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2 / 2)
这便是战争,破坏总比建设简单。朱永兴心中感叹,一路走来,但见众多明军已经分寨驻扎,只留哨兵巡查,显然还正在睡觉休息。虽已入冬,温度却还在十六七度,并没有挨冻受寒的担心。
几个将领办事用心,虽然部队大多在休息,但沿江依然派出了警戒部队,这令朱永兴感到放心和欣慰。
清军俘虏还未来得及甄别,战兵、辅兵混在一起,被看押在几块洼地内,总有一两万人,守卫也很严密。一旦放下武器投降,老虎也变成了羔羊,朱永兴倒并不担心这些家伙能生乱。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政治家都知道,瓦解敌人最有效的手段便是优待俘虏。朱永兴不敢自称政治家,也不准备什么优待。但不杀俘,或者说尽量少地杀俘,他还是能做到的。
何况,他与众将所说的免费劳力并不是玩笑之语。云南矿业发达,而支撑抗清大业必然要扩大开采和冶炼,是一刀砍了痛快,还是让有罪之人服有期或无期的苦力,创造价值来赎罪。只要用头脑好好想想,在这两者间做出选择,就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饱经战乱,人口缺乏,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有充足的人口,朱永兴完全有把握鲸吞安南,再移民充实,改变占领区的人员比例。但现在,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并利用傀儡政权慢慢消化。
“殿下,汝阳王来了。”杨国骧拉了拉马头,靠近朱永兴,开口提醒道。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勒马向马宝等人迎了上去。
“参见殿下。”马宝等人率先下马,躬身施礼。
“免礼。”朱永兴笑得亲切,跳下战马,说道:“吾来得不是时候,让诸位难得休息了。”
“殿下言重了。”马宝笑着说道:“末将等身体康健,便是几日不合眼,也不妨事的。殿下,还请入营暂歇。”
“不了。”朱永兴摆了摆手,说道:“吾一进营,别再弄出动静,误了兵将们休息。”
“那,那末将等便随殿下巡察可好?”马宝显然是有事情,只是人多。似乎不好开口。
“甚好。”朱永兴含笑颌首,重新上马,在马宝、马惟兴等将的陪同下,继续巡视。
边走边看,队伍便拉开了距离。马宝见是个时机,向前提了提马,落后于朱永兴半个马头。躬身说道:“殿下,广国公一事,末将有失察之责,还请殿下降罪惩罚。”
朱永兴并没有立刻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停顿了半晌。才开口缓缓说道:“广国公虽有欺瞒之罪,却无通敌之实,军情司的报告吾在路上便看到了。小惩大诫吧!至于什么失察之罪,汝阳王是托辞吧?想必是要为广国公说项吧?呵呵。”
马宝看着朱永兴的笑意,心中一定,不由得赧颜拱手,“殿下明察秋毫。末将这点小心思,一看就透。”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朱永兴转回头,感慨地说道:“吾读史书时,便深感南宋名将李显忠之有情有义、精忠无畏。他宁愿冒降罪的危险,亦要从金地接回结发妻子。然李显忠千里南渡投奔故国,一刀在手,独擒敌酋。固守城池,敌尸如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精忠报国,没有写在他的背上,但却写在了他的心里。”
“末将愿效李显忠,精忠报国。”马宝慨然而应。顿了一下,又降低了声调补充道:“助殿下成就千秋伟业,末将万死不辞。”
这话说得甚是露骨,朱永兴会心一笑。赞赏道:“李显忠出身绥德,汝阳王亦是甘陕英豪,效仿李显忠,甚或超越之,正当为平生志向。乱世纷争,扭转乾坤,正是好男儿一显身手,青史留名之时……”
朱永兴收住了话语,一骑扬尘,正由江边向这边急驰而来,不知军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他转头相视。
众人也都静默等候,心中猜测不一,脸上也显出凝重之色。
奔来的骑手滚鞍下马,敬礼报告道:“殿下,江上船只来报,江北清军似已退走,刚刚有数千骑兵开出大营,似是殿后部队。”
朱永兴不由得一愣,和马宝对视了一眼,马宝也觉意外,露出惊讶表情。
“走,去看看。”朱永兴对通信兵所说的“似已”、“似是”心存疑虑,索性来个眼见为实,方才踏实。
一行人纷纷勒转马头,跟在朱永兴身后,纵马向江边奔去。
到了江边,十几座简易栈桥已经修好,也有船停靠在岸边。朱永兴等人登上一艘大船,缓缓驶离,向对岸靠了过去。
望远镜视野中,清军江北大营旗帜还在,也有人影在寨墙后站立,但移动的却几乎没有。
朱永兴心中疑惑,却也不能马上确定。放下望远镜,便随手递给了马惟兴。
马宝一直举着望远镜观察,猜测着嘀咕道:“不对劲儿,很象是虚张旗帜。”
马惟兴看了一会儿,又把望远镜传给别的将领,轻轻摇头道:“依末将看,多半是座空营。”
船在近岸处停了下来,众人看得更仔细,更清楚。虽然都怀疑是座空营,但谁也不敢轻易确定。
“派人去侦察一下吧!”马宝转向朱永兴,请示道:“多调几条船过来,派几个骑兵上岸,如果有诈,也能接应他们上船而走。”
朱永兴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这个任务很危险,说是船只接应,若是营中有埋伏,估计便有侦察骑兵会牺牲。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尽早判断出清军的情况,才能尽快作出应对的计划。
一番折腾之后,已经过了半个时辰,朱永兴举着望远镜,终于看到侦察骑兵发来了信号。甚至还有一个胆大的家伙,爬上寨楼,将清军的旗帜一脚踹了下去。
“果然是座空营。”朱永兴翻了翻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摇头,“吴逆竟然就这么撤了,真是,真是想不到。会不会另有诡计,绕袭我军?”
“这怕是不大可能。”马宝想了想,说道:“敌军已经折损近半,丧失了进攻能力。估计是怕我军整顿完毕,过江来攻,方才连夜而退。”
“若我是清军主将,见事不可为,也是要撤退的。”马惟兴说道:“可要象吴逆这般干脆,却是做不到。”
朱永兴思索了一会儿,也想明白了。撤退无疑是当前吴三桂最好的选择,既保存了实力,又脱离了险地。估计多半是要驻扎石屏,瞄着元江。若是明军前去攻击,则主客之势改变,想取胜并不容易。何况,吴三桂还有可能得到增援,在兵力对比上也存在着改变的可能。
“可惜吾昨夜还想了很久,已经有了好几个攻打吴逆的方案。”朱永兴苦笑了一下,惋惜地连连摇头,“这下子全没用了。吴逆当断则断,倒是吾轻视他了。”
“吴逆虽有决断,但经此一战,已然丧胆,日后见殿下王旗,必无战心。”汝阳王马宝恭维了一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