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五 对马海战(1 / 2)
h2>对马海峡是朝鲜半岛西南侧和倭国本州、九州两岛之间的海峡,这道海峡在漫长的历史中被兵家光顾过了很多次,比如十三世纪末蒙元征倭的时候,蒙元海军两次渡海进攻日本;十五世纪初期,朝鲜太宗派兵进攻对马岛,驱逐倭寇;十六世纪晚期,丰臣秀吉两度率军进攻朝鲜,日本人走的也是这条路;日俄战争中俄国海军和日本海军之间的战争也是选择在这里,还发生了一场影响了后来几十年世界海军发展的对马海峡海战。
对马海峡每一次被载入史书总是和战争离不开关系,似乎是一片被战争所诅咒的海域,而此次,作为大唐征倭行动的总策划,苏宁也早早的策划好了收拾完朝鲜半岛之后的灭倭战役,首先是要整理一下朝鲜半岛,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朝鲜半岛,并且把百济王室还有新罗王室全部送去长安城等等,接着就是度过对马海峡攻击倭国本土。
而苏宁的征倭计划也早早的得到了李二陛下的批准,被允许实施,并且可以在结束半岛战役之后,秉持兵贵神速的理念,尽快发动对倭战役,狠狠的为李二陛下出一口气,这个小岛国对我天朝上国不尊敬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隋文帝和隋炀帝可以忍,是因为时机不对,而如今我大唐没有必要了。
就隔着一道海峡,我大唐斥重金打造的海军战舰难道还收拾不了倭国?就我国现在的那几艘小破船还能是大唐的对手?
李二陛下信心满满,苏宁则很谨慎,考虑到另一个时空中蒙元两次征倭都被对马海鲜的台风所阻挡,以至于无形间救了倭国一命,所以这里的气候必须要弄明白了,要是弄不明白气候,万一也遇到了台风,那就完蛋了,台风所带来的海上风暴的威力可是大家都明白的,这是很严肃的问题,不得不严肃考虑。
再详细咨询了一些当地渔民之后,苏宁算是大致弄清楚了这里的气候和潮汐乃至于洋流,行军打仗的将军要是不会一点儿天文地理,那是很容易吃亏的,万历朝鲜之役期间,曾经发生在这一片海域的鸣梁海战,就是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只有十几条战船对付倭国数百条战船,创造了世界海军战史的奇迹。
苏宁可不想因为不懂天文地理白白的把功劳和名望送给某一个倭人,那可就太让人不爽了,大唐斥重金打造的三支海军,哪一支海军放到现在的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军,数一数二的规模和吨位,倭国的海军呢?情报里也不是没有提过,估计就一百多条船,还是倭国积攒了很久的,没办法,国土小,资源少,人力物力各方面都不足。
没有得到大唐的养分,我国现在还处于较为原始的政治时代,没有系统的文明,没有系统的文字和语言,没有冶铁,没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军队都穿皮甲,只有将军才能穿铁甲,使用铁武器,而少得可怜地铁武器在质量上也是足以让人笑掉大牙的,根本不值一提。
这种感觉,就像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和中**队之间的差距一样,那个时候的中国**也是如此,而日本人则是武装到了牙齿,让人不得不感叹沧海桑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切都是命数,当初强横的中国,却也有那样的时候,不由得让人想象要是那些帝王们知道后辈如此无能,会不会气的活过来,然后又被气死。
苏宁不想折腾死人,更不会让这个时空的一千多年后再一次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就要在这个时候,在大唐是个巨人而倭国是个小瘸子的时候把倭国灭了,这才是王道,谁管什么公平交手什么的,那是日本的武士道,和军队打仗没有任何关系!大唐没有这种累赘,没有这种负担。
倭国大概还不知道目前大唐准备对倭国开战的消息,苏宁已经派出了很多的小船在海里面来回查看消息,看看有没有来自于倭国的情报船或者什么可疑人物之类的,然后汇报给苏宁相关的情报,情报里面没有显示倭国有人知道了大唐正准备对倭国发动战争的想法,也并没有什么相对应的准备。
战争的准备很早以前就有了,那是因为偷窃大唐技艺东窗事发,倭人震恐,但是近在眼前的战争准备似乎并不充分,或者说倭人也不知道大唐会不会立刻发动战争,所以他们也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大唐会如何进攻他们,是从什么地方进攻等等,这些他们都不知道,所以对于唐军来说,这是很大的优势。
更别说分别列装在北海海军和东海海军各自五艘一共十艘大战舰上的五十门火炮,每一艘战舰五门火炮,都是最大最坚实最牢固的战舰,才得以安装火炮这样的海战神器,开花弹是还没有研究出来,但是海战的时候,对付船只,实心弹的效果反而是最好的,一炮下去就能把倭国战船打个对穿,几颗铁弹下去,倭国的战船也就差不多废了。
而这个时候,倭国的战船还没有碰到大唐战船一根毛,就被打的全军覆没了,就算没有火炮的船只上也有大量列装的八牛弩和投石机,一样的远程杀手,倭国的水师在大唐的海军面前就是一对玩具而已,换言之现在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水师放在大唐已经渐趋成熟的海军面前都是一堆玩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