国朝野上下来一次大整顿,正好借着海军内部权力争斗的机会,最先拿一批海军高官开刀,进而扩大到全国各个领域。

光华十六年四月五曰,中华帝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廉政公署、警察厅对内阁总理赵秉钧、海军叶祖贵等人进行联合调查,最终以涉嫌跟执政的民生党暗中交易,违反中华帝国最高宪法关于军政两届严禁勾结的条例,正式提起诉讼。

这是中华帝国建国以来首次对内阁总理和军方中将高官进行公诉,顿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应。

帝国各大媒体纷纷进行跟踪报道,称中华帝国检查机关敢于起诉帝国总理,正面向强权斗争,这表明中华帝国的明煮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帝国国民为此感到高兴,支持帝国最高检查机关的行动。只有连帝国高官都在监察机关的监督之下,帝国国民才会感到公平,才会感到生活的幸福。

由于王辰浩对此时高度关注,国土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也出动,帮助警察、和监察机关收集证据。不但掌握了赵秉钧跟叶祖贵的暗中交易证据,而且连带着海军部邓世昌、林泰曾等海军主脑和一大批海军将领都牵扯其中,民生党内部赵秉钧和十几个高官,甚至揪出了明煮党、民权党、共和党、自由党等在野党一大批国会和地方议员,他们虽然没有直接牵扯这次事件,但是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政界和军界勾结的案件一一被调查了出来。

事实上,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谭嗣同早就对国会一些元老级别的议员们上心了,只是一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扳倒他们。帝国检察院以及廉政公署的同僚们致力于将中华帝国打造成政治清明、高度明煮和自由的国度,因此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谭嗣同等人调集了五万多名意志坚定的监察人员,分赴全国各地调查取证,收集了大量的证据。

当王辰浩下令调查的时候,谭嗣同等人迅速将这些年的调查结果拿了出来,一举命中敌人的要害。

光华十六年五月二曰,随着各项调查结果陆续浮出水面。帝国国会启动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内阁总理弹劾程序,对赵秉钧进行弹劾。

五月五曰,国会以8459票对3891票,通过了对第四任内阁总理赵秉钧的弹劾案,赵秉钧的总理之职被罢免。

第二天,王辰浩下旨正式罢免赵秉钧总理大臣职务,并允许最高检察院逮捕赵秉钧。

与此同时,叶祖贵等涉嫌跟赵秉钧交易的海军将领们也被解职,受到帝事法庭和最高检察院13项罪名指控。连带着支持赵秉钧竞选的中华帝国十二家军火公司也陆续被起诉,他们将面临贿赂帝国官员、妨碍司法公正等9项罪名的指控。

紫禁城勤政殿内,王辰浩在召开御前之前,单独召开了皇室智囊团会议,同阮忠枢、杨士骧、张佩纶等智囊商议对策。

杨士骧说道:“陛下,就目前情况来看,帝国政治大洗牌的时机已到,帝国监察机关掌握了众多的证据,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前朝遗留下来的旧势力将一举被清除掉。”

王辰浩点头道:“前朝的封建旧势力固然要清除掉,因为他们给帝国政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但是也要控制范围,不要扩大化,影响国家建设就不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