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三 苏尚书(2 / 2)

加入书签

我们要慢慢的发展自己,慢慢地等待波斯全面崩溃的时刻,等到那个时刻,我们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然后和最强的罗马帝国决战,另外,对于阿拉伯特区的控制一定要加强,如果阿拉伯特区并不能够保证绝对的控制,那么我们和罗马帝国的交战就会处于下风,所以李承乾秘密下令血滴子抽调绝对骨干和精英全面经营阿拉伯特区,必不使其脱离大唐的实际掌控。

我们和阿拉伯的战争已经造成了十余万大唐子弟兵的战陨,我们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也痛失十余万优秀的儿郎和近千名优秀的军事大学学子军官,这是我们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他们的父母永远的痛,他们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发展的时机,我们就要用绝对的成绩告慰他们在天之灵,而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战争。

李承乾一声令下,传令铁骑四出长安,带着象征皇帝兵权的兵符,前往边关各地重兵集结之处传达李承乾的命令,停止继续向外拓展国土,就地驻扎,建立堡垒,保证国土的安全,然后以重兵保护国土安全,却并不会主动出击,抽调主力回师内地,平定新近占领地区不断出现的叛乱现象,协助地方文官保证地方安全,并且不要干预地方文官的治理措施,军队没有皇帝和州刺史以及县令的三重允许,不可以入城,必须在城池外安营扎寨。

贞观年以来的大拓边行动暂时中止,与此同时,强烈的对内镇压造反行动开始展开,在李承乾的政策命令之下,对于那些新近占据领土的治理行动占据了整个大唐的行动主流,对外战争不再是最主要的军事行动,而新近占据领土上的那些异族叛乱才是军队的主要行动对象,常备战斗军四处平叛,常备守备军则是随着战斗军一起行动,战斗军打到哪里,他们就驻扎到哪里。

为了对地方兵权进行规范,使得不至于出现地方官员或将领拥兵自重的情况,也不至于出现地方防备松弛,将领轮换制度被很好的执行,军队轮换制度也即将被执行,而且地方军如果要调动,比如有剿匪需要的时候,必须要参谋总部、州刺史的双重允许,然后县令拿着命令去军营交给统兵将领,将领调动兵马开始进行任务,任务完结以后该回哪儿去就回哪儿去,将军的个人行动不得带超过五十名士兵随行,且除了自己的亲卫兵,不得调动战斗兵员进行私人活动。

但是一旦进入战时,比如一州一县遭到了敌军进攻,那么这个县或者州就要进入战时状态,这个时候,一个县的驻军将领或者一个州的总兵,就有权力宣布这个州这个县进入了战时状态,这个时候,文官必须服从武将的指令,关于一切有利于抵抗敌人进攻的指令,文官县令必须执行,不得有任何拖延,否则,武将甚至有权紧急罢免文官刺史县令,成为一州一县之主宰。

当然了,这是战时状态,平常时节,武将不得干预政务,否则州刺史和县令有权罢免统兵主将,将之逮捕下狱,交给上级处理,武人不干政,文人不掌军,这是铁律,李二陛下时期不断强调,乃至于为此罢免软禁了大唐第一任参谋总长侯君集至今,李承乾登基以后则恢复了侯君集的自由,但是仅仅保留其国公爵位和一个名义上的一品大员官位,并没有实权,更别提军权了,所以侯君集等于是直接养老了。

李承乾继承李二陛下对于武人不干政,文人不掌军政策的贯彻和推行,继续巩固参谋总部的权力,巩固军中参谋制度的推行,不允许军中出现公干之外的文官,当然也不会让现役的武将参与国家治理,文人就老老实实的治国,武人就老老实实的打仗,没别的。

苏宁也不是例外,将军衔被收回,只剩下官位爵位和勋位,原先的将军虚衔挂着,象征曾经的赫赫军功,不过在这样一个注重军政分开的时代,苏宁主动交出将军虚衔,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官,纵横部尚书,二品大员,不再参与军中征战之事,虽然苏宁被很多人视为军中战神,是可以继承李靖军神称号的人。

随着苏宁的退出,这个称号的继承者是谁,就变得有些不太确定,因为除了苏宁这颗军中巨星以外,符合这个军神条件的人似乎也不少,无论是疯将军杜荷,还是最强武将薛仁贵,薛仁贵的老师苏定方,参谋总部总长兼军事大学祭酒李世绩,海军大将张亮张士贵李大亮等等,似乎都是战功赫赫之辈,缺少苏宁这颗太过耀眼的巨星,其余的星星也争相发光,军神的称号有些不知归属,虽然这个称号不是官方认证的,但是谁都知道,继承这个称号的人,是可以被军队承认,成为军队灵魂的。

这是每一个将军梦寐以求的称号。

苏宁不再参与军中事物,代表着武官身份的一切都被收回,成为一个彻底的文官,人们只是记住了曾经在战场上叱诧风云,以区区十万兵力拓地千里,歼敌数十万的苏将军,辽东军们也记住了曾经的辽东军统帅,在最危急的时刻担负起最严峻的任务的苏将军,从此以后,苏将军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苏尚书才是苏宁真正的代号。R1152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