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汉府瓷(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八一章汉府瓷

马上风在拍卖会上花了两百多万欧元个人买下了两件瓷器,两件“汉府”款的明代斗彩花卉纹碗,用彩六色的十几种花卉竞相盛开,其中还有极为正宗的斗彩鉴定色“差紫”,艺术价值堪比成化鸡缸杯。

斗彩瓷器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但存世作品极难得见,因此在收藏市场上最受推崇的就成了成化年间的斗彩。尤其是五色以上或者两色以下的成化斗彩瓷器,设色精当,素雅鲜丽,其价值不亚于一件普通的元青花。

这两只碗并没有出现在拍卖会的图册中,只是在预展的时候临时加进来的,一经展出之后,就被不少人盯上了。

这两只碗虽然没有官窑的款识,但是却有堪比官窑的品质,纹饰也是典型成化年间的特点。历史上不是没有民窑胜过官窑的东西,这两件明显就在这个行列之内,而且这“汉府”的款识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也许就是什么大人物的专用瓷呢,经过炒作之后,价值一定是几何倍增长的。

老外们,尤其是德国人,做事都是那种很严谨的态度,没有相当的把握绝对不会轻易冒险,虽然也有不少人怀疑这是成化斗彩精品,但是却没有几个敢真正下手的。

专家团的成员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自恃专研多年,满肚子都是中国古董知识,没有一个相信自己会看错的。再加上有庞大的利润,只要买下来,回到国内不论是收藏还是转手,都是一件很露脸或者赚钱的事。

以马上风为首的经济派,和零零散散的地方专家们,从刚刚开始举牌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状态了,满场的号牌此起彼伏,短短五分多钟的时间,就把价格从两万马克喊到了一百万马克。

连拍卖官都傻眼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主持了十几年拍卖了,还没有在我的槌下出现过这么激烈的场面呢,简直就是如梦如幻啊,如果能多出现几次这样的场面,我就快要能去到更大的拍卖行了吧。

正是因为拍卖官的长时间不知所措,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一次的高价,只要有人举牌报价,拍卖官就机械性地重复一遍价格,再问问有没有人继续出价,别说落槌了,那个象征着决定意义的木槌一直都没有举起来过。

现场的卖家也都给面子,何止是给面子,简直就是太给面子了,十分钟之内,竞价就没有怎么间断过,一万两万或者五千八千的涨幅一直持续着。

马上风已经喊了十几口价,这两只斗彩碗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了两百二十万八千马克,另外的几个地方专家仍旧不准备放弃,大有不得手誓不罢休的意思。

都他妈的疯了吗,你说你们地方博物馆要这么珍贵的宝贝干嘛用啊,能享受得了这样的宝贝?就不怕遭天谴?就在马上风稍一愣神,在心里抱怨这几个专家两句的时候,价格已经再次变化,又一位地方专家加价两万马克。

“两百二十二万八千马克,这位先生出价两百二十二万八千,还有哪位继续加价的吗?”拍卖官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喊了,但是却一直没有举过槌。

马上风不想再继续这样胶着下去了,决定要首先打开局面,直接举牌叫了两百三十万,相信这样应该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了。

不论是在任何一场拍卖会上竞价,都是一个很技术性的活儿,必须要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最适合的行为,不能多出钱,又不能心疼钱,还得在关键的时候对拍品的价格以及其他买家的心理进行预估,同时又要对拍卖官进行心理上的暗示和引导,一旦某一点上出错了,就很可能导致竞价失败。

一般来说刚刚起拍的时候,叫价的多数都是小买家,不一定有什么实力,白话就叫“打酱油的”,这个时候喊价都是小口。待到小幅度增长到一定价位之后,大买家才真正开始介入,这个时候叫价的幅度就要大很多了;再到一个相对高度的时候,才会恢复到相对小口竞价,直到决定拍品的归属。

一开始的小口竞价属于暖场的行为,这个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不可以随便喊价,避免让自己陷入混乱的初期竞价过程,导致判断力失常。中间阶段的时候,一定要胆大细心,在判断其他买家承受能力的同时,大幅度加价给对手以打击。

这两个阶段过去之后,基本上就能够确定归属,即便还有竞价,也是剩下实力差不多相当的买家了。这个时候就要耍水磨工夫了,相对小幅度喊价的过程中,偶尔出其不意地来一次大口,也许这一下就能打破对手的心理平衡,使得自己最终的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