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一 李渊的怨气(2 / 2)

加入书签

李二陛下又愣住了,然后一挥手道:“好一张伶牙俐齿,我问你,你可知道太上皇的事情在大唐都不能算作小事情,之前太上皇行事低调,为何唯独到了你这儿就要光明正大的送东西?闹得满城皆知,这可不是小事情!”

苏宁无奈道:“那又能怎样?谁知道太上皇来了这一出?这个事情不是臣可以解决的,臣到底还是臣,这个应该是陛下的家务事,没有人可以干预的。”

李二陛下怒道:“你和芮涵已然定亲,板上钉钉的事情,芮涵是皇族,你是她的夫婿,自然你也是皇族,既然是皇族中人,这件事情你自然也有资格参与,否则你以为若是旁人这样做,我会这样?看在你也是皇族的份上,我才原谅你,你去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否则,你就别想迎娶芮涵!”

苏宁顿时急了:“陛下,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下人都认同了,婚期也定了,芮涵已经是臣的妻子了,明媒正娶的正妻啊,陛下如何能这样?天下人都不会认同的!陛下难不成想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拆散臣与芮涵?陛下,这老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陛下你这样做实在是……”

李二陛下打断了苏宁:“够了够了,你别再废话了,很多事情你迟早会知道,我迟早会告诉你。但是如今,你要把这件事情给解决掉,你要做出姿态,你想怎么做我不管。总而言之就是要解决掉,解决掉了,一切都好说,解决不了,哼哼,朕是皇帝,也是家主,这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朕未嫁之女儿也有很多,都是云英未嫁之身,朕长得也不差。年轻时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皇后也是资貌绝伦,后宫嫔妃也没有不能见人的,朕的女儿个个都是貌美如花之女子。你若是办不成这件事情,朕的方法,有很多,你可要想好啊!”

李二陛下明晃晃的威胁,还拿李芮涵来威胁苏宁,苏宁这下子真的是后悔莫及,原本想留着一个缓冲期给自己和李芮涵都冷静的想一想。谁知道现在居然是夜长梦多之局,早知道早点把李芮涵娶回家不就行了吗?还要等到十七岁……大不了不生孩子就成了,娶回家也好啊……

李二陛下的女儿的确不少,他长得也不丑,长孙皇后也是貌美绝伦的,他后宫的嫔妃自然也是相貌绝伦者甚多。所以他的儿子女儿们长得都不难看,都很好看,所以说,都是美女也没什么不对的,但是。她们可不能娶回来做老婆啊,那是要命的啊,当绿毛龟都是轻的了,丢了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算了,就出点儿力吧,他们父子两的事情苏宁最清楚不过了,和杜如晦父子之间完美的关系不一样,李二陛下和李渊阁下之间的父子关系更加完美,完美到死生不复相见的地步,这里面的猫腻,别人不晓得,苏宁可是了解的透透的,百度一下玄武门之变不就好了,所以说,李渊阁下这么做,和自己故意亲近,打的注意就是给李二陛下添堵。

你不让我好过,杀了我的儿子,夺了我的皇位,我也不会让你过的安生,我只要一天不死,就要给你添堵,就要给你添麻烦,就要让你睡都睡得不安稳,你高兴了吗?对的,我也很高兴,咱们就这样儿吧!等我死了,你才能安生,或者你就直接把我杀了也可以,我活着也很痛苦,与其咱们两个一起痛苦,不如你杀了我,结束我的痛苦,然后你一个人痛苦,好不好?

苏宁可以自动脑补出李渊阁下和李二陛下两人坦诚相待的时候的对话,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李渊阁下没有心思复辟做皇帝,但是他就是不想让李二陛下安稳,两人既是父子,之间也有血海深仇,这关系实在是太他妈的完美了,所以李渊阁下只是单纯的想要给李二陛下添堵,仅此而已。

打听到自己对于李二陛下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或者说是一枚很重要的棋子,是要留到以后慢慢用,慢慢压榨使用价值给大唐,让大唐茁壮成长的人,所以自己在李二陛下的心里面有很高的地位,要是利用自己给李二陛下添堵,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既不能害死自己,又能让李二陛下不痛快,胆战心惊,多好啊?

对的,皇位来路不正,就容易猜忌,就容易猜疑,特别不容易相信某人,一旦产生了猜疑,就根本没有办法消除,尤其是和皇位有关的,把自己和大唐的未来重臣联系在一起,李二陛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李渊阁下一定很高兴,一定非常高兴,作为大唐的开国君主,作为大唐第一代皇帝,他的权谋之术不一定比李二陛下要低,各方面的才能也不见得就比李二陛下要差,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愿意罢了,到了那个地步,李渊阁下还能做什么呢?但是现在,终于有了报复的机会,一定要报复,一定要报复,将这些年来的心中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这样才能安度晚年,否则,迟早要被纠结死。

就是这样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打算,苏宁差不多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对悲情父子之间完美的关系,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解决?怎么解决?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复活?不不不,那绝对是腥风血雨的开始,或者说是时光倒流到武德年,解决兄弟之间的嫌隙?这可能吗?作为天家,这可能吗?

但是怎么说呢?真不愧是创意小王子,人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所以说,苏宁到底还是选择了一个方法,你不是郁闷吗?你不是纠结吗?你不是想报复吗?我有办法,让你宣泄,让你报复,让你舒舒服服的撒气,这还不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