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有惊无险(2 / 2)

加入书签

“喏!”百官一起躬身唱喏,再一次声震寰宇。

走出太极宫的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有些发傻。这一次弹劾闹得轰轰烈烈,却每想到这样收场。不过他们哥俩儿还不是最惨的,散朝良久刘文静仍旧呆呆的杵在那里。这一次打击,让他有些缓不过神儿来。

往常一下朝,立刻会有无数后进围拢过来。对着前辈嘘寒问暖,一副诚心求教的模样!可今天散朝,全部绕着刘文静走,好像生怕沾染上刘文静身上的晦气。能混进这间大殿的,都是成了精的人。虽然今天李渊没有提刘文静一句不是,可所有人都知道刘文静完蛋了。

过了好久,刘文静才痴痴呆呆的走出了太极宫。什么高官显贵,什么门生故吏满朝野。一切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完了!一切都完了!刘家完蛋了!

看到刘文静的样子,李建成长叹一声。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弹劾会输得这么惨。李渊完全站到了云浩一边,不就是打了一场胜仗?八千人打成了不到两千人,这也算是胜仗?

“都是那两个贱人,昨天不是传话出来,老头子对云浩的事情很生气,怎么今天一早就变了。”刚刚走进太子东宫,李元吉就气急败坏的说道。

“住嘴!”李建成恶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结交后宫嫔妃是犯忌讳的事情。更何况,李元吉和孙嫔还不清不楚。真要是一切摊开了,休想有个好下场。

“本来就是嘛!老头子不知道怎么想的,怎么就站在云浩那边说话。”被李建成瞪了一眼,李元吉不敢再大声嚷嚷,只敢小声嘟囔。

“魏先生,您怎么看这件事情?”支开了身边人,李建成迫不及待的询问魏征。

“当初弹劾的时候,老夫就有些担心。云浩这次打了胜仗立下大功,这个时候弹劾他实属不智。可齐王殿下联络了刘文静,老夫想试试陛下的底线。现在看来,云浩简在帝心绝对不是殿下可以撼动的。

不过殿下也可以放心,陛下虽然申斥了殿下。却绝对没有对殿下起别的心思,反而是刘文静,这一下下场堪舆!”魏征看着门外笃定的说道。

“你说刘文静会倒霉?他可是元谋勋校,父皇对他十分器重的。怎么会因为这一件事情,就把刘文静罢了?”李元吉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陛下说官员就是帮着他狩牧天下之人,说白了官员就是鹰犬。突厥好像是恶狼,他们来抢陛下的羊。而刘文静这只鹰犬,不知道帮助主人护佑羊群。反而和恶狼沆瀣一气,坑害主家谋算主家的羊群。

殿下说说,这样的鹰犬还有留着的必要么?至于以前的功绩嘛!说句大不敬的话,无情最是帝王家。沾染了权利之后,想留下香火情难上加难呐!”魏征说着,亮晶晶的眸子直愣愣的看着李建成。

魏征的话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听得一愣愣的,听到那句无情最是帝王家,更是心惊肉跳。如果李渊是无情之人,那么他的这两个儿子会怎样?权利是那样的无情,如果一旦在继位的事情上出现变故,那个武勋盖世的二弟(二哥)李元吉又会怎样对待他们?

“哦!啊!愣神儿了,魏先生不要多想。孤不是无情之人,也断然不会让魏先生没了下场。只要孤能够顺利等位,仆射的职位定然是先生无疑。”过了好一会儿,李建成才尴尬的醒过神儿来,魏征这句话含义很深。既是告诉李渊对于刘文静的想法,又在试探李建成的态度。人老成精,估计这货是狐狸变的。

魏征笑了笑,接着说道:“刘文静一向与秦王走的近一些,这一次算是秦王那边内讧。无论谁赢了,秦王都将在朝廷里面少了一个助力。现在来看,损失的是刘文静。可陛下对云浩,也不是全都满意。

不知道殿下注意到没有,陛下在力挺云浩之前。曾经说过几句训诫的话,朝廷自然有朝廷的法度体制。上下尊卑君臣纲常这些东西,还是要维护的。

这一次陛下力挺云浩,那是因为云浩不但打赢了突厥人。更是因为,云浩在河北为陛下赢得了巨大的声望。看着吧,从此之后河北恐怕再也不会降者复叛,成为大唐的祸乱之源。

不过老夫总觉得,陛下还有另外一个动向。很可能,朝廷的大政方针会转变。”

“什么动向?”李建成听了眼前一亮,自己都不知道的大政方针这可得听听。

“陛下很可能把用兵的方向,从国内转移到境外。”

“你是说父皇要对付突厥人?”李元吉不可置信的问道。一直以来,突厥人都是最强横的存在。杨广在位的时候,曾经被突厥人围困在长安城里差一点儿自杀。李渊登基,更是有突厥人出兵相助。如此强大的存在,难道说李渊想要对他们用兵?

“从这一仗打完可以看出,我大唐雄师面对突厥铁骑的时候,是可以战而胜之的。如果陛下接下来处置刘文静,就证明陛下相对突厥用兵。”看到李建成疑惑的眼神儿,魏征赶忙解释道:“自太原起兵以来,负责跟突厥人联络的都是刘文静。一旦陛下处置刘文静,那么就是说陛下不再想跟突厥人媾和。

而这一次跟突厥人开兵见仗,依照突厥人的脾气肯定是要来报复的。现在正是春夏之季,正是草原上战马最为瘦弱的时候。这时候展开报复,基本上不太可能。最有可能的就是冬天,那时候牲畜都进了冬窝子过冬。战马正是膘肥体壮的时候,而且冬天一些澡泽地河流湖泊也会上冻。原先大军不能通行的地方,那时候都通行无阻。

如果老夫算的没错,今年冬天突厥人必定来犯。如果二位殿下整军经武,今年冬天将士太子殿下夺取兵权的最好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