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画饼充饥(1 / 2)
“这也都怪朕,怪不得皇弟。”朱元璋说道,说完,向身边的李公公说道:“将这奏折,呈给李大人,让他读给百官听。”
这奏折,本来李善长还以为自己看不到,现在,听到朱元璋这么一说,立刻就恭敬地伸出手,很快就接到了李公公递来的奏折。
翻开,李善长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很奇怪,接着,读了起来。
“承我朝天威,微臣陈风,不辱使命,来到大同,现在,已经征发了万余劳力,先到河北,河南,山东之地,休整住所,为大批移民准备。现在,山西新附,若强行命令百姓迁移,唯恐滋生内乱,故臣绞尽脑汁,希望可以让百姓们自愿迁移。对于首批迁移的百姓,微臣为每人发放百两白银,免除五年赋税,并且承诺,他们所开垦之荒地,为他们所有,望皇上恩准!”
当李善长读到百两白银的时候,明显地顿挫了一下,语调也古怪起来。
下面的群臣,心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还用说吗?他们这些人,在整个明朝,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跺一跺脚,都得大地颤动。但是,他们的俸禄,哪怕就是正一品的最大官职,一个月,也只有米一百多石,而折合成银子,理论上说是一石米折合一两银子,但是实际上,仅仅有一二钱银子。
也就是说,正一品的大员,一个月的俸禄,才十几两银子。当然,他们根本就见不到银子的模样,朝廷发放俸禄,从来不发放银子,都是发米,或者发钞的,而上个月,发的是胡椒粉。
现在,一个百姓,就给一百两银子,这简直是让他们无法想象的,陈王爷还真是大方!这个时候,他们甚至感觉,自己不在这朝堂之上,跟着去开荒算了。
“只有让首批的百姓主动前往,微臣才有计策,让后续的百姓,能够主动前去开荒。而这初期的银两,微臣深感荣幸,大同原来的官员,主动捐献了出来,他们为之前在鞑子手下做事,深感惭愧,感受到我朝皇恩浩荡,因此,为了迁移百姓,哪怕就是将全部家当都捐献出来,也无法表达自己的忠心。大部分的官员,都捐了万两白银。…”
陈王爷的奏折,简直就像是说白话一般,可见,陈王爷从小就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这番说出来,却更有一种亲切感。
虽然陈王爷说的是这些鞑子官员主动捐献,但是,毫无疑问,肯定是陈王爷勒索来的,如果这些银两,进了陈王爷的腰包,那陈王爷这贪污的罪名,绝对是坐实了的。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陈王爷不是贪污,那是在为朝廷办事,朝廷不给陈王爷半点银两,陈王爷自己找鞑子官员要,虽然这过程有些不光彩,但是,完全是正大光明的。
皇上都表态了,谁还敢揪着这件事不放?陈王爷没有任何错误。
“陈王爷一心为国,这次迁移百姓,如果能够让百姓主动过去,这也是弘扬我朝天威的一个好机会,陈王爷用心良苦。”刘基说道。
“有皇弟为朕办事,朕非常放心。”朱元璋也说道:“给皇弟传旨,他的这个做法,朕非常赞同,迁移百姓,是一件大事,为了筹集到资金,可以让那些鞑子原来的官员捐献。”
连朱元璋都同意了,李善长自然已经没什么话可说,低着头,一句:“皇上英明!”就算是过去了。
心里,虽然有些不痛快,但是,李善长知道,这件事,自己不能再提了,其实,刚刚的时候,皇上的话就说得非常清楚了,以后这种事,即使再有,自己也不能在朝堂之上提出来,最好是私下里向皇上禀告。
李善长非常无趣。
从山西迁移人口,这种事情如果让李善长来做,那绝对是用士兵押送过去,他没有想到,这陈王爷还动了这么多心思,皇上的意思,是在迁移完人口之前,不让自己找陈王爷的麻烦了。
此时的陈风,并不知道自己这奏折,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给朱元璋解了围,否则,朱元璋就得不得不派刘基,过来调查自己的行动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压榨出了那么多银两,但是,对于陈风来说,这些钱物,都只是个数字而已。
现在自己有多少钱,恐怕连自己都不清楚,当初的时候,陈风本来是打算掏自己腰包的,现在,有了这些官员的捐助,陈风才省去了这道手续。
自己贪污?什么笑话?
陈风接到了应天的报告之后,只是一笑了之。
陈风有自己的考虑。
想要维持现状的关键,就是平衡,对于君王来说,重要的,就是制衡。
虽然李善长对陈风非常不友好,屡次给陈风使坏。但是,陈风只要手里有充足的实力,就是皇上,也完全奈何不了自己。所以,陈风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同时,陈风也不打算对付李善长。现在,有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会把他作为监视自己的工具。而且,李善长是朱元璋起家不久之后就投靠的,无论如何,现在都是个心腹。
先放着,等到以后,合适的机会,陈风再下手也不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