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零章 锦州(2 / 2)

加入书签

一条条军令顺利下达,很快,锦州便成了龙潭虎穴。

钱岳只等着山海关决战,不过夜不收很快传来消息,说是在锦州北的山林中,发现兵马驻留的痕迹。

这让钱岳有些疑惑,当下派出一个营将级编制的骑兵前往查看。

当天夜里,随同这支骑兵一道,有一人来。

“吴应麟拜见将军!”

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钱岳炯炯注视片刻,道:“吴应麟?你是什么人?”

随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吴应麟,竟然是吴三桂的侄子,吴三桂兄长吴三凤之子!

“叔父早决意投夏王,但寸功未立,实不敢见夏王。于是与鞑子虚与委蛇,暗中令我率部于外,找机会奇袭辽阳,端了鞑子的老巢。却不料将军明察秋毫...”

为了掩盖行踪,避开鞑子的视线,吴应麟率领的八千人选择穷山恶水行军,速度极慢。到现在,也才刚过锦州一线。原以为过了锦州,便可加快行程,没想到被钱岳发现了。

鞑子密布的眼线主要分布在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一旦过了锦州,抵近鞑子的盛京腹心,这里的眼线反倒更少。

“原来如此。”

钱岳顿时了然。

吴三桂暗中投降的事,以钱岳的地位是知道的。这个名为吴应麟的,分明也是汉人。当然,钱岳不会轻易相信吴应麟的说辞,不过在见吴应麟之前,早已从骑兵口中了解到,藏在北边山林中的,的确不是鞑子兵。至少没有一人剃发易服。

听了吴应麟之言,钱岳不禁心中一动,对吴三桂的计划,产生了一些兴趣。

若能在截住鞑子归途的同时端掉鞑子的老巢,这件事具有相当的操作性。

便听吴应麟道:“将军明鉴。鞑子在盛京仍驻留了一万精兵,皆是鞑子本部八旗精兵。虽内有祖大人为内应,外有我叔父‘投降’的事实,或许可以诈城,但仍无绝对把握。我请求将军出兵相助,以将军为主,共立奇功!”

钱岳听罢,不禁大笑起来:“本将倒不在意与你争功。不过的确有些兴趣。你的意思是说,在辽阳,有祖大寿为内应,你亦可凭吴三桂‘投降’的事实诈城?”

吴应麟忙道:“将军英明,正是如此。”

“祖大寿有多大把握?诈城怕是不易。值此国运之战,除非鞑子本部回城,便是鞑靼人,恐怕也不能轻易诈开辽阳城门。唯独内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又道:“何况本将这里担负君上重要军令,便是辽阳有奇功,我也不可能尽起大军。最多出三千人。三千人可破辽阳,但辽阳鞑子人口众多,三千人恐怕弹压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