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打扰(1 / 2)

加入书签

梭乃永远不会忘记首次和这些人“打交道”的那一幕。

外出侦查的人回来报告,声称这里出现了一群陌生的中国人。对方拥有大批车辆和物资,很值得干一票。

梭乃对中国很熟悉,甚至在和平时期以旅游者身份在昆明呆了半个多月。他深知,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武装越境已经不像以往那么重要。如果不是因为可用物资越来越少,尤其是药品,梭乃根本不想招惹对方。

当时,梭乃的手下认为,应该袭击中国人的营地,把他们的东西全部抢光。

很幸运,梭乃没有头脑发热。他思考了很久,决定亲自走一趟。可能的话,用粮食和肉干从对方手里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资。

梭乃带着半数士兵离开村子。他们尚未靠近侦查人员所说的中国人营地,就发现自己被对方团团围住。

那场景真的很可怕:十几辆步兵战车从不同方向围拢过来,后面尾随着多达数十辆装甲卡车。空中盘旋着六架武装直升机,在肉眼能够看到的范围内,竟然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武装人员。

被吓出一身冷汗的梭乃立刻打出早已准备好的白旗。简单的接洽后,对方没收了梭乃等人的武器,押着他进入营地。在那里,梭乃见到了一个自称为“飞杀”的人。

那家伙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冷意。毫无疑问,他肯定杀过人,而且不止一个。他没有为难梭乃,冷静地听完对方来意后,大度的满足了梭乃换取物资的请求。同时声称,还想把这种交易继续下去。

远处的人群已经走近。为首者就是飞杀。

他依然冷漠,保持着一个杀手应有的冰冷外表。

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转化的。就像固定的思维意识,生活习惯也是如此。

按照苏浩的计划,飞杀属于第一批被派往缅甸境内设置定居点的领导“工蜂”。他从国内运来大量建筑材料,在密支那外围建立起牢固的据点。这里距离公路很近,可以对钦敦江大桥形成控制。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往西走,就是印度境内的重要城市因帕尔。

飞杀不是军人,也不属于505集团军的下辖编制。在整个“蜂群”当中,密支那外围的这个据点仍然属于民间设施。它的作用只是起到连接补充维护和控制的效果。当然,这种安排也与苏浩在那个时候所处的环境有关。他当时还不是将军,也没有得到王启年和许仁杰的全力支持,更谈不上在这里建设基地。

正因为这样,飞杀对包括梭乃在内的很多缅甸人都保持友好态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意识转化吗,一方面则是便于区域局势的平衡。

梭乃快步走上前去,异常热情地握住飞杀的手。尽管他的态度热切,仍然觉得面前这个男人是一块冰。尤其是那只手,与现在近四十度的高温根本不成比例。

飞杀并不擅长客套,直接进入话题:“这次你带来了多少人?”

梭乃立刻回答:“三百二十一个,女的比男的多五十二个,都是成年的壮劳力。”

说着,梭乃转过身,冲着旁边的士兵挥了挥手,士兵带着人立刻跑到每辆卡车后面,拉开钢闩,连吼带骂吧车厢里所有人驱赶出来。

那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缅甸平民。他们大多带着箱子和各种随身物件,眼睛里满是茫然,对士兵充满恐惧。这些人在车队旁边聚成一群,被梭乃手下的士兵用枪押着,慢慢走了过来。

飞杀在这里经营了近两年时间,收拢了大约七万余缅甸难民。与远在越南的廖秋一样,最异国人的意识转化在初期最为困难。随着第一批缅甸籍“工蜂”转化成功,语言和意识形态上的诸多问题也渐渐变得淡化。尤其是“准工蜂”,他们已经习惯使用中文交流,而不是梭乃使用的掸邦土语。尽管有些生涩,却足以使对方明白意思。

从建立城镇至今,飞杀几乎把所有人力都投入到意识转换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他没有更多精力用来收拢难民,只能以相互交换的方式,驱使梭乃之类的人为自己卖命。比如现在,三百多难民的价值,可能只是容量不过一个小型急救箱的抗生素针剂,或者柴汽油之类的燃料。

一般情况下,梭乃都是把交易委托手下负责。他今天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因为此次交易事关重大。

按照他与飞杀之间的协议,用人口交换物资这种事情,是可以累积计算价值的。

飞杀承诺过:每运来一千个难民,就可以得到一个标准使用单位的一阶强化药剂。

由于研制时间和物资供应上的充裕,在强化药剂的生产方面,核心研究集团成员国比其它国家拥有绝对优势。以中美俄三个最早与亚特兰蒂斯人接触的国家为例,一阶强化药剂已经普及到普通士兵,就连豪族财团和平民中的佼佼者也不难得到。相反,在科技与制造方面的缺陷,使其它国家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赶上进度。尽管核心研究集团已经公布一阶强化药剂配方,但是从理论转化为成品仍然需要时间。何况,出于国家之间本能的戒备心理,即便得到配方,各国仍然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验证。

以缅甸国为例,目前的一阶强化药剂月产量最多不超过五百个标准使用单位。这点可怜的数量,连新曼德勒基地的守卫部队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是梭乃之流早已被抛弃的角色。

从最初实施“贸易”至今,梭乃已经为飞杀提供了多达上万的缅甸难民。作为报酬,他得到了五支一阶强化药剂,以及数量巨大的燃油医药被服,以及各种不同种类的生活必须品。

梭乃一度认为飞杀是需要这些难民从事挖矿之类的工作。后来发现问题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每隔一段时间,飞杀的城镇总有部分居民消失。当然,他们肯定不是当做消耗品被杀死。梭乃观察过,进入城镇的难民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配给,甚至就连衣服也不缺乏。那些中国对待难民很温和,根本不会出现自己这边动不动就殴打责骂之类的事情。有些时候,甚至自己手下的士兵也对此觉得羡慕,主动要求成为中国人营地里的成员。

飞杀当然不会告诉梭乃内幕。

随着大量缅甸籍难民被转换为“工蜂”,对新加入城镇的难民转换也变得更为迅速。意识转换在去年三月份就逐渐稳定下来。以每批次两万人为例,前后转换所需时间大约为三个月左右。依靠这种方法,能够城镇最初的居民在内,飞杀已经“批量制造”了超过十万名缅甸籍“工蜂”。

这些人,有部分被输送回国内,参与“一号蜂巢”和昆明“城堡”的建设。另外,还有半数左右被陆续派往印度的因帕尔地区。在那里,苏浩派出了一个与廖秋部规模相同的“民兵师”,负责建立新的基地。

因为一次次交易,飞杀和梭乃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而梭乃从飞杀那里得到的物资种类也不断增加,就连9毫米突击步枪高强度战斗服大口径单兵机炮之类的东西也不缺乏。

看着脸上满是谄媚笑意的梭乃,飞杀冷漠的目光渐渐变得温和。

他拍了拍梭乃的肩膀,用非常友好的语调说:“我这次要给你看一样新物件。我相信,你会对它感兴趣的。”

梭乃心中一动,连忙追问:“哦!是什么?”

飞杀很少有主动对自己说话的时候。但只要他每次开口,都意味着有新的物资可供交换。两年多来,这已经成为梭乃和飞杀之间的一种默契。

“一种我们刚刚投入大规模生产的药剂。”

飞杀注视着梭乃脸上的变化,语调沉稳而深重:“它非常神奇,效果远远超过你服用的一阶强化药剂。”

梭乃的眼里顿时升腾起欲望火焰。

一阶强化药剂的名字早已随着病毒爆发而被人类熟识。在无穷无尽的想象力面前,二阶三阶,甚至更高等级的药剂,早已深入人们的思维核心。尤其是在不明就里的难民当中,甚至还传出过“99级强化药剂”之类的说法。他们并不知道这种东西不存在,完全是通过想象去寻找答案。

梭乃听到了自己喉咙正在吞咽口水的响声,结结巴巴地问:“是,是二阶药剂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