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浓硫酸(1 / 1)
赵信在北京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历史专业,最终做到了历史博士,并不代表赵信一丁点理科知识都不知道,学霸世界,本就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在高考的时候,赵信还读的是理科,对于智力够用,在理科上面更能够体现出优势,高考之中,数理化三门都是很高的分数,进入到大学领域,才从兴趣爱好之中,把专业从理科转为了文科而已。
化工工业之中,最基础,最受瞩目三酸两碱,他们是构筑了万紫千红的化工的基础,化工体系的大部分重要化工产品,塑料,石化,食品化学,分子化学等诸多领域,跟三酸两碱完全不不搭界的,只有寥寥不多的几种,还是不引人注目的小项,新中国化学领域的奠基,也是从三酸两碱开始了,他们是最最基础的化工原料。
五个基础的化工产品,如果硬要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话,在三酸两碱之中,硫酸基本上是三酸两碱的基础,有了硫酸和其他的一些天然的化合物,制作其他酸碱都不算太难,它也成为了三酸两碱的基础。
硫酸也是中国古代,唯一拥有重要化工原料,绿矾油获取的方法很简单,煅烧绿矾冷凝得来,绿矾油是字面意思,代表了它的制造方法了,古人化学知识不系统,只是看到蒸煮出油,没有细究绿矾油的特性,或许是感觉到油会挥发的缘故,稀硫酸有刺鼻的味道,就天然的认为它会挥发,没有继续的蒸煮,失去了获得更加重要的化工用品浓硫酸的机会,实际上,绿矾油的产生很容易,从绿矾油到浓硫酸,就更加容易了,这也是一种可以互相转换酸。
浓硫酸是强效氧化剂和吸附剂,把浓硫酸放在自然界,会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步的变成稀硫酸,最直接变化方法就是,把浓硫酸加入水中,不停搅拌就是稀硫酸,稀硫酸转换浓硫酸,更是简单,加热蒸腾就好了,把水蒸气蒸腾掉,就是浓硫酸了。
绿矾油也就是稀硫酸的作用比较简单,最多只是去掉一些锈迹,在离子化学没有进入到某些程度的时候,化学工业还是高中起点的,那就是以沉淀物,变色,或者是发热发光为基础的,在化学上面,这应该算是剧烈的化学反应,要在自然条件下看出变化,而不是借助这分子或者是更高清晰度的显微镜,去观察分子和离子层面。
相对于稀硫酸,浓硫酸的特性更加的明显,他是强氧化剂,对于很多活性不强物质,都有巨大的氧化作用,对于水的吸附能力,会让他具备脱水的功能,大部分硫酸盐都是固体沉淀物,也容易被沉淀清理掉,浓硫酸往往会作为某一种提纯剂,用于对某一种化工产品,或者化合物的提纯作用。
浓硫酸不单单是一种化工原料了,杀伤力一点都不小,后世那些用浓硫酸毁容,多是70%左右的浓硫酸,甚至更低的,只要剂量够大,50%左右比例的,都有相当的腐蚀性,即便没有泼洒到眼睛上,对于皮肤的伤害作用也是巨大的,真正的98.5%的浓硫酸,一滴都非常的厉害,不说是的化尸水之类,一两滴就可以把尸体化掉,那些现代科技都达不到的,一两滴的浓硫酸,只要抛洒到毫无遮挡的人的脸上,沾到就会受创,化学制剂形成的伤口,会非常疼痛,表现形式也非常可怕。
赵信之前,只是想要找到绿矾,利用绿矾制造绿矾油,稍稍麻烦一点,却不是不能解决,谁知道,这一次县城的收获真的是巨大,在不经意的角落居然还有绿矾油,这节约了大量的功夫,直接具现就好了的,通过关联体系,绿矾油卡牌很快被找到,后面有一个注释,古代稀硫酸的,有一定杂质,作用主要是清理锈迹,或者是不容易清理的污渍。
古代条件下,杂质是必然的,哪怕现代科技,也不可能完全的去掉杂质,纯度永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问题,只不过不同时代的标准不同而已,杂质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性能,杂质就杂质了,这只是简单的武器,使用的也只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而已,又不是追求极限,超过70%含量的浓硫酸,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在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赵信也顾不了许多了,直接找了一个陶瓷的锅,具现出了大概5升的绿矾油,杂质很多,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完全可以等一等,经过简单过滤,可以让杂质减少,比如说,棉布,或者是铁丝做的细网,可以把一部分杂质给过滤和吸附,这个时候,赵信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过滤,要过滤硫酸,起码需要密集到一定程度的铁网,先不说这个时代的拉丝技术不过关,古代很少产出合格的铜铁丝,,即便有,制作铁丝的过程也是非常困难,更别说编织成密集的细网。
只是作为武器,那就可以忽略杂质,他要能继续的进行了,从稀硫酸到浓硫酸,不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器械,一个不被浓硫酸高温反应的锅,只不断的蒸煮就好了,硫酸相当的稳定,不会因为简单的加热挥发,伴随着温度的提升,水会挥发,当硫酸之中的水逐步的减少,硫酸的浓度也就会增加,这就是生产的原理。
铜不能作为容器,铜跟浓硫酸的反应不快,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快,加热的情况下尤其如此,铁虽然在常温下,会剧烈反应,之后形成钝化,阻止反应的继续,可是在加热的状态下,这个反应速度也会加快,好在,船上有陶瓷,哪怕不是什么好,却也够大,可以作为加热的容器。
稀硫酸和浓硫酸的转化,不停加热就好了,一些比较纯净的稀硫酸,可以被加热到极致,一直到浓硫酸沸腾,说是沸腾,只是浓硫酸会在一定浓度的时候,跟水形成共沸物,到这个时候,这个溶液就相当的稳定,浓硫酸和水都不会挥发,形成一种混合物,这就是传统意义的浓硫酸,极限大概是98.5%,或许工业上和实验室还有更高浓度,可惜那个已经超过了高中起点的化学。
这样的方法很简单,也是化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再加上一点点的巧合而形成,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最少走过几百年的历史,赵信却简单的迈出来,中国的陶瓷文化,让这一步踏出的更加顺畅,换成铁锅或者是铜锅的话,就会麻烦很多,或许要很多次,耗费无数的机会,才会得到最终的结果。
赵信来到厨房,把所有人都赶出去,这不是做饭时间,甚至距离下顿饭,还有一个半时辰以上,厨房的人不是随便雇来的,他们都是值得信任,知道赵信的地位,只留下了一个帮忙烧火的小厮,防止赵信乱搞出了乱子,就出去了,小少爷总是有一些奇思妙想,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甚至连王松都没有通知。
黑陶构成砂锅之中,5升绿矾油被加热,因为硫酸的浓度并不高,百分之几的样子,大量水蒸气和极少数的硫酸分解物被蒸腾起来,动静有些大,味道也很刺鼻,刺激性的气味,弥漫的整个船上都是,最终王松被惊动了,在孙吉要求下过来看看。
当走进厨房的时候,却看到赵信不过是煮一种液体,虽然有些刺鼻,却没有什么危险,并且赵信并没有接近灶台,而是远远的指挥着小厮进行操作,看起来没有什么危险的样子,说实话,这段时间,连续赶路,甚至连岸边都不停靠,连王松这样的成年人,都略微有些焦虑,更别说赵信一个小孩子了,虽然从上船开始,赵信就表现出了睿智,可是偶尔疯狂的举动,额让他印象深刻,如果他再一次要求登岸怎么办,与其强行阻止,倒不如让他自己找点感兴趣的东西玩玩。
王松进来,什么都没说,然后就走了,这让赵信比较高兴,他还正担心没有办法解释呢,浓硫酸关系到小命,是一个重要的底牌,他不可能放弃,王松没有阻止,对他是最好的选择。
总共5升,从冷却到沸腾,耗时不小,伴随着蒸煮,大量水蒸气的蒸腾,硫酸的浓度在提升,不同于水的沸点在100度,硫酸和水的混合物,沸点很高,高浓度的几乎达到300度左右,以普通柴火提供的热量,勉强可以供应,只不过时间耗费很长,这还是有一个小厮不停的加火和扇火的结果,当然了,灶台密封性不好,不是省柴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赵信当然不可能把功夫放在这里,他重视的是浓硫酸,差不多用了快一个时辰,不停蒸煮之后,硫酸的浓度不停的增加,到接近沸腾之后,赵信这才扫描,一个信息闪烁,1级卡牌浓硫酸,浓度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