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1 / 2)

加入书签

汪仪凤同房里的丫头婆子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谁也不知该说什么。但她们都有共同的想法,还是叫三毛吧,同三狗子比起来,大毛二毛简直就是美名。

“为什么不叫三毛?”诏哥儿极有挫败感,好像他的聪明才智被埋没一样。

“不是告诉你了吗?因为三毛……”沈妍刚要编笑话给诏哥儿解释,就听到沉重的鼓声传来,好像就响在耳边,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上嗓,怦怦剧跳。

两个孩子都哭起来,奶娘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捂住耳朵,连心哄逗。汪仪凤也吓呆了,回过神来,赶紧让丫头出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一听到这与众不同的鼓声,众人都知道有人敲响了宫门外的登闻鼓。登闻鼓是开国皇帝所设,凡有重大的冤情或朝堂发生了大事以及有战争打响,才有人敲登闻鼓。登闻鼓一响,皇上就是正睡美人也要马上提裤子临朝,京中七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到金銮殿内外列队,了解情况,为朝廷分忧解难。

沈妍捂着胸口为自己顺气,好半天才平静下来,她隐约感觉登闻鼓敲响与她有关,心一直悬着,又想起她生孩子那边查检的事,赶紧问山橙等人。山橙把忍冬和半夏叫来,让她们说,两人说了那天的事,沈妍真是被惊呆了。

……

皇上刚服了许夫人进贡的初元丹,感觉浑身有力,神清气爽,正搂着美人听歌赏舞。听到登闻鼓响,他吓了一跳,赶紧洗漱更衣,摆驾金銮殿。他的銮驾刚行至后宫门口,就见太监抬着庞贵妃急急忙忙走来,也要去金銮殿。

有庞贵妃出谋划策,皇上就有了主心骨。他忙让庞贵妃上他的銮驾,一同去金銮殿。到了金銮殿,庞贵妃身在后面屏风后面,成了听政的人。

京城七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凡是在京的、没请假的全部上朝,大概有千八百人之多。官员在金銮殿内外列队,金光闪耀的大殿被黑压压的人群挤得失去了光彩。

“何人敲登闻鼓?”皇上坐上龙椅,极不耐烦地问。

“我。”一个五十多岁衣饰简洁却华贵的老妇站出来。

“还有我。”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横眉立目怒视皇上。

皇上一看这人,当即就昏了头,“祖、祖太妃,英皇叔,您们,你们这是……”

众官员一看敲登闻鼓的人是祖太妃和英王,都为皇上、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英王是先皇的幼弟,与当今皇上年龄相差无几,但皇上要称他为皇叔。祖太妃是英王的生母,祖皇帝的宠妃,连先皇和先太后见了,都要尊称一声母妃。

祖皇帝晚年,先皇和几个兄弟争储夺嫡之战激烈,好多人都想得到祖太妃的支持。祖太妃很安分,不说任何人的坏话,却时常给不得宠的先皇说好话。先皇登基后,对祖太妃格外敬重,准许她同英王一起移到宫外立府别居。祖太妃出宫之后,深居简出,笃信佛教,又极明事理,皇族和宗室的人都很尊重她。

英王有爵无职,不问朝事,却喜声色风雅之事,是一个富贵王爷。全在皇族宗室中,他轻易不说话,说话就极有份量,皇上和百官都不敢对他有半点不敬。

“祖太妃、英皇叔,究竟出了什么事?”

“你还有脸问,都是你这糊涂行子做下的好事,你、你……”祖太妃越骂越生气,气得喘不过气来了,英王赶紧扶住她,众人喊着叫太医。

大皇子上前陪笑行礼,“英王爷,到底出了什么事?您……”

英王气得咬牙切齿,狠狠瞪了大皇子一眼,抬手给了他两全耳光,当作回答。

皇上和众官员一看,就知道出了难以解决的大事。要不,英王和祖太妃做为皇室中人,也不会敲响登闻事,有什么大事在皇族内部不好解决了?

“还是我来说。”明王沉着脸出列,看向皇上的目光如尖刀一样。明王和英王都是先皇的幼弟,明王生母早死,也由祖太妃抚养,与英王感情极深。

相比英王,皇上对明王更犯怵,轻易更不敢惹。因为英王好声色犬马,崇好风雅,而明王则以读书人自居,与他交好的歪才异人多不胜数。

“明皇叔,您说。”皇上满脸陪笑,心里却挠了头。

事情还要从两天前说起,也就是沈承荣带人查检胜战侯府的那一天。

那一日,忍冬引着五六十名中了落花春情散的侍卫追逐李姨娘等人进了承恩伯,胜战侯府就消停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杜大人带着守门人、包了一包袱牌位向皇上去交差,皇上看到牌位,也无话可说了。大皇子和徐慕轩等人诡计不成,都很气愤,却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京城开始传言胜战侯府供奉的战死将士的亡灵都跑出来,京城要有祸端。以许夫人为首的慈悲之人就一场一场做法事,超度亡灵,安抚人心。大皇子和庞家一派怕事情闹开遭人弹劾,就大力封锁消息,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其实忍冬给那些侍卫下了药量并不大,一个人发泄三五次,就能解了毒。可五六十个正值壮年的男子,一个人三五次,一算就知道有多么厉害了。

中了落花春情散的侍卫把沈娇、庞玉嫣和福阳郡主及她们那些年轻的丫头们都当成了甘泉水,尽情“畅饮”。李姨娘和承恩伯府的媳妇婆子,连同庞玉嫣和福阳郡主带去的婆子们都沾了光,被“饮”了多少次,她们自己也不记得了。

沈承荣成了剩蛋老人,李姨娘干渴多时,被前几个侍卫“畅饮”,她还狠爽了一把。可人一多,她被揉搓得死去活来,就不爽了,后来就昏死过去了。

象李姨娘渴了这么久的人都被折腾昏了,庞玉嫣和福阳郡主还有她们那些丫头都未经人事,沈娇和庞昊有过一次,也只是露水浅尝,她们会是什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体弱得直接被蹂躏至死,没死的也都昏迷疯癫、不省人事了。

承恩伯府的女人不论老少,除非一见就能把侍卫吓得解了毒的人,其他全部遭了秧,连那些英俊体柔的小厮随从,包括沈承荣本人都无一幸免。

这两天,沈承荣请了假,据说腰部以下不能动了。沈承荣是剩蛋老人,但也是男人,一样中了落花春情散,很不幸,他无处发泄,却成了被发泄的对象。

沈承荣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发生在承恩伯府的事也是人们兴趣盎然的谈资笑料。可有人说那些侍卫之所以会疯狂,是因为那些亡灵化成厉鬼附身了。这些的传闻一出来,这件事就成了禁忌的话题,只有胆大的人在阳光底下才敢说。

英王很倒霉,真的,要说躺着都能中枪的典型,那就非英王莫属了。

去年,就有大师预测英王府今年不顺,会有灾劫临头,让英王化解,以保一府平安。而化解的方法就是找十二人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刚及笄且未经人事的少女,用她们的处子之身做一场法事,做法事的日期就订在三月三。

沈妍的孩子出生的日期是三月初一,离三月三还有两天,英王府正准备法事。

英王府和承恩伯府也是一墙之隔,他们在承恩伯府另一面。英王府的后花园与承恩伯府的后花园之间只有一道矮墙相隔,两府都往交界处种了许多树木。

有十几个中了落花春情散的侍卫在承恩伯府折腾了一个多时辰,还觉得干渴难碍。可承恩伯府已没有甘泉水,连老泉水都没有了,他们只好自寻水源。大概真是灾星指引,这十几个侍卫寻水源就寻到了英王府的后花园。

英王府那十二个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少女正在后花园汲取阳光,英王的两个嫡女正在偏僻处打骂一个庶女。结果,她们都成了甘泉水,哪一个都被饮了几次。那十二名少女经了人事,不由再用于做法事,英王三个女儿都被吓疯了。

得知此事,英王当即就要找皇上算账,而英王妃则劝他为了女儿们的名声忍下此事。十二名少女破了身可以再找,女儿们的名声坏了,可是一辈子事。英王气得暴跳舅雷,又觉得英王妃的话有道理,思来想去,就决定忍耐。

祖太妃得知英王三个女儿都被吓疯了,赶紧叫英王和英王妃来询问情况。二人知道瞒不过去,只好实话实说,祖太妃一听,就气昏了。醒来之后,祖太妃就派人了解这件事的起因,得知实情,就同英王和英王妃商量找皇上告状。

英王妃哭哭啼啼不同意,怕坏了女儿们的名声,都正在说亲,要是这事传开不等于要她们的命吗?可祖太妃也有自己的想法,连亡灵都惊动了,这么大的事能传不开吗?与其等传开之后让人非议,还要被人笑话窝囊,不如现在就自揭伤疤,还能占据主动,跟皇上多要条件,亏了名声,不能亏实际。

于是,祖太妃亲自上阵,英王又联合明王等人,敲响登闻鼓来告御状了。

皇上一听,头顿时一个比十个还大,又被祖太妃逼问,他就更没一点处理此事的主意了。他本来就是庸懦鲁直之人,也不会象上位者那样安抚臣子、顾及大局。他倒很清楚责任到人,当即把主张查检胜战侯府的徐慕轩、大皇子和庞家几个重臣骂得狗血喷头,让他们来解决这件事,给英王和祖太妃一个妥善的答复。

大皇子和皇上真是父子天性,一样会推卸责任,遇到好事争着向前,遇到难事就想让下属替他承担。他把责任全推到沈承荣身上,说沈承荣告密误导他,才弄得不可收场。他也摆出一副责任到人的面孔,当即奏请皇上严惩沈承荣。

皇上一直看不起沈承荣,慧宁公主死后,他对沈承荣恶感更强。听到大皇子奏请,他马上下旨打沈承荣四十大板,削去官职,并罚沈承荣赔英王一万两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