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奢侈品(1 / 2)

加入书签

另一件事情让远在武威的张春也感到有趣。

鄂中,已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不过整个沙洋、京山、荆门、潜江都成了研究院的地盘。这里已经有了近十万的学生,十万研究人员,七十多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仅仅这加起来就有百万人口。所以连钟祥和天门也配给了研究院,一方面是给农业院更加多的实习基地和育种基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

而为了服务这些人,所有的家属全部算上也是不够,所以一些农庄里的人也走向的服务业。鄂中地区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人口增长,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反而少了。

1931年,经过了再次的土地分配,居然每户平均到了三十亩。如果不是农业所研制了一些小型机械,和农学院学生们的帮助,有些土地恐怕就撂荒了。水稻,小麦,棉花的亩产到了一个极限,已经连续十年没有多少增长,除非农学院的杂交和基因技术有所突破,蔡无忌说这只是时间问题。

好在套种多种作物和生态养殖上越来越丰富,新民大学管区才勉强能够自给自足。

随着居民的收入的积累和提高,钱反而成了祸害。奢侈浪费现象严重,赌博之风气盛行,如果不是打击严厉,**吸毒也会死灰复燃。多出来的钱总要有个出路。

工商部曾经尝试着让市场来自由调节。但是商人们很快就开始兴风作浪,大量的财产向富人们聚集,物价高涨,物资不仅没有增加流动,反而被囤积起来操纵市场。为了获得高额利益,商人们开始向官员们行贿,想用私有资本入侵国有资本,并逐渐影响到了研究院所属的工厂。

暗月的人已经多次提到这种现象,郭华的监察部门也正在查处。

张若茗让经贸系的学生会同合作银行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需要对市场进行管制和规划,不然这些钱无序流动,最终将破坏整体经济结构。

黄丽玲想出了发行公债的办法,也就是用公债把这些多出来的钱吸收到国家层面,有国家统一调配。这样给私人的钱一个出路,这些钱用来进行国家建设和投资,国家返给人民利息。不过这总归不是最终解决的办法。

曾思敏就提出开发奢侈品来消耗掉这些钱。

张春反对进行私人小汽车的开发,因为享受不能拿环境和资源做代价。鄂中几个县的公用交通已经非常发达,能够满足市民的要求。出行也很方便。因为技术的不断改造,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车运行也越来越快,越来越舒适和平稳。交通调度系统的完善增加了交通系统的利用率。

不过因为车辆的速度太快,所以列车和电车系统都在做封闭工作,不管是人,还是动物进入轨道,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张春就给电子所提议在摄像与播放系统上进行改进,单独设计出小型节目显示器。在沙洋成立一个电视局制作节目,利用电缆传送到公共场所。如果能够缩小到家庭使用最好,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家里收看到电视节目。

可以把根据集装箱冷藏车的原理,制造出小型的家庭用冷藏柜。

如果说电视和冷藏柜不算奢侈品,那就没有什么东西算得上奢侈品。能够解决曾思敏的烦恼。因为与其搞什么豪华家具,高华住宅。这样更加现实一些。不会消耗自然资源。

只不过真要用上电视和冷藏柜,很多地方现有的沼气发电厂是不够用的。张春又不愿意用大型的燃煤火力发电站,那是工厂专用的,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所以张春说可以研究家庭用太阳能发电装置,这也是奢侈品。

太阳能发电装置从很早就研究出来,开始是利用热能转换发电。后来是直接用结晶硅板进行光电转换。只不过其实结晶硅整个系统产生的污染也挺严重的,环境所一直诟病。生产过程的污染好治理。产品进入家庭后,如何回收利用?

环境所其实对于电视冰箱也有同样的顾虑。

但是张春说,要保持像军队那样一个子弹壳都捡回来的传统。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都要进行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以前垃圾全部是在垃圾处理厂进行分拣和回收。现在张春让城市管理局在街道和人口集中的场所放置可以进行分类的垃圾箱。让老百姓自己进行废弃物分类,以减少垃圾处理厂繁重的分拣工作,同时也方便继续回收利用。

同时张春认为电视还不仅是一个奢侈品,还是一个必需品,因为它是最好的宣传教育和信息通报的工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