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 第154节(1 / 2)
为什么会这样捏?
赵老太爷和赵老太太对柳尨也是真的关心备至,但再怎么样,媳妇有万般不是,儿子也总是亲儿子。人老了,就想着家和万事兴,在他们眼里很多事情过去了,做小辈的再计较就是不孝,心胸过于狭隘的表现。
但柳尨是什么人?
不,他压根就不是人。
在柳尨的意识里,别人几十条命加在一起,都不及他身上的一片鳞片,黛玉的一片叶子有价值。
如果说夏金桂视自己为人间菩萨,那么柳尨就真的将自己当成了女娲后人。
夏佳郡主那一脉走之前是什么态度,柳尨至今还记忆深刻呢。
原来的赵萧是怎么死的,他又是怎么来了,柳尨更不会忘记。
所以在赵老太爷和赵老太太说出这副身体的亲老子要回京的时候,柳尨就开始注意这对老头老太的言行和神情。
等发现这老俩口对二儿子心软的时候,柳尨行动了。
春闱结束后,在二老爷赵东明即将回府前,柳尨就隔三差五的‘做恶梦’。
今儿不是梦见自己被夏佳郡主丢锅里煮了,亲生父亲在一旁拿勺子搅合锅。就是明天梦见夏佳郡主在甜汤里下毒,二老爷亲自端了甜汤给他喝。
总之梦里这俩人都是合谋的。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老太太心疼儿子,看不上儿媳妇,再加上柳尨那个心眼贼多,满肚子坏水的人天天在身边晃悠,时间长了,老太太那颗心就更偏了。
有老太太的枕头风吹着,赵老太爷的态度如此坚定也不足为奇。
瞧瞧,瞧瞧,这人还没回来呢,他们好好的乖孙就开始夜夜惊梦。神情憔悴,茶饭惊慌的。这人要是回来了还不得吓出个好歹?
看来这个过继,真的不能再做改动了。
而且当初跟林家那边说亲,说的也是赵家三房独子。若真改了回去...怕是林家那边也要再生波折,说他们骗婚呢。
╮(╯▽╰)╭
赵苍今年十三岁,本来按着赵家这边的习惯,这个年纪应该送他去国子监读书的。
可这几年赵苍的功课一直没有进步,赵东明忙着公务,抽时间管教儿子,前脚管教完了,后脚夏佳郡主就打散了他的管教成果,这一来二去的,现在就送赵苍去国子监读书,不但跟不上课业,说不定还会丢了赵家的人。
春闱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殿试的成绩,所差不过各别名次浮动。试想一门三兄弟,两个进士,其中还有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来个三元及第的时候,最后一个兄弟却是胸无点墨,差强人意。
丢人倒也罢了,只是在这么强烈的对比下,怕是不但彻底毁了赵苍,也叫他心生怨怼之心,再对兄弟,家族生出异心,造成大祸。
于是赵老太爷做主,不叫赵苍立时便去国子监读书,先跟着他和赵东明在家里读上两年书再出门。
只赵老太爷倒底低估了赵苍的驽钝和桀骜不驯。夏佳郡主时常夸耀自己出身,又时常以郡主位份为尊,这也影响了赵苍的心性。
赵老爷子还时常拿赵苍的学习进度和柳尨赵英比,一比便觉得进度太慢,然后就又往上加课程。
虽然赵老爷子什么都没说,但赵苍还是看出来赵老爷子隐隐的不满,赵东明明显的失望。
然后再一次在背书背了个丢三落四后,这小子直接蹦跶三尺高的跑出了书房。也不回二房找夏佳郡主,直接冲出赵家,准备去他外祖家求公道和做主去了。
夏佳郡主一听这事,气得也是又哭又闹,她又不敢闹到正房去,也收拾东西回了娘家。
柳尨和赵英因要参加殿试,这些日子都在前院书房静心读书。听说了这事后,两人对视了一眼,面上都是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总感觉夏佳郡主在府里,她就会使坏似的。
“祖父不会真的留二叔在府里管教苍哥儿吧?”
“不会。”柳尨将写满的一页纸放到一旁,声音平静无波的回道赵英,“祖父并未派人去吏部。”没派人去吏部,吏部那边就会正常派官。派了,他也会拦下来。
柳尨可不想天天对着欲言又止,一副‘我有话对你说’的赵东明。他这三年势必要留在京里,要是天天对着这么个人,柳尨觉得他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大义灭亲。
“二叔如今是四品,也不知道能不能进一步。”赵英想到他老子已经在三品上徘徊很多年了,也有些心急。
将笔放下,柳尨转了转脖子,不以为意的笑道,“我到是希望二叔多在四品上呆几年。俗话说夫贤夫祸少,二婶...”柳尨用一种你明白我说什么的眼神看了一眼赵英,“还需要历练。”
赵英若有所思的点头,然后似是想起了什么,对着柳尨说道。“我记得林家姑娘的外家就是荣国府。前儿与国子监的同窗去悦白楼小聚,倒是听说了荣国府又干出了件大事。”
“只知道他们家的女眷都遭了雷劈,怎么还有?”最近日子过得很充实,柳尨早就将荣国府的那干破事忘到脑后了。
至于那个叫他极度看不顺眼的神瑛侍者,到是仍然看不顺眼。不过却不会时刻放在眼里了。
“那都是老黄历了。听说贤德妃的生母为了三千两银子,就逼死了一对未婚夫妇。”
嘶~
“她穷疯了?”虽然妖精心性凉薄,但听到这么件事也是吃了一惊。“她好歹也是世家出身,怎么就如此视财如命。”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嚷嚷,皆来利往。
也许他们妖精不在乎的事情,人类却未必都不在乎。只是,“已经传开了?”
赵英想了想,“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吧。那个长安守备......”
得了,柳尨听明白了。赵英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情是那长安守备也不是无名之辈。不过想来也是,若没有点人脉和资历,又怎么可能在长安这种近京之地任职。
就像他老丈人,同窗,同科和故旧知已不知道多少,人家就赖在通州不挪窝,不也疏通了关系又连了一任。
而且柳尨还知道林如海私下里时常接济一些贫寒书生,他接济人时,除了挑其品性还会挑时间。通常都是在人家最需要的时候来个雪中送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