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谁来做主(1 / 2)
大家评论了一会酒,都说没喝过这么烈的,至于这酒还有什么特点,并没有人能说个明白。再者说,除高河外,也没有人好这一口。
看大家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高峰举起杯来道:“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咱们来个十五的中秋十四过,我敬大家一杯。”说完,带头干了一杯。
“峰儿,明天才是中秋,为何说今天过?你有什么事吗?”高有才尽兴喝了一杯,感觉到高峰话中有话,顺口问了一句。
“爹,我忘说了,明天我同李员外去县里,晚上就不回来了,因此无法一齐过中秋。”高峰只好解释了一遍。这也怪他,忘记知会高有才一声了。
“县里又不远,为何不回来?”高有才不解起来,又询问了一句。
“爹,是这样的,白天我要去看房子和地,如果合适的话准备买下来,晚上县令邀请大家赏月,要很晚才结束,因此赶不回来。”高峰再次解释道。
“能受县令邀请是好事,只是那里都是些大人物,你可要少说多看,不能像在家里那样毫不顾忌,免得让人瞧不起,丢人还是小事,惹出麻烦可就大了。对了,你买房和地干什么?家里不有吗?要是嫌它破,觉得委屈,不行拆了重建,再买就没必要了吧。”高有才唠唠叨叨的讲了半天,一副对高峰不放心的样子。
“我觉得你爹说的对,咱手头上刚有点,可不能胡来呀!再者说,在县城买房和地,人就得搬过去,这边乡里乡亲的住着多习惯,谁愿意离开?”高有贤接口说道,意思与高有才一样,不同意买房地。
两位老人在敲打高峰,几个小字辈不约而同地站在了老人一边,高峰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
千盘万算,高峰把这个茬给忘了,他没想到众人会这么强烈地反对。
“爹、大伯,我是这么考虑的,房子和地必须买,而且必须在那里买。您们想,依我们的发展趋势,沙发、蜡烛、还有酒,这些都是紧俏商品,肯定供不应求,所以我们下一步不光要扩大生产,还要招人,由此一来需要的地、房和原料将会越来越多,在这里根本满足不了,再者说,这周边才多大点购买能力,不光人少,而且人穷,我们的东西再好也卖不出去。县城则不然,那里人多、钱多、材料多,不在那里发财去哪里发财?至于大伯说的生活习惯问题,我们可以隔三差五地回来一趟,见见父老乡亲,拜访一下邻居,不是一样吗?”没有任何的隐瞒,高峰敞开心扉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只想得到大家的理解。
儿子明显比自己有见识,高有才看来是被说动了,不过,他仍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买这些要花多少钱?”
“一千五百两银子。”高峰毫不迟疑地答道。
“什么?这么多?够我活几辈子的了。”高有才惊叫起来,连手边的小酒杯碰倒了也毫不知情。
岂止是高有才,这个数字一出来,其他几人也惊住了。
一千五百两,是多么天文的一个数字,听着就像在做梦,这怎么可能是他们这些小民讨论的内容?
然而,事实确是如此,大家居然都有决定这一千五百两使用的发言权,既使作用不大,也让众人的虚荣心好好满足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