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玻璃遇挫(2 / 2)

加入书签

在任何的时代,人口基数,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类似荷兰葡萄牙的那种发展的,只能够称之为昙花一现,甚至说,如果不是荷兰和葡萄牙,就处于欧洲,背靠着欧洲巨大的土地和人口基数,这样才有可能发展,真的扔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是他科技突破天际,也不可能称霸整个世界。

到了一战二战时期,人口和国土面积就尤其的明显,德国为什么打俄罗斯总是打不赢,无论是国力,还是科技水准,德国在一战的时候,都比俄罗斯强大太多了,可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和超过一亿的人口,就是俄罗斯的底蕴,在武器和科技,没有形成代差的前提下,人口和国土面积,会形成巨大战略优势。

北宋不小了,1亿以上的人口,将会成为北宋巨大无比的底蕴,在工业的开启之下,会发展的更快,可是赵信还想让他更快一点。

寻找北美的高产作物,这是一个方向,未来,当海军建设,达到一个基础之后,必然会开启前往南美的航线,把美洲的三大高产作物,都给弄过来。

可是就算是现在,三大作物在手,也不可能立刻改变,一个粮食作物的普及,大量的应用,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就算是到了后世,红薯,土豆和玉米,成为了基础农作物之后,也没有动摇小麦和水稻的地位,这两者,依然是种植的首选。

哪怕是对于三大高产作物,培育良种也依然有效,一个合适的,容易适应环境的种子,跟一个还没有经过培养,还是在南美状态的种子,种植下来,完全是两回事。

除了在农业还有温室上面的作用,玻璃器皿也是实验室的重要基础工具。

为牛大力建立钢铁研究实验室开始,赵信在目前,比较微薄的人力之下,逐步建立起了整个北宋的研究体系。

科技改变一切,这是后世所公认,落后就要挨打,当热武器走上舞台的时候,武器形成代差,那么的武器的作用也就至关重要了,这跟其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实验室,关系到未来定海军的各个领域,或许,对于现在的丁海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成立时机,甚至连基础的研究人员都没有办法凑齐,可是赵信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可以说,在整个投入之中,除了丁海军本身的建设之外,实验室,已经是一个吞进猛兽了。

这一点,在实验人员的素质不过关的前提下,就尤其如此,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许有专业的人员,可能几十次就能够做出来的,这些人员,可能是几百次,上千次都做不出来。

对于此,赵信没有别的办法,科技就是这样,领先一步的,更是如此,在没有合格的人员的前提下,只有不断的练手,让他们逐步的提升实力,没有别的办法解决。

当然了,赵信尽可能的提升实验室的条件,比如说,密封的无菌环境,这样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或许可以节约个一两成的成本,这对于投入亿万的实验室来说,已经非常重要了。

使用现在北宋的窗户的话,就很难全面的封闭,有时候,在实验的关键条件之下,一个大风刮过,吹过的沙尘,打破了窗纸,立刻就会影响到内部实验。

至于因为光线的缘故,造成的影响,更是比比皆是,实验室的精确度很高,一些色彩上面的变化,非常快速,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的,一些可以点燃蜡烛的地方,可以用点燃蜡烛的办法,照亮光线,可是在本身就容易生成可燃性气体的实验,要怎么做,只要点燃,必然会发生大爆炸,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这种情况下,要么是露天实验,要么,就是必须要使用透光性能更强的玻璃。

在钢铁厂出现了大规模的事故之后的,他更加的重视,可是传统的纸糊的窗户,不但亮度不到,就连密封性能,也不是很好。

实验室如果出现危险,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室,那个影响可就大了去了的,要知道,现在目前丁海军的实验室,是通过无数的投入,在不停的实验之中,逐步的建设起来的,一些主要的研究人员,他们是在废掉了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贯的投入,这样才培养起来的,一旦出现问题,这样的人损失个一两个,那就完蛋了。

玻璃的如此之多的用途,加上逐步影响到了丁海军的各个领域,也让赵信有些焦急,他保证了足够的资金,资源,人手,甚至在关键时刻,还抽调了大量研究员,补充到玻璃的研究工作之中。

在赵信看来,玻璃的生产,应该不成什么问题,不说后世看到的穿越者文章,可能几个人就能够把玻璃制造出来,就说他现在所掌握的人力物力来说,单纯有过陶瓷,烧砖的经验的,都不是一两个,那是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小组。

玻璃,也是一种烧制的产物,他或许更加复杂一点,可是只要找到合适的配方,影响玻璃产生的问题就不存在。

烧制玻璃的温度,大概上比水泥高出一点点,却高出的很有限,甚至是在烧制的时候,所需要的环境,也跟水泥和砖窑有些相像,在最初,找到几个这方面的人员,特别是从汴粱重金挖到了一个烧制琉璃的工匠之后,赵信觉得,这个玻璃应该不难。

可是从稳定到丁海军到现在,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了,经过了最少上百次,甚至是千次的实验之后,玻璃依然难产,或许说其他方面,比如说,琉璃上面,有一定的收获,可是在透明玻璃上面,一直都是难产,耗费上百万的资金,还没有什么收获。

玻璃相对于砖头,水泥和瓷器,他更加的困难,对于配方的要求非常的高,赵信哪怕再怎么的博闻强记,也不可能的记录起玻璃的完整配方,只是一个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这个配方,指导了玻璃研究的开启,让研究者知道,玻璃是什么,可是跟透明玻璃,这完全是两回事。

玻璃是用石英等天然的硅的化合物,进行调配,煅烧,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不同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的特性,透明和不透明,也就是跟材料的组成有关系。

赵信偏偏不知道,透明玻璃的配方到底是什么,这极大的困扰了整体研究的进度,甚至让研究者都有些迷茫的程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