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保宁(1 / 2)
保宁(现阆中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仪陇,南连南部,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历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在明末清初时,又是四川临时省会,长达十七年之久,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北伐的策略转变,在两淮、山东、辽东将采取的军事进攻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而西南这一路却已经是兵临城下,行将开战。
镇朔、讨朔两支明军沿嘉陵江北进,虽然兵力雄厚,却没有分兵他进。作战意图很明显,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稳稳地拿下保宁,然后继续北上,形成与汉中清军相峙的局面,再分兵占领川北各地。
保宁,川北清军已经尽集于这个要地,其他地方人烟稀少,清军守之无义,明军也不急于占领。
面对着六七万明军的步步进逼,四川巡抚高明瞻一天三急奏,请求清廷给出指示,或是从西安派来援军,或是准许他后撤保存实力。
四川巡抚啊,高明瞻现在异常痛恨自己这个头衔。因为巡抚有守土之责,而四川只剩下保宁这一个立足点,若是无朝廷旨意便后撤,他的项上人头便是清廷要对外交代的替罪品。
“可有信使前来?”保宁官衙内,高明瞻紧皱着眉头,已经不知是第几遍询问了。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高明瞻长长地叹了口气,心烦意乱地翻着几份军报。
虽然清廷派出了护军统领阿尔津率四千满汉八旗由西安赶到了保宁增援,高明瞻却并不认为这点兵马能抵挡住明军的进攻。还幸亏他从重庆比较完整地撤回了所有的部队,才勉强使保宁的总兵力接近了两万余人。可与明军比,数量上却相差太多。连其中的一个军的人数都不如。
清廷虽然有放弃川北,确保陕西的意图,但还在犹豫,还在举棋不定。就象想放弃两淮、收缩防线,却又不肯就这么无条件地拱手让出。而想尽量支撑,清廷还有一个考虑。那便是一个多月之后的秋收。
漕运、漕粮是不用指望了,而北方受到小冰河期的影响,粮食产量降低,却也不是颗粒无收。只要能多坚持一个多月,多守住一块地盘,清廷便会多搜刮一些粮食,便能在国战中多支撑些时日。
但议和并未使明军停止行动,而此时的进攻时机显然抓得很紧,土地、百姓。连带着地里就要收割的庄稼,清廷要断然放弃的决心便迟迟未下。犹豫、迟疑,还带着些许侥幸和幻想,清廷在逐渐丧失收缩战线的机会。
“大人——”心腹将领总兵王明德匆匆走了进来,挥退了幕僚,凑到高明瞻耳旁低声说道:“阿尔津要率部携带物资撤往葭萌关,正在准备车辆、马匹。”
高明瞻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头。无奈地说道:“其为满人,又是客军。可进可退。可我等,若无朝廷明旨便退,必死于法。”
王明德一副忿忿的表情,骂道:“他见明军势大便要逃跑,还要带走部分甘陕绿旗,却把咱们留在这里。全不顾咱们死活。”
高明瞻思索片刻,猜测着说道:“阿尔津驻兵葭萌关,倒也保障了我军突围入陕的一条通路。本抚估计他是这样想的:若贼围三阙一,我军守不住保宁,自会向葭萌关撤退;若贼四面围攻。我军没有退路,便惟有背城一战方可绝处逢生。如果是哪种情形,都难以威胁其所率八旗,或许贼人包围全城,会暴露其分兵把守的弱点,给其以突袭之机。就象当年伪王刘文秀攻打保宁时一样。”
历史上,还是抚南王的刘文秀在挥师攻入四川后,一路上所向无敌,战则必胜,直接攻到了保宁城下,并由此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在布署攻打保宁时,刘文秀把主力摆在保宁城北面,甚至抽调一部分军队“北塞葭萌关,东塞梁山关”,防止攻克保宁后清军突围窜入陕西。
也就是说,刘文秀所作的布置旨在全歼吴三桂、李国翰、李国英所部清军,并从而改变了三面据险,俯扼清军的态势,使自己的主力置于保宁城北敌守重镇、东、西背水的危境,在兵法上违背了“围师必缺”的原则。
这样的布置一来使清军没有了退路,惟有困兽犹斗、拼死一战;二来则使刘文秀统率的四五万人马兵分势弱,给清军造成了聚力于一点进行反突破的机会。而保宁之败也确实证明了刘文秀过于托大,以及作战部署的缺陷。
护军统领阿尔津显然也知道历史上的保宁之役,所作的应变倒也不无道理。他率军一部保证保宁清军的退路,并且能够形成犄角之势,以便内外夹击明军。这总比全军缩在保宁,被动防守要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