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加入书签

两人回京之后,当先进宫拜见帝后。

坤宁宫地烧了地龙,里面温暖如春,皇帝见了徐令琛很是满意:“黑了,瘦了,人也精神了不少了。”

说着视线又落在纪清漪身上,对着她点了点头:“听说此次你家幼弟也一起回了江南,参加院试名列前茅?”

纪清漪忙屈膝回答:“多亏了殿下替他请了先生,还要多谢圣上开恩,允许臣妾回乡省亲,所以路上格外顺利,他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温习功课。”

也就是说,能考这么好的成绩,还是多亏了皇上。

皇帝一愣,接着便哈哈大笑:“既然如此,朕就再开一次恩吧。过了年,让你家幼弟去国子监读书,你父亲纪严乃两榜进士出身,你幼弟又得汪汲夸赞,你让他好好读书,勿坠先人之名。”

纪清漪大喜,忙对着皇上谢恩。

其实她之前就跟徐令琛商量过,要让清泰去国子监读书,虽然徐令琛来办必然没问题,可现在确实皇帝金口玉言格外开恩,意义自然不同。

“既然回来,今日就留在宫中用膳。”皇帝又交代了几句话,就带着徐令琛去了养心殿。

此时有太监进来禀报:“娘娘,周王世子妃过来给您请安。”

皇后心头一喜,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正欲让人请进来,眼光从纪清漪身上飘过,就道:“下着雪还过来,让她回去吧,就说我这里有客。”

皇后顿了顿又道:“着人好生扶着,有了什么闪失,我唯你是问!”

说到后面,声音里带了几分严厉。

太监应了,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皇后的视线从纪清漪肚子上掠过,几不可见地叹了一口气,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纪清漪就问:“娘娘有什么吩咐吗?”

皇后犹豫了一下方问:“这几个月还没有动静吗?”

纪清漪闻言,遗憾地摇了摇头:“没有。”

皇后再次叹气:“别急,会有的,会有的。”说着,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抚。

坐了一会,皇后就叫人备撵车,她亲自陪着纪清漪去拜见太后。

“太后她老人家年岁大了,脾气难免古怪,令琛是她嫡亲的孙儿,她心里也是很疼你的,只是方式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皇后温声细语道:“待会不管太后说了什么,你都不要放在心上。”

“是。”纪清漪温顺道:“多谢娘娘教诲。”

皇后见她如此恭谨,就笑道:“不必这般拘束,我是令琛的表姨母,又没有自己的孩儿,心里将他看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的。你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你婆婆不在京城,平阳侯太夫人年岁大了,南康郡主又不是个稳妥的,有事就来问我。便是令琛给你委屈了,你也只管来我,我一定给你撑腰。”

纪清漪脸上适时露出几分惊讶几分羞涩。

皇后就温婉道:“做皇家媳妇不容易,我当年也是从你这个位置上过来,知道你们的不容易。”

皇后推心置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纪清漪若还是不做点表示,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她忙站了起来,给皇后施了一礼:“娘娘,侄媳年纪轻,嫁进来的时间短,虽然知道娘娘和蔼可亲,却又怕越了规矩,既然娘娘今天这样说了,侄媳日后遇到委屈了,一定来找娘娘。”

皇后就是想拉拢纪清漪,听她这样说,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我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第138章 病倒

“启禀太后,皇后娘娘与宁王世子妃给您请安来了。”

太后听了,脸色一僵。

她知道徐令琛今天回来,也知道纪清漪一定会进宫拜见,本来做好了要晾一晾纪清漪的打算的,没想到皇后竟然也跟着来了。

她是太后,可并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也没有掌管后宫的大权,所以,并不敢在皇后面前拿乔。

她不悦道:“叫她们进来吧。”

“寄秋,扶我去外面。”

太后穿着石青色五福捧寿纹圆领袄,头上戴了日月升恒万寿簪,面容严肃地走了进来。

纪清漪跟着皇后一起给太后请安,然后薛寄秋给皇后请安。

太监刚刚给皇后与纪清漪搬了椅子过来,太后就冷着脸呵斥纪清漪:“这么冷的天,还下着雪,你怎么让皇后陪着你一起过来,实在是胡闹!”

皇后早年落了下畏寒的毛病,其他时候还好,一到了冬天就犯病,一般不出门的。

纪清漪已经习惯了太后的这种态度了。

一开始她因为太后是徐令琛的亲祖母,一心想讨太后的欢心,后来发现太后这老人家一点都不值得人尊敬,她心里也不当她是徐令琛的祖母,只当是一个普通的、令人厌恶的老人罢了。

对付这种人,纪清漪向来是不过心的,能敷衍就敷衍。

她站起来,低眉顺眼道:“是孙媳不懂事。”

她很乖,太后反倒觉得无话可说了,就像是蓄积了全身的力气却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实在没意思极了。

薛寄秋见她低着头不反驳,嘴角就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母后别生气,并非纪氏要拉着儿媳过来,是儿媳多日不见母后心里惦记的慌,难道母后只想见孙媳妇,不想见儿媳妇,怪我打扰了您享受天伦之乐吗?”

皇后微笑着说:“若真是如此,那儿媳这就走了,以后也不敢来了。”

太后忙摆了摆手:“跟你无关,我是教训纪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