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星条旗落下(1 / 2)
就在美国各州同时展开公投的时候,英国海陆两军总参谋部也开始研究登陆赫尔戈兰湾的可行性,虽然这听起来很匪夷所思,不过却是迅速结束战争的最好办法。
西线想从法德边境获得突破几乎不可能,他们虽然把德军赶出了法国,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英军,五十万人的伤亡几乎可以说是自开战以来英国单场战役的最高记录了,而法国人后期在凡尔登突出部遭遇的前后夹击也让他们损失了近三十万人,现在德国人的确无力为前线的减员提供补充,但英法也同样没有这能力,目前的情况是一百五十万英葡比联军加法军在东起瑞士西到比利时的漫长战线上对约一百九十万德军和二十万荷兰军。
另外在荷兰境内还有二十万荷兰军和五万德军,用来警惕英国再次从侧翼登陆。
虽然德荷联军兵力居劣势,但却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尤其是德法边境上,战前阿尔萨斯和洛林为了配合施利芬伯爵的右勾拳计划迟滞法军,就已经修筑了大量永备工事,后来没用上,但现在这些钢筋混凝土堡垒成了协约国难以逾越的障碍。
原本唯一寄予希望的就是东线,但随着战局发展,俄国人同样也开始进攻乏力,前段时间的突破说白了就是中国那笔贷款砸出来的,十亿华元的贷款就像给病重的人抽了一口ya片一样,让原本虚弱的俄国迅速爆发了一下。但现在因为贷款花完,物资供应紧张又重新恢复了原样,八百万俄军被一百五十万德军,两百万奥军,五十万罗马尼亚军挡住,而且随着俄国内乱渐起,前线军心不稳。也很难指望他们短期内能再爆发一次。
至于意大利战场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这个战场上,同盟国还有足够的进退余地,哪怕他们守不住威尼西亚,也可以退到戈里齐亚,原本两个集团军就可以轻松守住的战线,现在换上四个集团军就更没什么压力了。
当然如果这时候中国参战,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有那三百万中国士兵投入欧洲战场,就算同盟国还不投降。剩下也无非就是时间问题,可现在中国人不愿意为欧洲付出哪怕最小的伤亡,协约国也就只剩下登陆赫尔戈兰湾这一条路可走了,既然杨皇帝能够提供赫尔戈兰湾的水雷图,那么这个计划也就完全具备可行性了。
当俄国察里津再次爆发大规模叛乱,尼古拉不得不从前线抽调一个军赶回去平叛的时候,这个计划就不仅仅是可行性,而是变成必须的了。
在确定计划后,英国人开始分批从意大利撤军。当然打着旗号是增援法国战场,此举果然遭到意大利人的强烈反对,意呆们现在全靠这三个不满员的英国集团军保护呢,你们撤走了德国打过来怎么半?我们好不容易才收复大部分领土。难道接着再丢掉?
可他们反对也没能影响英国从意大利撤军的决心,好在英国人也告诉利蒂尼,他们并不是撤出全部英军,只是撤走两个集团军。回国休整一下补充补充兵力,然后全部塞到法国战场一举突破德军防线彻底结束战争,现在属于关键时期。大家都克服一下困难,意大利还有一百七十万陆军呢,努努力,加加油,一定能够挡住侵略者的。
当然,这话就纯粹扯淡了,意大利人要有这本事,欧洲战场也不用走到今天这地步,反正现在英国人就是要抛弃意大利了,这个消息在意大利国内引起极大愤慨,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声称英国背叛了意大利的友谊,再加上前段时间英法媒体对意大利的污蔑一时间意大利对英国人这种行为的谴责声不断,王后陛下和她父亲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了。
虽然意大利人打仗不行,但玩纵横捭阖的头脑还是有的,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现在对战局的影响能力,福煦的那个集团军早就撤出阿尔卑斯山区增援北部前线去了,这时候的法国南部可以说完全敞开大门,而且不会有任何防御力量,哪怕凑也凑不出来,意大利真要在背后捅一刀子,一百七十万意大利士兵带着一百万德奥希黑联军冲进法国,这场战争结果立刻逆转。
而且从利益上讲,这时候意大利背后捅法国刀子,能收获的好处绝对比和法国人继续并肩作战要多得多,当然这样的话意大利也就声名狼藉了,虽然萨伏伊家族当年干过这种事情,但那毕竟都过去几百年了,另外英国还在意大利保留一个集团军,这也让他们很难下定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