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鉴(2 / 2)

加入书签

“哦,”杜蘅微一挑眉,也不勉强:“何事?”

“这……”刘宜彬眼睛瞄着紫苏,显出迟疑之态。

紫苏立刻喝道:“枉你活了一把年纪,连最起码的规矩都不懂了吗?”

杜蘅笑了笑,道:“无妨,你先下去。”

紫苏有些不情愿,可杜蘅开了口,她势必不能当着外人的面驳了她的面子,只能狠狠瞪了刘宜彬一眼,悻悻然退了出去。

将门窗大敞,让所有人都退到院子里站着。

这样,站在外面的人能看到屋里的动静,不怕他耍花样;同时又听不到里面的谈话内容,不致令谈话内容外泄。

“实不相瞒~”花厅里,刘宜彬肃了容,拱手冲杜蘅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小人收到大东家密令,要小人交出钱庄印鉴。所以……”

“哦?”杜蘅把玩着手中茶盏,唇边一抹笑容颇为玩味:“我记得,二年前,刘大掌柜亲口告诉我,我是永通钱庄的大东家。怎么,现在突然又冒出一个大东家来?”

刘宜彬脸上一红:“小人失言。应该是老东家才是。”

“嗯~”杜蘅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不知这位老东家……”

说到这里,她顿住话头,只冷冷地盯着他的眼睛。

刘宜彬下意识地低头,避过她的视线:“正是大小姐的外祖,顾洐之,顾老爷子。”

杜蘅心脏剧烈跳动,声音忍不住拔高:“外祖,他老人家来临安了吗?”

“不是,只是来了密函。”刘宜彬摇头,迟疑一下,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条,双手恭敬地呈上:“大小姐请看,是老爷子亲笔书写的密函。”

顾洐之的笔迹,杜蘅自然了然如胸,只一眼就辩认出确实是顾洐之亲笔。

萧绝曾跟她说过,顾洐之没死,然而乍然见到亲人的字迹,得到他还活在世上的有力凭证,让她心神激荡。

然而,相比亲人的音讯,信上的内容更令她心惊肉跳。

她低头,纤细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熟悉的字体,一字一顿地问:“刘大掌柜,我有一事不明。信上所说大事,是指何事?”

刘宜彬一愣,抬头迅速睃她一下,又飞快地垂下:“这……”

杜蘅面色苍白,脸上掠过一丝惊惧和心痛,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这么说,南昭入侵大齐,是外祖在背后推波助澜,甚至是一手策划的?”

“大小姐,”刘宜彬脸上带了几分热切和狂热,道:“南昭和北齐本来就是一家,被人为地分为两地!这不是入侵,是为了复兴大秦!为此,老爷子不惜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筹谋了几十年!现在,顾家几代人的夙愿终于可以实现了!一旦大业得成,我们都是历史的功臣,将会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杜蘅冷眼斜睨着他,带着几分嘲弄:“你所谓的历史的功臣,就是要我背弃先祖,帮着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用数百万乃至更多无辜百姓的鲜血,让自己流芳百世?”

刘宜彬皱起了眉头:“大小姐,话不是这样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江山的统一,为了子孙后代的平安和幸福,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连自己的命都没了,哪来的子孙后代?”

“杀戮是暂时的!况且,伤亡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嘛!世子爷和穆王府越早站出来,伤亡会越小!我们掌握着民心的向背,实力远胜北齐,明知是场必败的战争,何必还要做无谓的牺牲呢?”

杜蘅低低地笑起来:“照你这么说,如果世子爷坚持要抵抗的话,就会成为大齐的罪人咯?而且,双方现在战场上人数相差虽然较大,但真要论起实力来,未必有那么悬殊吧?葫芦谷战役,火烧浮桥就是明证!”

“不过是侥幸得手罢了!”刘宜彬摇了摇手。

杜蘅淡淡道:“幸运,也是一种实力。”

“南昭的太子是谁,与大小姐是什么关系,自不用我来说。”刘宜彬苦口婆心地劝,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说实话,北齐能给大小姐什么呢?太康帝多疑,直到现在还怀疑穆王府的忠心。南宫宸就更不用说了,至今对大小姐贼心不死!别说这是一场必输之仗,就算侥幸让北齐赢了,又能如何?据我所知,南宫宸可不是什么虚怀若谷,求贤若渴之人。相反,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一旦他登了帝位,穆王府将面临什么,世子爷又该如何自处?”

说到这里,他轻咳一声,道:“世子妃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该如何选择?”

杜蘅点头:“我记得

,两年前你把印鉴和文书交给我时,曾亲口说过,永通钱庄是外祖交给我的产业?而我,才是永通钱庄的大东家?”

刘宜彬点头:“当然,所以小人才会……”

“既是如此,我有权利对自己的财产做出区处,不需外人来指手划脚。”杜蘅说完,并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端起茶杯:“送客!”

“大小姐!”刘宜彬一愣,完全没想到在剖析了厉害之后,杜蘅仍然选择了拒绝!

就在他愣神的当口,紫苏飞快地走了进来,挡在了他的身前。

“大小姐,请三思啊!”刘宜彬无奈,极不甘心地走了。

杜蘅面容凝肃,淡淡道:“记住,以后凡是永通钱庄的人,一律不要带进来。”

“他说啥了?”紫苏很是好奇。

杜蘅没有说话,眼里满是担忧。

顾洐之会开口索要印鉴,显然是担心她把钱庄的钱提出来支持北齐。换言之,萧绝把他打痛了,他对萧绝有了提防。

被顾洐之惦记上的人,还能安安稳稳地上阵厮杀吗?

PS:明明只有几件事,咋就写不完呢?呜呜……

另,情人节快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