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再临缅甸一(2 / 2)

加入书签

每年的三月到五月,是缅甸最热的时候,站在露天的地方稍微动一动,就是一身的汗,实在不太适合出门去游逛,吴瑞泰安排的翻译和向导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两个人为了方便招待张辰一行,也被安排住在了酒店里边,虽说他们是土生土长的缅甸当地人,已经适应了这种暴热,可既然能够在酒店里舒舒服服地待着,自然也就乐得享受了。

张辰和宁琳琅在房间里喝着茶,聊一些甜言蜜语,或者是抱着相互啃咬一番,一下午的时间倒也过的惬意。

临到晚饭之前半个钟头,吴瑞泰也来到了酒店,承经大师把张辰引为忘年之交,自然是要为张辰接风洗尘的。缅甸的各大家族都和佛教有着很深的联系,吴瑞泰的家族就是与大金寺的关系相当密切,两方面算得上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的关系,吴瑞泰做为家族在商业方面的代表,和一些寺庙、高僧之间的交道往来,也就成了他的责任,这时候他就是代替承经大师来请张辰的。

留下公司的职员和卢俊义他们自行晚餐,张辰和宁琳琅带着崔正男、丁志强、吴勇三人,随吴瑞泰到了大金寺去赴承经大师的宴。

如今张辰到大金寺已经不是游客的身份了,做为承经大师的好友,他可以享受进入到内寺的待遇。承经大师早在寺门前等着迎接张辰,这倒不是张辰有多么的谱大,完全是因为承经大师对张辰的看重,和张辰答应大金寺可以参与到唐韵未来对佛学的研究当中去,哪怕是整个大金寺上上下下,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也都对很是恭敬,礼遇有加。

以承经大师的佛性,早已经跳出世俗了,当然知道世间道法自然,一言一行之中皆是佛法,一草一木皆是过眼云烟,又或者都是至贵重的宝贝。

张辰在寺门前停下,除了鞋子,对承经大师合什,道:“晚辈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有几分投机取巧的微弱伎俩,怎能当得起大师亲自相迎如此礼遇,真是折煞晚辈了。”

承经大师见到张辰这个忘年之交的小友也很是高兴,合什还了一礼,道:“小友曾经对贫僧说过‘所谓拜佛,即非拜佛,是名拜佛,只不过心中一念而已;佛与净土俱在心中,大和尚何必执着’,我今日用这句话来答小友,所谓见礼,即非见礼,是名见礼,只不过往来之事而已;诸法空相,礼或非礼俱为空礼,小友你着相了。 ”

交情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有礼貌或者没有礼貌,都只不过是相互之间的一种交流而已,出门相迎或者坐在禅房中等待,叫一声大师或者戏说一句老和尚,这些还有什么分别吗。出门相迎也只不过是因为突发奇想,让众位僧人见识一下张辰,张辰来赴洗尘宴也只不过是和承经大师的一次交流,可以搞得很盛大隆重,也完全可以当作没有,随心而动就好了。想到这些,张辰更是对这位大和尚的心境佩服不已,果然是得道高僧。

两人相视一眼之后,同时放声大笑了起来,接着便放开所有的束缚,又是同时伸手引向寺内,说了一句“请”。

张辰不懂缅甸语,承经大师对于汉语也是一知半解,他们之间都是用梵文交流的,除了承经大师身后的三个老僧人之外,其它的大小和尚俱是一句也听不明白。但是他们却也知道,这两人说的是梵文,不禁对张辰也更加地高看了一些。

佛教传自印度,当然是以梵文为正宗了,别说在缅甸,哪怕是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现如今也有大把的僧人不懂梵文。可是眼前这位承经大师的好友,居然可以用流利的梵文与之交流,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能够主持佛学的研究工作呢,今后对这位高人一定要以礼相待,千万不能怠慢了。

席间,承经大师向张辰引荐了大金寺的几位知名僧人,就即将到国内去参加佛学研究的人员和张辰作了交流,张辰所学博杂,对于佛教文化也有很深的认识,一桌人倒也相聚甚欢。

吴瑞泰也说起上次张辰接受采访之后,因为他无与伦比的出色表现,那部专题片已经被传播到好多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的广东等玉石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及港台和东南亚一些华裔聚居的地区,尤其是在缅甸这个人人都以翡翠为荣的地方,很多人都把张辰当作了偶像。更有一些好事者,总结出了历届公盘上表现最好的买家和翡翠玉石行业的高手做了一个评比,将这些相玉和赌石高手,以王、霸、客分为三个等级。而张辰则是因为他在翡翠玉石行业的成就和贡献,被划分到了这三个等级之上,以所有翡翠玉石行业人士的老师来称呼,冠了一个“玉师”的名头。

张辰对此并不在意,这年头,盛名累人啊。还戏说,这个名头实在不怎么来劲儿,猛一听还以为是叫玉狮呢,狮子虽然威风,但也不大雅致,未免有些不美了。

在坐的众人都没想到的是,张辰今天的一句戏言,在后来被人传了出去,他那个“玉师”的名头,慢慢地还真就被人称作“玉狮子”了,这也成了多年之后张辰朋友们之间的一个段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