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震撼(1 / 2)

加入书签

请牢记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 --

---------..

清点过之后,这些冬瓜一共是两千六百个,每个上面都有恭亲王府的标记,其中黄金的有六百个,白银的占了大多数。

这样的东西如果放出去,引起轰动那肯定是必定的,价格上也必定会被炒得无比火爆。可张辰现在手里还真不缺钱,每年还有大笔的利润能够收回来,而这样的东西卖出去也实在太糟蹋东西。

索性拿出几个来在展馆里摆着,剩下的就全部收在戒子里,用来传家是再好不过的东西了。不说其它的,就单单那六百个金冬瓜,加起来也得在七百吨以上的重量,这样的传家宝才是真真有分量的。

张辰手里边的黄金加起来可是不少了,最早在吴世璠的宝藏里就有不少的黄金,后来在关家宅子里又有一些,加勒比的山洞里又是大量的黄金和一些铂金,接着在鼓浪屿的地下密室中再次出现黄金。

虽然已经卖掉了一部分,可那毕竟也只是少数,留在手里的依然是一个庞岱且吓人的数量。如果张辰愿意的话,把这些金银都拿出来,在配合适当的规模化操作,完全可以搅乱甚至是颠覆现有的贵金属市场。

这次进入到鬼子六留下来的宝藏里,又是大量的黄金,而且还是种样繁多。不论是现代的人还是古代的人,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的商贾,甚至是一些稍有资本的小民众,多少年来都在努力地搞这些贵金属。

现在,张辰手里的黄金在数量、质量和样式上。都是顶级的存在。不说那些花样繁多,让人眼花撩混乱的金银器皿,就单说纯正的黄金就有金砖、金块、金条、金锭、金叶子、金瓜子、金豆子和金沙子这八种之多。细分下来那就更是多了,单单是金条金块。就有近二十种,再加上其它种类怕是上千种都打不住。

可说是留下来传家,其实这些黄金也就是能和钱挂上钩,除了那些器皿和人偶、首饰之类的,金砖金条什么的都没有太多的价值。尤其是金砖,动辄就是上百甚至是几百公斤,除了能够卖钱之外,其他的作用目前还真是看不出多少来。这些黄白之物。没有艺术价值,也没有太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数量还那么多,终究也就是给后代的子孙用来傍身的救命钱财而已。

真正能够传家的。还是那些个文玩古物,记录着人类历史上的只能各种故事,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到近现代,乃至今后的若干年。这些正宗的收藏品都有着符合它们身份的故事。也能够为研究和传承人类文明,起到很到的帮助作用,甚至是改变某些错误的历史结论,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永远都无法逝去的精神财富。

闲话少说。张辰和宁琳琅清点了这些金冬瓜的数量之后,张辰继续是把东西都收进戒子里边去。然后两人再去清点旁边大架子上的那些金银锭子和金银砖。

这官府的人做事,毕竟还是要比海盗或者山大王靠谱很多。鬼子六这座宝藏里边的金银虽然很多,但是比起加勒比和腾冲的那辆出来,这里清点起来却是最容易的。金银分别分成整齐的两边,各自只有两种形式的形状,一种是大型的砖,一种是大型的锭子。

这些金银之中,冬瓜的重量应该就是张辰鼓膜的那样,各为旧制的一千斤和两千斤,而金银砖和金银条的重量则是可以准确称量出来。张辰的戒子里携带有大型的电子秤,只要是五百公斤之内的东西,都可以称得出来。分别是金砖都二百三十八点七三公斤,金锭十一点九四公斤,银砖一百一十九点三七公斤,银锭五点九七公斤,上下浮动都在五克之内。

经过清点,金砖八千块,金锭一万五千锭,金冬瓜六百个,银砖两万块,银锭四万锭,银冬瓜两千个,这些重量基本都是可以确定呢的了。而不是很确定的就是装在那些黄地青花罐子里的金子,形状不一,重量不同,大约都在一点七吨到二点五吨之间,约重也要在两吨网上了。

照这么算下来,这批金银可真是不少了,黄金大约在两千八百吨往上二十吨左右,白银的重量则是在三千八百二十吨左右。按照这数量来看,这可又是一次黄白之物的大收获.

之前在吴世璠宝藏里得到的黄金只有五百多顿,而在加勒比海那边确实四千九百多吨,看来这吴三桂还是没有鬼子六能捞,而鬼子六这个皇室亲王则是不如海盗能搜刮。

之前得到的黄金张辰迈出了一少部分,再加上现在鬼子六这里的,留在手里的还有六千多吨,估计现在张内衬已经是这个世界上私人储藏黄金最多的人了吧。

如果说鬼子六在他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富可敌国的话,那张辰依靠手里的黄金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这可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正所谓怀璧其罪,即使一个人再强,那他还有家人朋友这些人,这样大量的财富,足以让任何一个政权对他产生兴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件事除了他自己和宁琳琅之外,再不能有其他任何人知道,少一个人知道就会让一个人多一份安全,即便是母亲和师叔伯等亲人也不能告诉。

张辰虽然能忍住好奇心,不使用意念力去提前查看,但是看看这地下建筑的规模,也能够才想到一个大概。这里的财富储量怕是毫不逊色于云南那处吴世璠的宝藏,和加勒比海的那座海盗留下来的财富,甚至要比那两处还要高上不少。

毕竟那吴世璠是个已经要败家的皇帝,即便吴三桂能够积攒到天下间最富有的财产,看是那么多年的仗打下来。之前还要三不五时的去贿赂鞑子朝廷的各类文武官员,再加上多少年的大肆花销和为了拉拢手下人的赏赐,能留下来的也不过是十之三四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