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教育司(1 / 2)

加入书签

“后悔……”光海君听了,低声重复了一下,又似乎是在问他自己,两眼有点无神地看着屋顶。

想起自己这辈子的遭遇,就没有能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开始,就不被父王看重,后来好不容易掌权了,大清从辽东崛起,原本也没什么。结果大明萨尔浒之战惨败,从那一战之后,自己就觉得是看清了大明的外强中干,以为大明帝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自己才有了选择。可是……可是……谁能想到,大明连京畿之地都被大清攻进去了,结果却还能起死回生,竟然打得大清一败涂地,甚至是被赶下了海,犹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到了倭国来……

看到光海君默不作声,吴达济又冷声追问道:“朝鲜被殿下搞得天怒人怨,国之不国,祖宗基业为之不保,殿下可后悔了?”

“哈哈哈……”光海君听了,却忽然疯狂大笑起来,一反之前他说话的有气无力,似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般。

过了好一会后,他看向吴达济,盯着他的眼睛断然回答道:“要是再重新来一次,孤的决定还是不会变。后悔?后悔有用么?成王败寇而已,要是大清赢了大明,你们估计又来添孤的脚趾头,该是说孤英明了吧?哈哈哈……”

吴达济听得脸上闪现怒意,上前几步,一把抓住了光海君的领口,怒目盯着他,似乎是想吃了光海君一般。

然而,光海君却一点都不怕,冷着脸,回视着吴达济的眼睛,就这样无言地盯着。

吴达济最终没有再进一步地动作,手一松放开了光海君,转头就走,没有带一点犹豫。

当他跨出门的那一刻,屋子里忽然传来了哈哈大笑声,带着得意,带着猖狂,带着疯狂……

吴达济刚一听到时,脚步顿了下,似乎想转身进去。不过他最终没有回转身子,反而大步离去。也不知道是离得远了还是其他什么,就感觉身后的笑声很快就弱了下去。

当天晚上,就有人来禀告,说光海君死了。

吴达济听了,并没有惊讶,该干嘛还是干嘛,似乎死了的这个人,并不是朝鲜以前的王,就和死了的是路人差不多的反应。

光海君死了的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丰臣国松耳朵里。他倒是感慨了一番,不过也没有进一步表示了。

丰臣国松如今的处境,和光海君一样,受人监视,失去了自由,不过生活条件上,比光海君好一些而已。此时的他,其实已经后悔引狼入室了。他不敢确定,如果倭国真被满清打下来了,他这个招牌是否对满清皇帝来说,还会有用处?万一没有用处的话,是否就不是如今这样软禁而已了?可要是满清被德川幕府镇压了的话,他至少可以肯定一点,他绝对不可能活命!

早知今日,当初就安安静静地生活,该多好啊!

倭国的这两个人,不管是真后悔也好,还是真不后悔也罢,其实都不重要了。而大明皇帝,却可以肯定,绝对不会后悔。

崇祯八年,转眼就将过去。这个年关,对崇祯皇帝来说,既好既不好!

通过聊天群得悉,已经要过年了,可山西、陕西却没有下一点雪。这就意味着,来年春天,陕西、山西这两省,很可能会有天灾,必须提早预防才对。

因为这个,崇祯皇帝特意亲自跑去徐光启的府上,看完了他的休养情况,而后咨询了秦晋两地的农政方面的情况。毕竟徐光启在农业上,至少是个权威。当然了,大明其实从开国以来,就有一套救灾体系存在的。崇祯皇帝结合当前的情况,就先一步开始准备了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九年二月,山西在遭受连年的旱灾、虫灾后,三月,又发生大饥荒。时饥民无粮,只得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尽,乃人相食。

明末这段历史,虽然有小冰河时期的因素影响,可人祸却是主因,如果官民一心,小冰河又能如何?

原来的崇祯皇帝,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在来年的五月初十日,就诏告天下说:朕仰承天道,俯御万方,念此军民,谁非赤子,只因官贪吏狡,年岁凶荒,致饥寒所迫,甘作非为。一二无知,渐至胁从遂众。数年来亡辜被僇,不知其几。朕痛心恻念,寝令靡宁……

然而,他知道又如何?以他的能力,根本没法力挽狂澜!也只有来自后世的灵魂,还带了个金大腿,才能在短短几年内扭转乾坤。也因此,让华夏文明,免遭劫难,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个位面上,南洋已经是大明的地盘,虽然封了藩王过去,可藩国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食。南洋的粮食,被源源不断地送回国内,用以交换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而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可谓互利共赢之举。

话说回来,在这崇祯八年的年末,除了可能有天灾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好消息。最为直接地,便是国库收入,又是大大地增加了。不过这一次增加的大头,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本以为又有藩国新封,海外贸易规模又进一步扩大,海贸的税收将会一直保持国库收入的第一位置。结果,统计结果一出来,新的盐政实施之后,这盐税的收入立刻突飞猛进,竟然超过了海贸的税收增速!

看到这个结果,崇祯皇帝和他的那些股肱之臣,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在此之前,他们可从来没想过,盐税竟然还能收这么多!

“陛下所出之盐政,果然是厉害!”温体仁毫不犹豫地当面夸道,“就这第一年的盐税收入,竟然就达上千万两之多,几乎是翻了三倍还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