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一人一锥势无双(1 / 2)

加入书签

赵昱身负迈超千钧的神力,五百五十斤的铁锥,拿在手里,与寻常人拿一根木棍大略相仿,丝毫不觉沉重。

他运劲巧妙,扛着数百斤的铁锥,就如那大象过河,轻轻一趟,厚重之中,却不失轻灵。

大象身体沉重,然则渡河之时,那河边淤泥,却陷不住它。自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自然韵味。

那城外远处,山脚之下,火光朵朵,炮声隆隆。又有火器爆豆,又有箭矢如雨。大略一刻之后,一行人终于到了军阵之中。

就有将领上前,引着洪承畴来到阵前。

赵昱跟随在侧,穿过重重军阵,来到阵前一看,却见仍未正面接战。阵前有盾车竖起大盾,护着数十门大炮。有炮手正在操持,或以铁刷清扫炮管杂质,或填装炮弹,忙的是不亦乐乎。

炮阵左右两翼,还有两个方阵的弓弩手、刀盾手。弓弩手皆半跪于地,开弓仰射。刀盾手则以手中之盾,护住弓弩手。

那山上的鞑子,也不是打不还手的好人。任凭山下炮火隆隆,山上仍是箭如雨下。

黄台基此来仓促,只为查看明军兵势,所行皆是骑兵,未曾携了炮火,倒是有些被动。不过幸好居高临下,又已是夜晚,明军的炮火虽能压制住鞑子,却也无法造成太大的伤亡。

至于明军的弓弩手,大略只能做做样子。赵昱目力非凡,分明看到明军两个方阵的弓弩手,箭矢射出去,多半都掉落在了半山腰上。

看起来是浪费,细细一想,也是谨慎之举。

正是夜色,鞑子骑兵又来去如风,加之居高临下,若突然从山上冲下来,怕是抵挡不住。于是使弓弩手发箭雨,以为阻截。

明军战力虽腐朽,那些将领也多老油子,但毕竟经验还是有的。

洪承畴策马阵前,四下里查看一番,又拿了千里镜,瞭望山上。只是夜色朦胧,看不太清。

放下千里镜,洪承畴略略满意的点了点头。

谓左右道:“加紧攻势,迫使黄台基撤兵。”

又道:“遣刀盾手护住神机营,从两侧摸上去,给鞑子施加压力。”

左右当即领命,传讯去了。

洪承畴又对赵昱道:“赵壮士稍安勿躁。我意迫使奴酋撤兵,将其赶往锦州方向,再请壮士在锦州外出手,阵斩黄台基,以溃其士气。”

赵昱抬头望着山上,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只要能杀黄台基,今夜便任凭督师调遣。”

也算是在报仇之余,为那摇摇欲坠的汉人朝廷,出一份力罢。

赵昱心中微微一叹。

洪承畴心下更喜。

他早前是打算瞒着赵昱,不使赵昱先杀黄台基,或以假传讯息,驱策赵昱斩杀鞑子其他将领,到关键时候,再杀黄台基。

要把赵昱利用到极致,以定鼎此战胜局。

可后来细细一想,似赵昱这样的人,如果跟他玩心眼,初时大略还行。但毕竟会反应过来,到时候或不出力,或战后找他算账,那就要抓瞎。

何况此前与赵昱一番详谈,看这人虽不屑朝廷,但大略语气,也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心中总是有一分大义。

不如堂皇正大,想必以这等人物的心性,反倒不会出幺蛾子。

果然赵昱已看透他的想法,应诺任凭驱策。

洪承畴心中略略庆幸。

赵昱聚精会神,一双眼睛如夜中明珠,死死地盯着山头。看着那人影绰绰,心中暗暗估摸。

这鞑子凶暴惯了,况乎这里是黄台基合精兵五千,就算要撤,大略也不会如丧家之犬一般跑路。

赵昱暗暗紧了紧手中铁锥,眼睛已眯成了一条缝。

神机营便是明军中的火器部队,洪承畴将令一下,就见左右两侧,大略各有两千人,扛着短棍一般的火器,在一队队刀盾手的护持下,猫着腰悄悄往山上摸去。

然则尚未到半山腰,却听隆隆马蹄响起。

赵昱精神一振,暗道黄台基果然厉害。却在此时令骑兵冲锋!

这山并不高,也算不得陡峭。这一面面向松山的山坡,还算缓和,障碍也不多,并不十分妨碍骑兵冲锋。

那左右两侧的神机营尚未冲上半山腰,还未到射程之中,就见左右各有一支大略千人的精骑冲杀下来。

黄台基用兵,自也知晓避实就虚的道理。不会迎着正面的炮火往下冲杀。他又居高临下,眼观八方耳听六路,哪里不知道两侧偷偷摸上来的明军士兵?

正要以骑兵给明军还以颜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