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惊天宝藏四(2 / 2)

加入书签

再依次看了其它的威武将军炮、红夷炮和碗口铳,笑着说道:“琳琅,要是在古代,咱们有了这么多火炮,就可以起兵打仗当皇帝了,到时候你就是皇后,啧,母仪天下啊。不过现在是科技时代,和平年代,如果有人拿着这个去打仗,那他的脑袋一定是给驴踢了。”

宁琳琅听了张辰的话,也是笑着说道:“好啊,我要当你的皇后,还要给你生一个太子。”这丫头不会因为一些话而面红耳赤,娇羞难耐,这种坦然面对爱情的态度也是张辰最喜欢的。

“好,就这么说定了,不过我们能够保证生出儿子吗。”张辰对于科学生育还是明白的,转又说道“这些大炮虽然笨重,但在古代却是不可多得的利器,也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抹去的财富,这里有七十多门保存完好的明清火炮,足以开一个火炮展览了。”

剩下最后的青铜鼎了,张辰绕过那堆大炮,来到青铜鼎前边,这里一共有九只青铜鼎,鼎身高大,不算耳都足有一米八左右,和张辰都差不多高了,直径也达到了两米以上,可算是青铜器中的巨无霸了,目前存世最大的司母戊鼎离这个可差远了,这要是爷爷,那司母戊鼎就连孙子都算不上。

张辰走近了去看鼎身上的纹饰和铭文,这座洞室里有上百盏长明灯,把鼎身上的纹饰照的很清楚。张辰细细的看着那些纹饰,这样的纹饰张辰从来没有在青铜器上见过。

张辰正在看的这只鼎,鼎口周围都是回形纹饰间隔动物纹饰,每两个回形纹饰之间的动物都不相同,下边是山川河流的图案,直至鼎的底部,这样的纹饰占了鼎身周长四分之三的地方,而剩余的四分之一处是铭文,而这些铭文则是张辰看不懂的文字。

张辰虽不能说通晓吧,但是对于已知从古到今的中国文字还是都认识的,这些文字他不认识,那就证明这些文字如果不是已经消亡的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就是比已知的文字更早的古代文明。

这让张辰心里再次忍不住的兴奋,这个发现可是比《永乐大典》正本还要让人欣喜,连忙叫宁琳琅也赶紧过来看看。不论是少数民族文字还是远古文明的文字,都将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宁琳琅必须和他分享这一切。

宁琳琅也到了这只鼎的旁边,绕着鼎转圈,看着上面的纹饰和铭文,说道:“师兄,这些纹饰都很有意思,和其它的青铜器上边的纹饰不一样,但是这些山川河流却要比其它的青铜器上的纹饰精致的多,不过这些铭文我一个都不认识。”

这时候,张辰已经展开意念力去观察过这只鼎了。之前的时候,他认为这些也就是战国时期的东西,看到纹饰和铭文的时候也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的可能性大一点,现在展开意念力观察过之后,他完全被震憾了,这只鼎居然有一浓六淡七层金色的光芒,这鼎最少是四千零二十年前的东西,那是什么时代,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刚刚开始啊。

张辰的脑子彻底乱了,想法无比的多,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出来,但是却没有确定任何一个。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一下,对宁琳琅说道:“琳琅,这些鼎可能是很古老的宝贝,我们每只都看一下。”

说完和宁琳琅挨个儿把九只鼎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张辰内心虽然更加的震憾了,但是那个最夸张的答案却是已经定了下来。

张辰经对这九只鼎的比较之后发现,这些鼎除了大小相同之外,每一只的纹饰和铭文都不相同,但是却又有着一些规律。

鼎口的纹饰都是回形纹饰间隔其它纹饰,而回形纹饰之间的纹饰都是动物、谷物和果物等纹饰;鼎身都是直到鼎底部的山川河流纹饰,没有相同之处;每只鼎的铭文前十四字都是相同的,而且第六字和第十六字是同一个字。

过了半个多小时,张辰依然不能平静内心的震憾,但是已经能够接受了,对宁琳琅说道:“琳琅,根据这九只鼎的纹饰和铭文来看,我怀疑这九只鼎就是禹王九鼎。”

宁琳琅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听张辰给她讲了这九只鼎的相同处,以及一些张辰的看法后,宁琳琅也觉得这就是禹王九鼎了。

张辰用意念力细细的把这九只鼎观察了一遍,发现所有的鼎尺寸几乎完全相同,正负差极小,除非用专业工具测量,否则极难看出来。要不是知道这是四千多年前的物件,张辰真不敢相信,制作工艺居然如此的精细。

张辰把意念力包裹住其中一只鼎,想看看鼎内有什么,会不会也有纹饰,或者是一些铭文。果然,里边真的有铭文,布满了整个鼎的内壁,每个铭文都有巴掌大小,怕是要有一千多个字。一千多字的铭文,这是什么概念啊,好像还没有出土过千字铭文的青铜器吧,这可绝对要算上青铜器之王了,而且还是没有出现过的文字和纹饰,说是能够震惊世界也一点不过分。可惜的是张辰认不出这些铭文,不过其他人估计也是认不出吧,张辰就算不能完全明白,但是已经被破解或者已经出现过的文字,基本上他都有些了解,有的甚至还很精通,她没有见识过的文字,想来真正知道或者见识过的人,不敢说完全绝对的没有。也应该是极其少的。

张辰也把这些铭文和已经定义了的夏篆相比较,并没有相同文字,而这些铭文无论从字形和书写方法上看,与夏篆都是不同的,那这些铭文就确定是一种新的文字无疑了。

张辰继续观察其它的鼎,都是一样,内部有着二百字左右的铭文,但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文字。在观察到第五只的时候,张辰发现鼎内有一个匣子,半米左右的长度,二十多公分宽,厚度有十几公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